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85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人工智能的時代,我卻突然有些傷感……

點擊播放 GIF/197K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篇我們讀者的投稿,這位朋友說在眼下生活快速“科技化”、人人都擔心明天自己的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的時代,TA卻感到有些傷感......

文章挺感性,也很有啟發性。感謝「憂傷的瓦力」投稿,也希望你們把自己在這個時代的所思成文,發給小編,在這個平台上分享給所有人。

跟朋友去吃麥當勞,赫然發現店內顯眼的位置多了幾台觸摸屏點餐機器。

正當我們不明所以的時候,一位店員湊上來引導我們使用這台自助點餐機,那神情和語態跟我當年教爸媽如何使用智能手機的時候幾乎是一樣的。

因為要趕場電影,我們動作盡量快,迅速進入點餐界麵——菜單選項清晰合理,一目了然。順利點完餐,手機掃碼支付完畢,整個過程十分順暢。

一切發生得那麼自然,毫無懸念。

從什麼起,我們開始習慣了這樣的變化、甚至開始毫無察覺,就像已經熟悉的自助機器、自動取款機,自助辦卡機,自助取票機一樣......當然還有未來會被自助的一切。這些自動化係統滲透進我們的生活,讓生活變得便利高效。

但是,我為什麼突然有點感傷呢?

還有,以後將會有更加普及的無人駕駛汽車,不僅可以幫助減少車禍,還能大幅降低交通擁堵情況。

出門的時候,打開導航,路線被鎖定,然後就是舒舒服服等待到達目的地就行了。

你不會再為考駕照而煩惱,不會為買自動擋還是手動擋的車而操心,更不需要考慮哪條路更堵哪條路好走一些,因為一切都被設定好安排妥當,你什麼都不用操心——就像坐在後排嬰兒座位上的baby一樣。

智能家居,全家上網,可以讓生活更加便利順手。智能音箱、智能電視、智能空調、掃地機器人,甚至還有智能插座、智能台燈、智能門鎖……

什麼做家務啦,打掃房間啦,這些都將變成曆史,你可以在周末去做別的事情。可是,想到這些我總會覺得這個家裏少點什麼……

點擊播放 GIF/102K

人工智能甚至能一定程度上滿足你的情感需求。無聊的時候可以調戲Siri,它似乎被訓練的越來越“懂”你。

隨時刷今日頭條,精準的算法推送會完美匹配你的興趣和關注點。

但是,這真的會讓你感覺不孤獨了嗎?

人類似乎在自我解放的路上越走越遠,科幻世界裏的“美好”未來近在眼前!

可是真的,我怎麼會突然感傷呢?

人工智能的時代,我大概再不能像學生時代那樣跟臉熟我的食堂阿姨多要一個鹵蛋了;

在門口小店買煙,看店大爺會隨口跟我聊幾句家常,這種人與人之間的近距離交流,能產生一種磁場,讓像我這樣的宅男感到世界是有人氣的。

以前車馬很遠,書信很慢,一生隻夠愛一個人。

科技讓時間和距離觀念都發生了變化,可是人與人之間情感交流的質量似乎並沒有因為這種高效而提升。

電影《瑪麗和馬克思》講述了一個來自澳大利亞墨爾本的8歲女孩和身在紐約44歲的馬克思因興趣愛好相同而成為多年筆友的故事。

二人的筆友關係從1976年一直維持到1994年,直到成年的瑪麗來到紐約看望馬克思……故事感人至深,尤其是那種看起來緩慢的長期的信件來往,滲透了生活點點滴滴的美好,令人動容。

在這個人人刷朋友圈點讚的時代,似乎再難找到這樣的感動。

2017年10月19日淩晨,穀歌推出了最終版本圍棋程序:AlphaGo Zero(阿爾法元),這個程序可以從空白狀態學起,在無任何人類輸入的條件下,迅速自學圍棋,並已經以100:0的戰績擊敗老版 AlphaGo(阿爾法狗)。

至此,持續近兩年的圍棋“人機大戰”可以說真正落下了帷幕,而AlphaGo也在不斷學習中,走向了自己的終極狀態——AlphaGo Zero。

在阿爾法狗的弟弟阿爾法元麵前,人類再無勝算了,用柯潔的話說就是,“人類太多餘了”。

在可見的未來3-5年裏,一大批弱人工智能將取代很多人類工作崗位。社會將發生很大變化——因為機器比人類更聰明、學知識更快。

點擊播放 GIF/960K

極客電影的上一期《影想力》節目中說到,電影《猩球崛起3:終極之戰》很像是人工智能的未來啟示錄,我們從“猩球”三部曲中,可以看到人工智能的“化身”凱撒,如何被人類發掘改造、撫養長大成為猿族首領,最終猿族怎樣成為接替人類統治世界的“先進物種”。

適者生存——進化論的核心。

科技的日新月異讓我傷感,阿爾法元的出現,更讓我感受到一點點恐懼。

人的靈性,與科技的高效,會如何共存?該怎樣結合?

在冰冷的科技中,怎麼才能保留人性的溫暖?

這些問題的關注度,遠遠不及科技進步的新聞;而我認為這些,才是這個時代我們最該關注的東西。

最後更新:2017-10-24 10:12:18

  上一篇:go 餘盛峰:人工智能技術的政治性政治憲法學第304期
  下一篇:go 外媒:亞洲“女”機器人有造型師,中國漢服“佳佳”被讚高顏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