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
機器人
人工智能技術將納入全民教育,以後不學習真的可能沒工作
2017年7月8日,國務院正式印發了“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
規劃指出人工智能發展的戰略目標
規劃指出了教育部門的重點任務
建設人工智能學科。完善人工智能領域學科布局,設立人工智能專業,推動人工智能領域一級學科建設,盡快在試點院校建立人工智能學院,增加人工智能相關學科方向的博士、碩士招生名額。鼓勵高校在原有基礎上拓寬人工智能專業教育內容,形成“人工智能+X”複合專業培養新模式,重視人工智能與數學、計算機科學、物理學、生物學、心理學、社會學、法學等學科專業教育的交叉融合。加強產學研合作,鼓勵高校、科研院所與企業等機構合作開展人工智能學科建設。
支持高等院校、職業學校和社會化培訓機構等開展人工智能技能培訓,大幅提升就業人員專業技能,滿足我國人工智能發展帶來的高技能高質量就業崗位需要。
在中小學階段設置人工智能相關課程,逐步推廣編程教育,鼓勵社會力量參與寓教於樂的編程教學軟件、遊戲的開發和推廣。
沒有人工智能知識儲備,恐有被“淘汰”風險
全國政協委員、百度公司董事長兼CEO李彥宏更是把人工智能比作工業革命。李彥宏認為,“人工智能是新時代的電力”,對任何一個行業都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近年來,在人工智能的一些商用領域,中國企業突飛勐進,市場占有率從無到有,不斷提高。正如很多互聯網大佬的判斷,中國企業要引領全球人工智能發展,必須實現技術人才、管理人才的全球化。
所以不管是對企業來說,還是對於普通人來說,若不想被未來的“人工智能”時代所淘汰,就必須盡早領悟這個技術,而引導孩子從機器人入手,無疑將是最明智的選擇。
機器人教育或將成為人工智能大眾普及的利器
“智能機器人”課程對於培養孩子的綜合信息素養、提高孩子的實踐能力、創新能力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它不同於其他類課程,不是單純的讓孩子完成學習或完成一個操作,是讓孩子在團隊合作的氛圍中去分析問題。
這種邊玩邊學的形式培養了孩子獲取信息、加工信息的能力,也培養了孩子的創新能力、終身學習能力和合作溝通能力。
機器人就是秉持人工智能、機器人必然會成為未來每個家庭甚至每個人的夥伴的理念,以教育為切入口,讓更多的人能夠接觸到計算機語言以及基礎的人工智能知識。
最後更新:2017-09-01 15:2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