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152 返回首页    go 机器人


人工智能发展史:一步步颠覆人类文明

人类凭什么立足于地球?

和许多动物们比起来,人类简直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小孩子娇气的不行,不能走路不能独立生存,还有很多女童鞋晒晒太阳出点红斑黑斑都要懊恼很久。这么“无能”的人类,凭借什么立足于地球呢?

有人说是智慧,这为相当一部分人所赞同。

不错,人类凭借强大的头脑制造了工具,建造了城池,也创造了艺术、法律和伦理。自从人类在这个星球上崛起,就不断地有生物种群从这个世界上消失,好像人类真的就战无不胜了。但这真的是事实吗?

未必!而且这个敌人就是人类自己发明的。

人工智能这个词相信大家一定不会陌生,人类利用计算机技术,让机器能够做到一些人类能做的事,这一类技术不断发展,就产生了人工智能。而伴随着人工智能概念的发展,许多当时跨时代的发明也不断涌现,比如机器人与高级计算机。

人类发展人工智能的初衷是希望让计算机能够对问题的解决方法加以思考。当然,最终的目的还是让它为人类服务。可是,机器到底怎样才能产生思考能力,也就是所谓的智能呢?这就需要科学技术一次又一次的革新。

1950年阿兰.图灵的博士在《思想》(mind)杂志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计算的机器和智能》的论文,他在文中探讨了如何来验证一个机器有没有智能。

测试方法非常的有意思,让两个“人”隔空进行交流,如果“真人”能够与人类沟通并不被辨认出其机器身份,就说明这台机器具有了“智能”。这些智能包括语音识别与翻译,文本的摘录与写作,当然,还有聊天、下棋甚至探讨理想。

听起来似乎非常容易理解,但是人类的科技从这个设想到一步步变成现实,却是几十年,千万次的技术革新。

在阿兰.图灵博士的推动之下,人工智能在1956年被正式确立为一门学科。这也是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开端。

在此之后,谷歌公司在人工智能方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并基于智能逻辑和大数据进行了许多拓展性的研究。

让机器获得与人类对弈的能力,就用上万份经典棋类对决数据为基础数据库,“训练”机器,让他学会计算其中的规律,并尝试做出判断。后来谷歌又通过计算人类语言的样本,发展了人工智能多语言翻译的能力。

当人工智能发展到上个世纪80年代,因为硬件的限制,人工智能技术进入了瓶颈期。直到90年代初,计算机硬件有了长足的发展,人工智能才再一次回到大众的视野中。

如今,人工智能可以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比如它可以通过大量的数据计算,帮助人类找到各种各样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这个技术的核心,就是大数据处理。它可以帮助人类对未来发生的事件进行逻辑分析,比如广告投放的精准度,比如计划与进度的预判,再比如人类的健康状况。

人类之所以占领世界成为最强大的物种,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有智慧;但是当机器也有了智慧,并且他们对大数据的处理又精准无误的时候,人类文明真的有可能被颠覆。

(以上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最后更新:2017-08-25 00:02:05

  上一篇:go 人工智能是否会失控?存在什么投资机会?
  下一篇:go 徐和谊:人工智能将彻底颠覆汽车生产方式与商业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