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06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機器人成為日本養老院的救星,新一輪投資已箭在弦上

勞動力短缺迫使服務性行業加大自動化投資

“我認為這對日本來說是一個重大機遇”

麵對數十年來最嚴重的用工荒,日本服務性行業不得不求助於能夠節省勞動力資源的科技技術,對科技的投資不僅將提振該行業低下的勞動生產率,還能推動行業工資水平的上漲。

尋求科技投資

雖然日本製造業一向以采用先進機器人著稱,但是大多數麵向國內市場的服務型企業在信息科技投資方麵都落在後麵,經濟增長乏力、勞動法規限製以及國內市場萎縮導致服務行業的技術投資落伍。而隨著勞動力總數下降及老齡化現象日趨嚴重,護理和零售等行業注意到它們越來越難以吸引和留住員工。

養老院運營公司As Partners Co.是尋求通過軟件來找到解決辦法的公司之一。該公司計劃投入3億日元(約合270萬美元)在其位於東京以及周邊的15家養老院安裝新技術,方便居住在這裏的員工及老人的生活。在該公司位於東京西部設施華麗的新建養老院Asheim Nerima Garden,護理人員可以通過智能手機監控居住在那裏的數十位老人的健康狀況,可以接收到諸如老人坐在床上等信息通知。

AsPartners Co.的總裁植村健誌(Kenji Uemura)表示:“未來三年新係統一旦在我們旗下的所有養老院安裝完畢,離職率可能就將下降,屆時我們的用工需求也將下降。”服務型行業對信息科技的投資有助於帶來期待已久的工資提升,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Shinzo Abe)多年來一直希望通過工資的提升來提振經濟。瑞士銀行(UBS Group AG)駐東京的首席日本經濟學家詹姆斯?馬爾克姆(James Malcolm)表示:“非製造業、特別是勞動力極其短缺的服務業,對軟件的投入大幅上升,這有助於已經長期滯後的總體資本開支加速上升。”

馬爾克姆表示,隨著資本開支的增加,勞動生產率也將上升,工資將上漲,而消費也將隨之增加。

馬爾克姆說到,中小型公司,特別是零售行業中的這類公司在引領潮流,與之相伴的是對產品研發和員工培訓方麵的投入。

日本服務性企業對軟件的投資在反彈

眼下的時機可能是數年來最為有利的。隨著出口和國內需求的改善,今年第二季度整體商業投資增長了2.4%,為三年來最高水平。連續六個季度的經濟增長推動經濟增長率折合成年率增長了4%。日本央行(BOJ) 7月的一項調查顯示,小企業在獲取投資資本方麵比之前更為便捷。

其結果是一些分析師預計新一輪投資箭在弦上。美國銀行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預計,未來幾年日本IT投資年增長率將高達9%。預計到2020年,日本企業對每位員工的IT投資將從目前相當於美國員工10%的水平提高到20%。

據美國銀行美林分析師預測,可能因此受益的IT服務類股包括富士通公司(Fujitsu Ltd),大塚商會(Otsuka Corp.),趨勢科技公司(Trend Micro Inc.)和NTT Data Corp.。

東京Asheim Nerima Garden養老院的老人在做操

日本央行7月發布的調查顯示,非製造業公司在截至2018年3月的本財年中軟件投資高達2.4萬億日元,創下2009年以來的最高水平。零售商本財年計劃的軟件投資為1,464億日元,為該數據自1999年有記錄以來最高的水平。

便利店運營商羅森(Lawson Inc.),FamilyMart Co.和日本7-11時公司(Seven-Eleven Japan Co.)是目前與日本經濟產業省合作、提升勞動生產率的幾家公司之一。其目標之一就是到2025年,實現在全國售賣的所有商品(年銷售額約1000億日元)都采用用射頻掃碼的價簽。

無人售貨店

羅森目前正在測試可以讓顧客在拿貨時即掃描價簽的購物籃以及自動櫃員機係統,後者可以對商品價格進行自動加總並裝入購物袋。顧客在購物過程中甚至無需和店員互動。

然而,要趕上其他發達經濟體的水平,日本還有很長的路要走。盡管在截至2014年的20年中,日本製造業的平均勞動生產率增幅在七大工業國中居首,但2015年其總體勞動生產率卻是七大工業國中最差的。

據日本生產性本部(Japan Productivity Center)的數據,在服務業領域,日本2010年至2012年的勞動生產率隻有美國的一半。而日本工薪階層“從一而終”的企業文化意味著,許多白領工作崗位要發生轉變,會來得非常遲緩。

日本服務業勞動生產率在七大工業國中墊底

投資應對勞動力短缺

對一些不大熱門的行業,日本已經開始緩慢地開發海外勞工市場。去年在日本工作的外籍工人總數增長了19%,首次突破100萬人。但其中大多數都是臨時工,而日本領導人已經排除了全麵放開移民的可能,因為移民在日本社會依然不受歡迎。

這使得日本除了靠投資機器人、軟件和自動化來提升生活水平之外幾乎別無選擇。高盛集團(Goldman Sachs)經濟學家在近期發布的報告中寫道,資本開支將是日本勞動生產率提高的最重要因素。在高盛看來,如果不通過投資來應對勞動力短缺,日本經濟在本世紀30年代將進入一段“永久性零增長”時期。

美國銀行美林駐東京的首席日本經濟學家出美?德維利爾(Izumi Devalier)表示,勞動力短缺可以轉化為一個機遇,迫使日本服務性公司最終開始投資,進而可能推動經濟的複興。

她表示:“我認為這對日本來說是一個重大機遇。”

最後更新:2017-09-06 18:40:24

  上一篇:go 人工智能不是洪水勐獸,而是一場漸進性的顛覆
  下一篇:go 中國未來十年競爭全要靠它,人工智能將成牛股集中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