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975 返回首页    go 机器人


不是开玩笑,机器人已开始在汽车工厂跟人类抢饭碗了!

“不好好读书长大就去搬砖”,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被这样教育过,这个时代的进步速度之快以至于这句话已经不再有威慑力,因为越来越多重复劳动力的活儿都被机器人给抢去了,它们高效、听话、任劳任怨还不需要吃饭,不管多精细的步骤都不需要培训期,更何况砖块儿呢。我们都知道整车厂四大工序为冲压、焊装、涂装、总装,但是很多网友可能并不清楚,目前最先进的整车工厂,机器人几乎可以全权接管前三个步骤了。机器人真的可以替代人类了吗?不读书真的要被彻底淘汰了吗?下面就来简单认识认识那些抢饭碗的机器人。

工业4.0 “真”人工智能

文章开始前我先说点题外话,就在前不久Facebook人工智能研究所的两位机器人Bob和Alice居然使用自创语言来进行交流,这个不受人类指使的行为顿时使研究人员大惊失色并立即停机,这个行为无疑是吓到了两位机器人的创造者人类了。

机器人迭代史

人工智能真的已经进化到不收人类控制的高度了吗?是不是真的有一天,机器人会在生产的汽车中留下自己的后门,进而独立操控人类的汽车呢?机器人这一路,又是怎么走过来的呢?

要说我国最早的机器人,那可能就是滴漏计时的水钟了。

下面的水壶中安放一个浮标,浮标上有表示时间的刻度。这样,浮标随着水位的升高而升起,人们就会在壶的外面看到那些表示时间的刻度了。为了增强稳定性,人们就增加了几个水壶,使它们形成了一个系统。每一个自动化机器的内部都有着一套相互关联的设备。

还有个优秀代表就是地动仪,总结一下:倒立于仪体中央的一根铜柱,八道围绕都柱架设。都柱竖直站立,重心高,一有地动,就失去平衡,倒入八道中的一道。

同时间西方的优秀代表还为卫生间里的抽水马桶,这个自动化设备最早发明于古罗马,直到我们今天使用的马桶依然是这个原理。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使得如何释放生产力成为第一要务,蒸汽机在不同符合时所需要的转速是不同的,蒸汽量的调节重复度高、占用工时长,蒸汽机调速器应运而生,使得蒸汽机进入自动化时代。

至19世纪末期,这种工厂里的初级自动化设备已经非常普遍。

1920年,捷克作家卡尔·恰彼克写了一个剧本《罗素姆万能机器人》,剧中的社会已经高度发达,非常依赖人形机器人,自此“robot”这一词汇,进入了大众视线。

普遍意义上的现代机器人出现在1959年,约瑟夫·恩格尔伯格和乔治·德沃尔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取名“尤尼梅逊”(Unimation),意为“万能自动”。一条大机械臂,上又接一条小机械臂,小机械臂上安装操作器。这三部分都可以相对转动、伸缩,很像人的手臂。同时也是第一次实现运动信号完全受可编程程序控制的机器人。

凑巧的是,这样的世界上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机器人,就应用在了汽车制造生产中。

经过数百年的发展,机器人早已褪去了早些年那般简单重复性动作的萌芽时期,而是迭代进入到了人工智能的全新时代,或许他们一遍低头回应你的要求,内心却已经进入人类无法控制的深渊。

好吧也别扯远了,还是回归到我的主题中来,去看看整车厂里的那些机器人。

焊装车间的机器人

我来极其简略的概括一下,从冲压车间的冲压机、各类机械手;到焊装车间的焊接机器人;涂装车间用到的喷涂机器人、空腔注蜡机器人,最后到总装的各类柔性托盘、AGV运输车等等都可以算作这个范畴。

不过这个命题要是讨论起来未免也太过庞杂,本文就主要以焊装车间的焊接机器人为例,来初步认识一下这些鞭策你读书的家伙。

就算是焊装车间,看起来数目繁杂的机器人也够让人眼花的了,下面我就选了凯迪拉克金桥工厂的焊装车间来简单认识一下。之所以选金桥工厂,除了我去过这个原因之外呢,还有便是上汽通用凯迪拉克金桥工厂作为国内首个拥有全铝车身制造能力的车间,其中焊装车间拥有机器人386台,达到了100%的自动化率,一共只拥有10名左右的维护人员,因此非常具有代表性。

