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959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機器人25秒速報九寨溝地震是怎麼完成的

這幾天,機器人速報九寨溝地震這事引起了大家的關注,現在我來說說幕後故事吧,因為這事就是我幹的。

地震信息播報機器人的研發始於2015年,最初的目的是豐富地震速報內容,因為在以前,不論多大的地震,我們最先發布的隻有“時、空、強”三參數,後來,特別是破壞地震發生後,政府、民眾和新聞媒體急切想知道地震的相關背景信息,這就是機器人出生的特殊背景。

在內容的生成過程中,機器人用到了網絡搜索、空間分析、接口調用、移人口大數據等技術。現在,機器人在獲取最新地震參數後自動觸發,一般在20多秒完工,最短的隻有三、五秒鍾。目前產出內容目前有十項,內容整體看有五、六百字和五、六張圖,具體項目有:速報參數、震中地圖(多張)、震中地形圖(多張)、震中海拔、震中周邊熱力人口、震中周邊曆史地震(文字和分布圖)、震中周邊村莊、震中周邊鄉鎮(文字和分布圖)、震中周邊縣城(文字和分布圖)、震中簡介和震中天氣等。

機器人在這麼短時間內產出了這麼多內容,下一個環節也必須是全自動的,所以,機器人的產出結果和地震新媒體平台、互聯網平台和多家新聞客戶端進行了實時對接說,這,也就是些內容能進行全自動分發,之後,各平台根據地震的大小進行定向精準推送。目前,機器人的公共服務能力是一分鍾覆蓋上億網友

最後需要說的是,這個機器人運行在互聯網上,基礎數據來自互聯網,最後通過互聯網服務用戶,它就是互“聯網+地震”的一款應用產品。

我們地震信息播報機器人已經對接了企鵝號,這裏會自動發布機器人產出的一切來自國家地震台網的速報內容,敬請關注。

最後更新:2017-08-23 09:09:08

  上一篇:go 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到底是就業“殺手”還是就業“助手”
  下一篇:go 人工智能科技 小朋友們的最佳拍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