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5
機器人
省人民醫院應用中原首台“慧思考”機器人成功為患者置換髖關節
8月9日,河南省人民醫院骨科專家團隊運用中原首台引進的“慧思考”機器人,成功為一名股骨頭壞死的病人置換髖關節,這在河南尚屬首例。
省人民醫院骨科主任鄭稼正在和機器人配合完成關節置換手術。
醫生“袖手旁觀”機器人施展“工匠技術”
當天下午3點30分,河南省人民醫院D25手術間內,一個超越人手穩定性極限的機械臂,正在病人身上移動。閃著金屬光澤的磨鑽在病灶處穩健前行,精準打磨出輪廓清晰、外壁光滑的骨髓腔。電腦上3D影像實時反映著當前的進度與位置,並且和“規劃路線”相比照。醫護人員時刻觀察著機器人的進度,有時按照機器人的提示進行進一步操作。
這台正在忙碌的機器人就是河南省人民醫院日前引進的中原首台、全國第三台Think surgical(“慧思考”)骨科手術機器人。它被應用於關節置換手術,在河南尚屬首例。
“私人定製”手術方案解決骨科手術難題
8月3日,45歲的祖姓患者因左下肢跛行和疼痛加重來到河南省人民醫院就醫。經檢查,祖先生左側股骨頭嚴重壞死,需要手術治療。
骨科主任鄭稼、副主任醫師劉珂、主治醫師高宗炎等與省醫特聘德國教授Boerner一起,將祖先生的CT掃描輸入智能係統,通過3D模擬影像還原出祖先生的骨骼情況,為其“私人定製”出一套嚴謹周全的手術方案,並將該方案輸入“慧思考”的“大腦”。
術中,鄭稼、Boerner教授及團隊醫生將兩個骨圓針固定在祖先生的股骨頭上,並用金屬探針再將病人的實際位置和骨骼情況同步傳輸給機器人。“慧思考”根據點位數據,再次將方案與實際相結合,通過計算,精準定位和成像。
自有骨科手術以來,如何看到深層內部結構並準確操作、同時還不傷到其他組織,是最大的難題。而“慧思考”相較於人工截骨操作,則更“聰明”。根據植入物的形狀,機器人會調整磨鑽速度和進度,精確地自動切割,還會選擇不同階段所用的磨鑽尺寸。醫生也可以隨時調整機器人的操作,在任何時間暫停/停止程序。當骨有移動時,擁有骨運動監測係統的機器人會立刻停止磨鑽。
“關節置換手術要求極為精準,而機器人就像是一雙慧眼和一雙精準而不知疲倦的手,有了它的幫助,我們看見了病灶的內部結構,解決了截骨時操作的精準度和穩定性,也減少了影響醫生穩定發揮的因素,如虎添翼。”鄭稼說。
關節外科醫生的追求將實現
據鄭稼介紹,“慧思考”機器人是目前世界上最新一代關節手術機器人係統,能夠達到降低術中骨折風險、精確恢複肢體長度、節約手術時間、減少出血及感染風險、提高關節手術治療結果,關節置換的誤差僅有0.1毫米,與植入物吻合度達96%以上。
他說,提高假體安放的精確性,延長假體的使用壽命是關節外科醫生所追求,借助機器人,這一夢想將逐漸變成現實。
省醫在全國省級醫院中率先引進該機器人,標誌著該院骨科診療水平正式比肩國際頂級水平,有望引領中國智能化骨科手術技術的前進方向,有顯著而深遠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河南科技報全媒體記者楊洋 文/圖)
最後更新:2017-08-23 09: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