焊接工件待命后就会直接送往前舱拼接线,机器人会自动完成抓取焊接这个过程,整个前舱、底板拼接线都是不需要工人参与的,只需要把零件运往抓取点即可。

相比于普通工艺,车顶激光焊接的结构强度和焊接效率都要刚上许多,同时由于这项工艺焊点均匀美观,密封胶都能省去了。

铝电阻焊铺前普及程度不高,只见于高端车型当中,对于一般消费级市场来说成本略显高昂。

不仅仅是焊接施工,其实每一项步骤也需要相应的传感器进行激光定位,确保精准度,各个部位焊接结束后就会进入总拼阶段。

仅焊装车间简单梳理一下就足够让人眼花缭乱的了,那么除了发那科,还有哪些机器人是在工厂里较为常见的呢?

FANUC发那科

先从凯迪拉克金桥工厂焊装工序中频繁见到的发那科开始,发那科是一间提供如机器人和电脑数控机床等自动化产品服务的公司,主要由日本“发那科公司”、美国密歇根州罗切斯特山的“美国发那科公司”以及卢森堡的“欧洲发那科公司”组成。发那科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之一,公司名称是富士自动化数控的英文缩写。产品标志颜色:黄色。

ABB

ABB听过的人想必更多吧?目前市场占有率算是数一数二了,ABB(AseaBrownBoveri)是一家由两个历史100多年的国际性企业(瑞典的ASEA和瑞士的BBCBrownBoveri)在1988年合并而成,名列全球500强,总部坐落于瑞士苏黎世。ABB的业务涵盖电力产品、离散自动化、运动控制、过程自动化、低压产品五大领域,以电力和自动化技术最为着名。

KUKA库卡

又是个狠角色,同样属于国内主机厂机器人曝光量最多的LOGO。德国库卡于1898年在德国奥格斯堡建立,最初主要专注于室内及城市照明,不久后开始涉足其他领域。1973年研发了名为FAMULUS的第一台工业机器人。其产品线分布于物料搬运、加工、点焊和弧焊,涉及到自动化、金属加工、食品和塑料等产业。

使用库卡机器人的用户群体包括:通用汽车、克赖斯勒、福特、保时捷、BMW、奥迪、奔驰、福斯、法拉利、哈雷、波音、西门子、宜家、施华洛世奇、沃尔玛、百威啤酒、BSNMedical、可口可乐等着名大咖级企业。不仅如此,库卡的机器人还被广泛用于食品工业、物流运输、建筑产业、玻璃制造业等。

YASKAWA安川

安川电机创立于1915年,是日本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公司,总部位在福冈县的北九州岛市。1977年,安川电机运用自己的运动控制技术开发生产出了日本第一台全电气化的工业用机器人,此后相继开发了焊接、装配、喷漆、搬运等各种各样的自动化作用机器人,并一直引领着全球产业用机器人市场。

安川的机器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负载大,稳定性高,在满负载满速度运行的过程中不会报警,甚至能够过载运行。因此安川在重负载的的机器人应用领域,比如汽车行业,市场是相对较大的。

写在最后

话休烦絮,不仅仅是我在文中提到的这四家巨无霸公司,在常见的主机厂机器人领域,还有OTC欧冠希、HYUNDAI现代、SIASUN新松等一批占据了不小市场的厂家,如今,机器人厂商通常更喜欢与知名品牌车厂进行合作绑定,如大众就喜欢用库卡、通用就用发那科、欧系品牌更钟情于ABB等等。这些机器人大军不仅仅充斥在四大车间,更是渗透在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人工智能的跨越式发展使得机器人越来越无所不能,或许终有一日,如果你再不多读几本书,真的要被这些家伙彻底淘汰了呢。

最后更新:2017-08-28 15:17:33

  上一篇:go “安卓之父”:人工智能将成下一个主流操作系统
  下一篇:go 个性化服务成eHR新趋势,人工智能或将掀起行业新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