閱讀655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二十位行業專家深度行業解析,機器人大會再掀最強思想交鋒

8月24日,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進入第二天,大會論壇圍繞 “基礎研究與前沿探索”邀請了數位行業先鋒共同探討現階段機器人技術在各大領域的實踐與擴展應用,以及未來機器人在全球各大行業的全新的發展機遇與關鍵性挑戰。

前沿探索行業發展,機器人將迎來全領域應用黃金時代

一直以來,機器人技術的應用主場都在於製造業,而在這個追求效率的時代,醫療、家庭、教育等社會各個領域都存在著龐大的效益需求。機器人的多領域擴展應用,以及全新概念的提出,都將有望成為未來機器人行業發展的重要契機。同時,如何把握契機以實現更多產業效益,也將成為行業的核心關注點。

第二天主論壇的首位演講嘉賓:中科院沈陽自動化所所長、機器人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於海斌,以“機器人互聯網”為切入點,圍繞機器人未來發展反方向、眼下的行業的工作熱點落地等問題發表見解。他認為:從第一台工業機器人出現並大量應用於製造業,到機器人多樣化的運用於每一個家庭小單位,再到機器人開始顯露爆發性增長趨勢以後,未來機器人可在5G時代到來的背景下實現聯網,進而迎來新一波爆發性的發展。ABB機器人業務全球產品管理負責人張暉也在當日“未來工廠與工業機器人”的演講中,表現了未來工廠運用此類聯網技術,實現製造業互聯工廠的願景。

此外,人工智能在機器人領域的應用也成為機器人未來發展的另一焦點。科沃斯機器人有限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錢東奇就在他“AI+服務機器人為未來生活帶來無限可能”的主題演講中談到:“人工智能大潮的到來預示著人類將要進入一個新的時代,上個時代如果說我們的技術進步是指這些新的技術超越了人在體力上的限製,那下一個時代其實將超越人類在智慧上的限製,這種超越使得我們就有可能在一個新的領域當中做出許多的發明。”

意大利比薩聖安娜大學Paolo Dario教授也在其“科技如何變為現實”的演說中預測到, 2035年我們會經曆新一輪的發展,其中就包括結合了人工智能,感知科學、新材料,以及聯網等概念之後,更加智能的機器人的機體本體。台灣大學講座教授、IEEE工業信息期刊總主編羅仁權則更加堅信:“物聯網、AI和機器人將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內容”。

深度解析多領域機器人應用,醫療機器人成行業亮點

論壇期間,多位與會專家都分享了眼下熱門的機器人的應用之選。其中不乏由機器人與自動化協會(IEEE RAS)的現任主席Satoshi Tadokoro展示的日本災後救援機器人Queens,以及由iRobot公司全球技術副總裁Chris Jones展示的應用於未來智慧家庭的機器人。但在專家對各大機器人應用的展示與解析中,醫療類機器人成為全場被反複提及的一大焦點。

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帝國理工大學哈姆林醫療機器人中心主任Guang-Zhong Yang,在其以“人機共生—醫療機器人的未來”為題的講話中提出:“反觀過去六十年醫療技術的發展,下一步的裏程碑也許就是醫療機器人。”隨後,美國斯坦福大學的教授Alison Mariko Okamura,就以機器人觸感與視覺技術為例,闡釋了矩陣機器人在醫療領域極具潛力的應用機遇。類似的應用還包括香港中文大學劉雲輝教授在其演講中分享的機器人視覺和行動智能技術。醫生通過穿戴式界麵與機器人進行交互,從而遠程操控醫療機器人實施手術。機器人甚至能通過深度學習理解醫生行為並做出反應,諸多可能性都將成為醫療界極具前景的發展機遇。

但要實現此類緊密無縫的人機協作,還存在諸多挑戰。其中,如何實現更加智能化的人機協作將是突破屏障的關鍵點。機器人與自動化協會(IEEE RAS)前主席Raja Chatila,在其“讓機器人學會與世界互動”的主題報告談到,學習是智能發展的核心,通過與人互動並對互動建模,機器人可以得到引導,且完成任務。而日本東北大學機器人係教授Kazuhiro Kosuge則闡釋了在構建交互模型以及不斷升級機器人交互能力的過程中,大量觀察並收集數據的重要性。

以上兩位專家的觀點,都在科大訊飛副院長兼創始人王智國的演說中得到了驗證,他總結道:“現在實現更加智能化人機協作的技術路徑有三條,首先是深度學習,通過強大的建模方法,結合大數據的反補以及聯係效應的反複迭代優化。其二是全腦模擬,通過一些器材模擬大腦產生同樣的變化,然後達到一些同樣的目的。最後,是用五個部分表示看、聽、思考、決策,再表達執行出來”。

行業大咖高峰對話,深度探討機器人與人工智能發展之路

從以上各領域專家的闡述中不難發現,機器人未來發展的關鍵依然在於智能化,而人工智能就是突破點。由此,本次高峰對話環節邀請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教授Alois C.Knoll作為主持,法國科學院院士Abderrahmane Kheddar、瑞士Living with Robots公司顧問專家Rolf Pfeifer、北京理工大學教授黃強、清華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係教授孫富春、上海發那科機器人有限公司總經理錢暉、中瑞福寧機器人(沈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丹華等數位行業精英作為嘉賓,就人工智能在機器人領域的應用麵對麵展開話題交鋒。

對話期間,各位專家首先就機器人智能意識問題分別發表了觀點。孫富春認為,人類智能當中最關鍵的元素應該是人和外界交互的能力。張丹華則認為語言、邏輯、身體、互動、自我感知和自然的聯係,是人類智能的核心。缺少這些能力的機器人,難以被稱為真正的智能,因此,Alois C.Knoll也談到,六十年代就有了計算機,現在即使計算的能力已經增強並可以實施一些人工智能了,人們也不會說計算機是人工智能。

此後,各位專家還談到人工智能目前的發展程度,以及是否能夠將這項技術應用於產業中等問題。張丹華談到:“AI和人類智能還存在著差距,我們當然希望有些新的技術可以被應用在機器人領域,能夠讓我們生活得更好。這也是我們的使命,但是目前我們還沒有看到。” Abderrahmane Kheddar也表示,我們已經有了些巨大的進展,比如視頻、音頻和自然語言等等,但和人類的大腦相比,人工智能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近二十位行業領袖的激烈交鋒,讓此次“基礎研究與前沿探索”主題論壇產生了諸多精彩觀點與極富參考意義的行業發展動向。明天,世界機器人大會即將迎來主論壇最後一天,更多前沿專家也將齊聚大會,就“產業動態與應用實踐”,“市場風向與機器人投資熱點”等話題發表演說。更多精彩觀點,敬請繼續關注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

關於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

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共同主辦,中國電子學會、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承辦。作為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國際性行業盛會,此次世界機器人大會將秉承 “創新創業創造,迎接智能社會” 的主題,設有論壇、博覽會、大賽三部分內容,集學術研究性、競技性和娛樂性於一體,匯聚了來自全球頂尖學府、研究機構和機器人企業的300多位行業大咖,集結了150餘家全球知名企業,展示了千餘件行業科技成果。

最後更新:2017-08-27 22:45:42

  上一篇:go 提前兩年預測老年癡呆且準確率為84%,人工智能神了!
  下一篇:go 機器人即將入侵所有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