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
機器人
外媒:十年後發展或超美國,人工智能將成中國經濟主要支撐
“今日俄羅斯”電視台網站發表文章稱,中國政府希望本國成為人工智能研發領域的翹楚。北京將重心放在創新發展上,希望借此為經濟注入活力。有報告稱,在國民經濟中深入運用人工智能,相關技術的發展帶動能讓中國的GDP到2030年增長26%。
文章稱,人工智能的推廣會提高全球的勞動生產率,同時刺激消費。中國或將成為這一技術的最大受益者。中國正是期望通過大力發展這一高新技術,來化解未來可能出現的經濟放緩危機。
近來,有兩份報告預言中國經濟會迅速發展,雖然具體數字迥異,但所有專家都認為,人工智能將成為中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
6月,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發布報告,到2030年人工智能將為全球經濟貢獻15.7萬億美元。在這塊紅利蛋糕中,相關技術將推動中國的GDP增長26%,而華盛頓隻會增長14.5%。
7月,埃森哲公司在報告中也預測,人工智能將確保中國經濟每年維持6.3%-7.9%的增速。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政府在7月推出了將本國打造成全球人工智能中心的三步走發展目標,到2020年時,中國的人工智能水平將步入全球先進水平,核心產業規模超過220億美元,2025年更可達到590億美元。
中國國務院正式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明確寫道:“到2020年人工智能總體技術和應用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人工智能產業成為新的重要經濟增長點。”
文章認為,中國發展人工智能的背後,是國家的安全利益考量,以及不斷增長的國際競爭壓力。然而,其實還存在另一層原因。專家認為,中國過去的經濟增長點正逐步失效。
俄羅斯高等經濟學院東方學研究室主任阿列克謝·馬斯洛夫說:“目前中國經濟有兩大增長點,一是積極讓本國資金走出國門,作為基礎設施建設投資,這即是中國所稱的‘一帶一路’倡議;其二為打造以人工智能為基礎的全新技術。”
專家認為,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北京很清楚經濟的粗放型增長階段遲早會一去不複返,所以未雨綢繆,押注於人工智能的發展。中國著手培養從事這方麵研究的專業人才,每年派出大量技術精英前往全球頂尖理工學府深造。北京正在打造遍布全國的技術園區,並為入駐企業提供巨額的稅收減免優惠。
埃森哲公司預測,中國的工業、林業、農業、批發和零售行業將成為人工智能發展的贏家。此外,它的發展還將解決國民的就業問題。據波士頓谘詢公司預估,數字經濟將在2035年為中國創造逾4億個就業崗位。
文章稱,韓國產業銀行的分析師認為,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迅速發展或將對該行業當前的翹楚美國形成潛在的挑戰。
目前,從事人工智能研發的五家大型企業,包括穀歌和蘋果,以及在這方麵極具影響力的30多家理工學府,皆在美國。六年來,美國技術企業獲得了逾510億美元的投資。不過,中國從事人工智能開發的百度,在7月收購了美國語音交互技術公司KITT.AI。韓國專家指出,這將不是孤例。
普華永道全球人工智能研究部門的負責人阿南德·拉奧說,未年數年內,由於先發優勢,在通過人工智能提升生產率方麵,北美仍將是王者,但在十年後,中國便會在這一領域超越美國,坐上頭把交椅。
最後更新:2017-10-07 23:4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