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6
機器人
機器人會不會導致失業?美國機器人工業協會主席這樣說
以“創新創業創造,迎接智能社會”為主題的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23日在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開幕。本屆大會曆時5天,邀請了來自多個國家的300多位業界專家和企業領袖參與交流討論,更是聚集了150家中外知名企業參與展覽,室內外展出麵積達到5萬平方米。
大會現場
2016年全球機器人產業規模首次突破200億美元,增長14.5%,預計2017年將達到232億美元,其中占比最大的就是工業機器人,這類機器人廣泛應用於點焊、弧焊、裝配、噴漆、切割、搬運、包裝碼垛等工作,此次大會也有大量展出。
哈工大機器人集團製造的工業機器人
可以打螺絲的機械臂
服務機器人同樣也是此次展覽的亮點。
彈鋼琴的機器人
點擊播放
GIF/1149K
打羽毛球的機器人
點擊播放
GIF/1385K
擦窗機器人
畫像機器人
除此之外,展覽中出現了一些造型奇特的機器人,它們遭到了公眾的強勢圍觀。
FESTO公司的機器水母
姚明高仿投籃機器人
根據羅蘭貝格2016年的研究報告,歐盟物流行業機器人的工作效率已達到人工的4-6倍,平均成本為18-20歐元/小時,雖略高於平均人類成本,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預計2020年將降至15歐元/小時左右,有力地推動實體經濟提征增效。機器人產業的快速發展同時也帶來一個富有爭議的問題:它們是否會給人類帶來失業的危機呢?美國機器人工業協會主席Jeff Burnstein在名為《北美機器人市場發展的關鍵趨勢》的演講中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機器人崛起並不會導致失業,反而是促進就業的強心劑。
“人們在談到機器人的時候總會談到它對工作的影響,這裏簡單地談一談我們的立場。我們覺得不論是對美國還是其它國家的公司而言,真正的危險是失去競爭力,而自動化能讓公司以更低的成本生產出更高質量的產品,同時也讓公司有機會獲得更多工作的機會。很多人說自從引入了機器人之後,他們沒有減少雇員,反而雇用了更多的人,而我們也會持續關注這個話題。”Jeff指出,事實上,2010年經濟衰退的時期也是機器人銷量達到曆史最高點的時候,機器人的出貨量達到了13萬台左右,但是製造業領域的就業數量還在上升,增加了90萬個工作機會,2010年的失業率大約是10%,後來下降到了5%。技術並沒有奪去人們的工作。如果再往回看的話,就是從1996年到2016年,或者是從1997年到過去的二十年,機器人的銷量在不斷上升,美國的失業率一直在下降。機器人銷量下降的時候,美國的失業率是在上升的,這和人們以及媒體的觀點恰恰相反。隨著機器人的使用,有些工種會發生變化,也會創造出新的就業機會。這對工人也提出了技能上的要求,以美國為例,研究表明到2025年可能會由於技能不足有200萬的工作崗位找不到相應的人員,這就是一個很嚴峻的問題,也阻礙了製造業未來的增長。美國也在尋求彌合技能上的不足,首要的就是縮小技能上的差距。為此已開展了很多的計劃,傳統的學院式職業讓位於工學並行的人才培養模式,雇主們也在提供在職技能培訓,以彌補技能差距。
