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1
機器人
劉強東眼中的終極零售革命是什麼樣的?人工智能對新零售的影響
京東CEO劉強東在7月20日發表演講說,任何一家公司的初衷都同創始人的生活經曆,特別是創業初期麵臨的社會環境和行業環境分不開。
劉強東當年創業時,“我看到的是中關村一件商品在各個門臉和各個櫃台之間搬來搬去,我看到信息非常不透明,我看到消費者和廠商之間隔了四五層,我看到全國有數十萬家物流企業,幾乎每個物流企業都是區域型的小物流公司。
當時的零售,信息是割裂的,商品是割裂的,服務是割裂的,幾乎全部都是割裂的。中國的商品從工廠到消費者家裏,平均搬運7.2次,每次搬運都耗費了大量的社會成本,且對商品造成損耗,每一次搬運都會產生庫存,占用時間。很多產品過了幾個月之後價格會降很多,所以庫存多一天都會給整個行業都造成損失。”
所以,劉強東開始創業時,無論是早年在中關村擺櫃台,還是後來做電商,發展思路都是,圍繞用戶體驗、成本和效率三條線進行發展。劉強東說,京東把整個零售的綜合運營成本降低了70%,廠商在京東仍能賺到錢,是因為京東把降低的成本返回給廠商。
京東最核心的效率是庫存周轉天數。按照劉強東的說法,2016年12月31日,京東全國有260多個庫存中心,在庫管理的產品種類超過400萬,庫存周轉天數是37天左右。與之對比,傳統零售商管理5萬個庫存商品種類的時候,庫存周轉天數需要60-70天。
劉強東說,他希望能夠用人工智能和機器人對零售行業做一個再造,繼續提升效率,把產品庫存周轉天數降低到5天、10天;把兩次搬運變成一次搬運,從廠家直接到用戶手中,“到那個時候,用戶體驗達到了極致,成本也達到了極致,運營效率也達到了極致”。劉強東稱之為,終極的零售革命。
最後更新:2017-08-23 09:2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