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74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中科院主任王飛躍:人工智能是一把雙刃劍/055

點擊播放 GIF/272K

從“互聯網+”到“智能+”是必然趨勢

從“互聯網+”轉變到“智能+”,是一個自然的也是必須的過程。“互聯網+”要產生應有的效果,必須及時融入“智能+”。要有一種新的方式來對這種係統進行管理、控製、運營。所以我們一定要有智能技術,這也是為什麼一定要盡快施行的原因,因為沒有“智能+”的話,“互聯網+”永遠發揮不了作用。所以必須用這種智能的技術,跟互聯網網絡的技術結合起來。

機器人會越來越接近人嗎?

機器人會越來越接近人,但是機器人與人的情感概念定義不同,那就是機器人的傳感,或者一種算法表就會定義為機器人的情感,就像人的概念是會演化的、會擴大的,從人類誕生起人的概念就一直在被擴大,在2000年前的人眼中,可能我們現在的人所運用的科技力量比他們所能想象到的神還要強。

機器人最終會超越人類嗎?

如果你認為車比人跑得快,飛機比人飛得高,不是超人類的話,那就不存在超人工智能。數學上有個很有名的定理,叫哥德爾定理,他證明連數學都是不完備的,人的理性是有界的,所以你要往智能上去探索,人在這裏麵是起決定作用的。哥德爾的晚年,他一直想證明計算機的能力永遠不會超越人類大腦的能力。算法能寫清楚的智能,永遠小於人類語言能表達的智能,人類語言能表達的智能,又遠小於你所想象的,我永遠相信人類是機器的主人。

人的教育是“智能+”發展的關鍵

首先是教育體係,人才方麵是最重要的,讓他們自己思索,他們就會自己發揮了,雙創才能變成真正的雙創;再一個是應該找幾個實實在在的領域,而且經過一定的論證,真正覺得這個領域切實可行,同時智能技術也能帶來實際的效果,但是事先也需要做一個評估,到底它帶來什麼樣的實際效果,投入是多少,產出是多少,這些都想好了,再找幾個領域紮紮實實地做一下,真正起一個示範引導的作用。

選幾個落地的項目,扶持起一批真正做事的人和真正做這個領域的科研團隊。接下來怎麼做,就應該由我們自己培養的人才來決定。

人工智能來了,我們會失業嗎?

現在有人覺得,人工智能給老百姓帶來了災難,一會兒50%的工作沒了,一會兒70%的工作沒了,有人說到2020年,人都不如我們的鞋底聰明,還有人說,我們要變成無用階級了。我覺得不要擔心,雖然可能會出現一些局部的過渡性問題。

200年前,機器一出來老百姓也害怕,說機器要把人取代了,英國人已經燒機器了,可你看我們今天的工作,是不是絕大部分都是由機器提供的?我們現在離開計算機,離開這個機器,我們還能工作嗎?所以,以後我相信大家的工作都是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提供的,人永遠是技術的主宰,他是技術的主人,而不是變成奴才。咱們為什麼走到今天這個社會,第一個是靠專業分工,我們才走到了今天。下麵就應該人機分工,該人做的讓人做,該讓機器人做的讓機器人做,這是社會的進步。

人工智能也是一把雙刃劍

大家必須要知道任何的機器技術都是雙刃劍,這是不可避免的。但人活著就是為了創新,人類對創新的需求是無法遏製的,不過創新的同時要健全相關的法律法規,加強人控製機器的能力,人類要有最終的決策權。所以,在這樣的前提下,將來我們的工作就是應該由機器人和人工智能提供給我們。我們是主人,機器人、人工智能隻是讓我們人類的生活變得更舒適的工具和手段。

DATADUO

致力於

做中國最好的人工智能技術培訓

做中國最專業的人工智能產品推廣平台

做中國領先的AI早期VC服務

共 享 A I 未 來

最後更新:2017-08-28 21:57:01

  上一篇:go 機器人文明逼近:我們即將麵對的會是一個什麼樣的陌生世界?
  下一篇:go 人工智能技術陸續落地 批量金股迎爆發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