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還有一大特色,同期舉辦的中國無人機公開賽總決賽、BCI腦控機器人大賽、格鬥機器人大賽、青少年設計競賽、中國無人船公開賽等為公眾帶來精彩的視聽享受。從高科技企業到大中學生,世界機器人大賽將成為全球青少年展現科學創新、大膽探索能力的競技平台。
附:Jeff Burnstein演講全文
北美機器人市場發展的關鍵趨勢
Jeff Burnstein:感謝主辦方給我這個機會來到這裏,和大家探討北美機器人市場的主要趨勢。當我開始從事機器人行業工作的時候是1983年,那個時候大家都說工業機器人行業是下一場工業革命,一直到1990年的時候銷售額將會達到幾十億美元,服務機器人會融入我們的生活當中,很多的金融公司把很多的錢投入到了這個行業,預計增速也會很快。當時人們都說會失去自己的工作,也會擔心人工智能,機器會比人變得更聰明。但是到了2017年,大家又站在了同樣一個起點上,就像八十年代一樣,當時美國GM取消了很多機器人的訂單,通用汽車實際上也是最大的機器人需求方,因為很多機器人並不好用,工業機器人相互打架,機器人行業當時幾乎陷入了死亡的狀態。
我們來看一下北美機器人市場的狀態,機器人的銷售量不斷創出新高,每年都有兩位數的增長,尤其是從2010年金融危機之後數字在不斷上升。2017年是我們曆史上的工業機器人在北美銷售最好的年份,很可能會有4萬台機器人的銷售,整個銷售總額將會達到10億美元的級別。這是我們機器人的用戶,大概有70%的訂單都是在自動化生產的領域,很早以前在北美就是如此。我們現在看到的是在其它的領域,比如金屬、塑料、橡膠等等,但是現在主要的驅動者還是自動化生產。
2017年上半年的汽車行業增長了55%,幾乎在每一個領域和每一個市場當中都在快速推進。很多年前我們就在談如果要讓機器人真正實現它的潛力就必須在非汽車行業進行發展,現在我們終於看到了一個同比顯著的增長。過去的幾年當中非汽車行業大概是有9%以上的增長,我認為它的速度還在加速。材料處理方麵仍然是最大的使用,當然,焊接行業也在增加,同時也在其它領域看到了一些進展,稍後我會更多地談裝配領域,這個領域也有所增長。這些是不同應用領域的增長,材料去除方麵的增長是最高的,它的增長達到了127%,互焊增長了107%,每個領域的增長其實都是很快的,除了檢查方麵,但檢查是一個非常小的領域,所以幾個大的訂單就可以改變整個領域的增長情況,但目前還是負增長的狀態。
因此協作機器人是很多討論的話題,不僅在北美,全世界都是如此。我們有些協作的應用解決方案是人和機器人協作,但實際上並沒有協作機器人這樣一種產品。我們之所以用了這個詞是因為我們讓客戶更好地了解了我們談的是什麼機器人,因為談到協作機器人的時候是需要一些定義的,比如在指定的協作區域與人類直接交互的機器人,執行任務的時候機器人可以和人類同時工作,以及特別設計的機器人在指定區域與人類直接配合,這個我們稱作協作運營。
為什麼我們對協作機器人這麼感興趣呢?這裏我們看到了新技術給我們的一些承諾,安裝簡單、操作方便,對工業機器人最大的質疑,尤其是中小企業的質疑就是它們特別複雜、成本很高,要求太多的資本投資,需要太多的工程師,所以有很多的公司,尤其是小公司,他們就不願意用工業機器人,但是他們對協作機器人非常感興趣,成本更低,因為沒有圍欄、無需防護,也無需投資於更多的場地,因為人和機器可以在很近的空間一起工作,同時也不需要一些工程的費用。我們可以看到各種各樣有關協作機器人的教育和培訓的項目或者視頻,因為它非常方便。同時靈活性也很高,不是什麼大的機器,可以自適應和重構,也可以在整個工廠裏麵走來走去,甚至可以是便攜式的,所以可以帶來很多的好處。
