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60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人工智能的明天,會是人類社會的噩夢?

我們從未像今天會對於科技產生如此的恐慌。

科技的神奇從最早的能夠完成快速計算,發展到今天讓圍棋天才柯潔感受到從未有過的失敗。機器越來越聰明,其思維能力已經明顯超越常人。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在發生著悄然變化。

不知從何時起,“人工智能”成為“高科技”的代名詞,也成為這幾年來,最時興的話題。當一部冰冷的機器竟然會思考時,自然會讓很多人驚喜的同時,難免會有些擔憂。特別是今年當阿爾法狗繼戰勝李世石後,再次讓中國棋壇天才柯潔三盤皆輸之時,人們對於人工智能的期望也許會更多,機器的學習能力到底有多強?

從“深藍”到“AlphaGo”,人工智能越來越可怕?

我們今天說到電腦與人下棋,自然會想到二十年前的“深藍”了。1997年5月,國際象棋棋王卡斯帕羅夫對決IBM研發的深藍電腦時,以3.5:2.5敗於機器手下。此事當時可以說是震動了全世界。於是各類科幻片也紛紛以此題材,渲染一種“AI戰勝人類”、“未來機器將奴役人類”氣氛,可以說,讓未來的科學世界充滿很多期望。

雖說,後來的報道說,這是IBM當時的一種營銷策略,當時“深藍”並沒有那麼厲害。不過,從今天的AlphaGo來看,二十年後,一切竟然早已變成現實,並且變得更為可怕,讓被譽為最聰明的圍棋天才們紛紛斬落馬下。機器學習比象棋複雜幾萬倍的圍棋,竟然仍然能應付自如,二十年前人們的擔憂似乎並不是沒有道理。隨著科技的越來越發達,未來的人工智能會讓人類望塵莫及嗎?想想真的有些可怕。

人工智能已經全麵入侵,機器會越來越聰明?

也許我們絲毫沒有察覺到,現在的人類生活已經被人工智能漸漸占領。小到代替人思考的計算機,再到現在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機,以及能夠自我學習的機器人,還有一些智能應用等等。拿我們現在應用非常流行的語音識別來說,已經能夠做到“同聲傳譯”,對於語音轉文字也精準度已經做得相當完美了。而智能音箱、陪伴機器人的出現,又將語音識別從單純的“音”向“文”的轉化,向前延伸了一大步,那就是機器已經能夠“讀懂”你聲音了。

前不久,iPhone X以全麵屏的方式出場,其人臉識別解鎖技術更是讓人歎為觀止。華為剛剛推出的Mate 10,其全新的人工智能麒麟970芯片,搭載了全球首款集成NPU(神經網絡處理器),識別100張圖片耗時5秒,對於場景和圖片的處理能力,還有手機性能優化方麵,做到了全麵智能化。

不僅僅在手機領域,自動化生產線上的機器人,以及“無人駕駛”飛機、汽車也在描繪著未來,人工智能發展的方向,越來越聰明的機器,真的是讓人類望塵莫及。

人工智能再跨新時代,機器還能自我學習

當暢想科技神奇的同時,我們不得不注意到,機器學習能力的加強,在讓人驚歎的同時,要多一些思考。

在我們驚歎AlphaGo的厲害的聲音還會完全散去,一個引爆科技圈的消息,讓我們對於“人工智能”再次刮目相看。10月18日,穀歌人工智能團隊DeepMind團隊在期刊《Nature》上發表論文,宣布了具有裏程碑式意義的消息:AlphaGo Zero(新版AlphaGo)從頭開始學習圍棋,僅自學了3天時間,就以100:0的比分完虐了先前版本的AlphaGo。

這個消息在告訴我們,新版AlphaGo可以徹底擺脫人類的知識了,因為它隻是了解比賽的規則和比賽的最終目標來自我學習。也就是說,新版AlphaGo具有超強的學習能力,而且學習成績還很不錯。按照這個邏輯,地球上再也沒有人類能夠與之下贏一盤圍棋了。

那麼,問題也就沒來了,機器既然有如此強的自我學習能力,超越人類似乎也是指日可待,是不是就像科幻片所預言一樣,人工智能將會消滅人類呢?

人類與機器的較量,真的會是噩夢?

在好萊塢大片中,關於人工智能的科幻題材一直深受影迷喜歡,在《黑客帝國》中,,機器人把人類囚禁起來,當做它們的“電池”,可以說二十多年前已經給自己留下陰影,放在今天人工智能快速發展環境下,既然機器人具有如此強大的學習能力,超越人類似乎也是指日可待,那麼電影會不會是一個預言家,讓一切就真實上演呢?

回望人工智能的發展這麼多年,自然與信息技術的發展曆程有關。一方麵,區別於人類思考要考慮外界幹擾因素導致思維能力不能充分體現,而機器在這方麵優勢更為明顯,不會考慮情感、噪音等的影響,更能“專注”,更能做深層次的計算,“思考”;另方麵,人工智能的發展有一個重要基礎,那就是“大數據”。人類的思維能力,就是以“經驗”作為背景,而機器的學習能力也是基於此。以語音識別為例,就是在基於大量的語音訓練數據作為樣本,通過快速匹配而實現,數據量虎大,識別精度也就更高。即使是最先進的AlphaGo Zero,雖說其主動學習能力很厲害,但是,沒有大量數據的支撐,即便再強大的計算能力,在現有科技背景下,仍然是無法實現的。

所以,回歸到問題的本源,機器是人類創造的,自然有人類的影子,如果說科技帶來了很多“不可能”的實現,卻仍然是人類“經驗”的載體。人工智能的今天、明天,我們可能會預期很多,卻也隻不過是其硬件、大數據、算法的不斷優化而已。有了這為支撐,我們倒不必恐慌,人工智能會成為人類社會的終結者,倒是讓其充分發揮專注、快速、便捷的優勢,為人類社會所用,給我們帶來更美好的生活,這才是王道。

最後更新:2017-10-25 17:47:19

  上一篇:go 工業無人機市場迎勢增長,人工智能成持續突破關鍵
  下一篇:go 預防詐騙 人工智能現在能檢測金融犯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