這些好處都能夠實現的話當然是最好了,可是我們也知道有一些挑戰,看到這些市場研究的時候我們就知道的確存在一些挑戰。首先是安全性的問題,目前人們說協作機器人是安全的,但不是100%安全,要看它手裏抓的是什麼。如果手裏是一個鋒利的刀具也有可能造成危險,如果在一個人的旁邊砸到了一個人的眼睛怎麼辦?所以我們必須要做風險的評估,就像對工業機器人一樣。人們很擔心他們的工作會被機器人取代,之前我們已經談到了機器人可以替代人的工作,現在如果在小的企業裏麵引入了協作機器人,是不是也意味著一些工作會被取代?所以我們必須要改變我們的概念和態度,以便能夠真正地使用協作機器人。另外還有一些承諾和預期比較不切實際,因為我們必須要確保大家理解安全協作守則,安裝協作機器人的時候必須是安全的才行。
我們和係統集成商以及用戶在談的時候,他們會說到一個問題,就是沒法找到合適的應用方案,它們的速度太慢了,很多機器人的載荷也有限製,傳統的工業機器人可能是客戶更好的解決方案,所以速度和載荷方麵的限製在短期也會製約協作機器人的發展。
八十年代的時候我們就在談人工智能了,現在看到它並不完全是和機器人相聯係,但是我們聽到IBM的華生目前已經能夠達到人類幾歲孩子的智力,人工智能和機器人怎麼結合,怎麼讓生活變得更加美好。華生最好的應用就是輔助醫生,因為現在有很多的醫學研究,醫生沒有時間去讀,所以他們就不知道現在研究進展到了什麼程度。IBM的華生可以幫助醫生閱讀研究,幫助他們找到相關的文獻,所以確實是和醫生的團體進行協作。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不應該看作是一個對人類的威脅,機器學習確實是已經被很多利用了,而且在機器人行業也非常重要。現在對機器人的編程到了一定程度之後,你可以告訴它你想做什麼,它可以找到最好的方式來教自己做到這一點,也就是說我教會了一個機器人,然後把這個信息通過雲給到其它所有的機器人,教會了一個機器人,其它所有成千上萬的機器人就可以學會了,這是非常令人振奮的機器人發展前景。
八十年代早期開始我們就在談機器視覺有多麼重要了,然而現實是大多數的機器人還沒有視覺能力,如果機器人有視覺的話當然就更好了,無論是2D或者3D的狀態下都是如此。越來越多的機器人開始在任務當中需要視覺,這樣可以預防工具的意外碰撞,也可以區分不同顏色的零部件,同時減少對精密家具的需求,我們將會看到在機器視覺方麵的發展會迅速推進。
現在也有很多的熱門詞匯在北美和全世界出現,包括工業4.0、智能生產、物聯網等等,但是現在很多的機器已經連到了網絡上,最重要的是要讓公司理解這一點,因為到處都是感應器和物聯網以及工業4.0,可是很多公司不理解也不會做,所以他們幹脆就忽視這些新的趨勢或者新的詞匯,我覺得應該教會他們怎麼做。我們和法諾克公司聊過,他們有一個ZDT功能技術,也就是零停機功能。ZDT是對機器人進行24小時的監測,這當然是使用在通用汽車的生產當中,每年都有停機事件導致問題,但是通過ZDT的技術可以防止50起計劃外的停機事件,一旦停機的話可能導致整個生產線的停機,這對通用汽車來說是很大的挑戰和影響。現在有了零停機功能的技術之後可以避免停機,已經有8000個工廠采用了ZDT的技術,整個通用汽車在全球工廠當中使用了3萬個機器人。
移動機器人也是全球的一個趨勢,我參與到移動機器人的行業當中也有很長的時間了,目前移動機器人可以自主行動,比如亞馬遜和沃爾瑪這些公司,他們的配貨中心如果使用了移動機器人的話,可以減少錯誤、可以加速材料的流動,也可以節約儲存的空間、改善整個路線的設計,因為之前如果是人的話,他們走來走去空間路線的設計沒有優化,現在有了移動機器人之後就可以進行優化了。軍事領域也有所應用,可以避免士兵受到傷害,而且現在正在越來越多地和工業機器人臂合作,很多公司都在進入移動機器人的領域。如果你去了一個倉儲或者物流中心,可以看到越來越多的移動機器人的使用。人們在這些機器人的旁邊走動,他們的安全係統很好,也有視覺,他們是跟雲連接起來的,所以移動機器人是我們特別需要關注的一個重要的發展趨勢。
關於全世界各個國家政府的支持,中國有中國製造2025,是的,我們2011年就在美國推出了“國家機器人戰略計劃”,支持機器人行業的發展。我們提供強大的支持給機器人的製造行業,比如我們有一個先進機器人製造創新中心,這是作為美國製造計劃的一部分。我們希望它能夠幫助這些美國的製造業,鼓勵企業在美國投資開發新技術。它的總部在賓夕法尼亞州的匹茲堡市,涵蓋了全國各州地方政府、工業、大學、社區學校和非盈利組織。到目前為止,公眾的捐助達到了1.73億美元,再加上聯邦政府資助的8000萬美元,這個先進機器人的製造創新中心目前運行得非常好,可以幫助我們加速機器人行業的發展,同時也會讓更多的公司加入這個行業。
機器人和工作是我們每天都在麵臨的問題,人們也在研究這個話題。最近有一些研究說機器人會取代人工,另一些研究說機器人在提高生產力,並沒有減少就業。人們在談到機器人的時候總會談到它對工作的影響,這裏簡單地談一談我們的立場。我們覺得對美國或者其它世界國家就業的危險是公司失去競爭力,到了那個時候所有的工作都是有風險的,因此自動化是用來幫助公司競爭的,讓公司能夠生產出更高質量的產品、更低的成本,同時也讓公司有機會獲得更多工作的機會。因為在我們的網站上有一係列的視頻,這些視頻是一些公司在談他們為什麼要自動化。很多人說自從引入了機器人之後,他們可以雇用更多的人而不是減少工作的人員,對我們來說這個問題不會很快消失,我們會一直談論這個話題。
我們一直在看各種各樣的研究,有的說隨著對機器人的使用越來越多,更多的人會失去工作。我們會看到2010年經濟衰退的時候,也是機器人銷量達到曆史最高點的時候,機器人的出貨量達到了13萬台左右,但是製造業領域的就業數量還在上升,增加了90萬個工作機會,2010年的失業率大約是10%,後來下降到了5%。看起來技術並沒有奪去人們的工作,如果再往回看的話,就是從1996年到2016年,或者是從1997年到過去的二十年,機器人的銷量在不斷上升,美國的失業率一直在下降。機器人銷量下降的時候,美國的失業率是在上升的,所以是和人們想的相反,也和很多媒體說的相反。隨著機器人的使用,有些工種會發生變化,也會創造出新的就業機會。這也是全世界的公司都在參與競爭的機會,因為你不能說不用那些最好的技術或者生產方式把事情做得更好,但是現在我們還有一些技術上的空檔,包括機器人視覺等等。
現在我們要找到有足夠多技能的工人滿足這些就業的崗位,美國其實有很多需求,研究表明到2025年可能會由於技能不足有200萬的工作崗位找不到相應的人員,這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也阻礙了製造行業未來的增長。美國也在尋求彌合技能上的不足,現在有很多這樣的計劃,如果這些人想要在這個領域工作的話,之前也要經曆大概四年的培訓,比如社區、大學或者職業培訓的機構當中去做培訓,這樣就能夠給相應的公司創造價值。有些公司在做培訓,但是總數也非常少,並且提供的培訓水平也並不是那麼高,比如俄亥俄州有這樣的培訓,這些人需要不斷上手嚐試,真正滿足客戶的需求,隻有這樣的話通過不斷的培訓才能實現足夠的、有技能的工人。
我們發現和大家進行交流可以幫助大家找到更多的合作夥伴,也可以找到更多的供應商,這也能夠幫助中美之間進一步增進關係。
再次感謝主辦方邀請我來到這裏,也感謝各位的聆聽。
最後更新:2017-08-25 00:4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