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236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下一個超級網綜?愛奇藝《機器人爭霸》著力打造機器人娛樂帝國

傳媒內參導讀:不負眾望,愛奇藝在今天舉行的“超級娛樂 品牌衝級”愛奇藝iJOY悅享會上再次展示了自己在娛樂自製內容方麵的野心,其中一檔叫做《機器人爭霸》的自製綜藝引起了大家的興趣。

來源:傳媒內參節目研究組

文/李懌鋒

2017年的角逐已接近尾聲,各大視頻平台開始紛紛亮出各自2018年的戰略部署。縱觀這一年網綜市場的成績,愛奇藝“版權+自製”的模式無疑是最大贏家,其在2018年自製綜藝板塊的戰略布局自然也成了行業關注的焦點。

不負眾望,愛奇藝在今天舉行的“超級娛樂 品牌衝級”愛奇藝iJOY悅享會上再次展示了自己在娛樂自製內容方麵的野心,其中一檔叫做《機器人爭霸》的自製綜藝引起了大家的興趣。

愛奇藝給這檔節目的定位是一場“S+級資源投入的”、“中國首檔以機器人格鬥全球聯賽為故事主線的劇情式真人秀”。那麼,在新娛樂時代,《機器人爭霸》這樣一檔科技含量高又能娛樂化表達的節目的出現意味著什麼?

繼嘻哈之後,

“未來競技”有望啟動新一輪霸屏風暴

個性時代,小即是大。在今年夏天之前,誰又能預料到《中國有嘻哈》這樣一檔代表小眾文化的選秀節目能夠被打造成現象級的網綜呢?

但愛奇藝確實做到了,憑借對年輕群體的敏銳洞察,愛奇藝讓小眾文化在娛樂的推動下成為大眾流行,進一步走進公眾視野。

《中國有嘻哈》的成功也讓行業人士以及大眾不禁期待,愛奇藝下一步又將如何創新布局,才能不落窠臼?

記得在兩個月前傳媒內參采訪愛奇藝高級副總裁、《中國有嘻哈》總製片人陳偉的時候,他就曾興致勃勃地提起《機器人爭霸》這樣一個項目,“這是一個很年輕向、很熱血、很燃、很男性荷爾蒙的事情。很簡單,兩個110公斤的機器人對打,你要知道在這麼大一個機器人身上,它瞬間爆發的力量可以挑翻一輛正常的中型坦克,那不是發動機可以搞定的,需要瞬間發電,甚至可能是電磁力。那是一個很科技向的東西,很酷,你們看到效果就知道了,真的像地下拳賽一般刺激。”

(愛奇藝高級副總裁、《機器人爭霸》節目總監製陳偉)

年輕、對抗、競技、科技,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機器人爭霸》的出現是一種新時代個性文化的延續。節目中不但會有110公斤級機器人之間的對決,同時愛奇藝也已經與美國機器人格鬥節目《BattleBots》節目方達成大中華區獨家合作,共同打造一檔全新的劇情式綜藝。國內頂尖格鬥機器人戰隊將與美國、英國的精英們一決高下,目前已確認的參賽戰隊共有34支,包括20支國內隊伍和14支國外隊伍,精彩程度可想而知。

在今天的悅享會上,陳偉與機器人NK01首次進行了一次互動,在節目播出前,提前給觀眾帶來驚喜 。

(愛奇藝高級副總裁、《機器人爭霸》節目總監製陳偉與NK01現場互動)

當下的綜藝市場,無論是電視綜藝還是網絡綜藝,同質化現象都越來越嚴重。一檔音樂節目做火了,就跟著出現多檔形式差不多的音樂類節目;一檔“慢綜藝”被打造成爆款,馬上又會出現好幾檔模式相似的“慢綜藝”。如此趨勢,正在逐漸消磨觀眾觀看綜藝節目的興趣。

在這樣一個時期,《機器人爭霸》作為一檔自帶體育競技天然基因的網綜,其出現自然更容易帶動受眾的情緒和好奇心;節目中突出的科技元素也為國內綜藝開辟了“未來競技”這一新鮮的領域;劇情化敘事更將賦予真人秀以創新魅力。對小眾文化和年輕群體的敏銳洞察,正是愛奇藝自製網綜始終可以跳出同質化怪圈的重要原因。

注入泛娛樂化元素,

高冷科技也能燃情表達

其實機器人格鬥已經以地下競技的形式風靡歐美地區幾十年了,早在2015年,美、英兩國同時複播機器人格鬥節目《BattleBots》和《Robot Wars》,兩檔節目的收視率都是同時段第一,掀起了機器人格鬥的熱潮。

(機器人格鬥畫麵。圖片來源《BattleBots》官方網站)

這類節目雖然是第一次在中國出現,但事實上,國內也早已累積了大批機器人格鬥競技的粉絲。

從去年開始,中國出現了職業機器人格鬥聯賽,目前國內已經有200多支職業化的戰隊,並迅速崛起了一大批成熟的中國機械師。

該節目總監製陳偉介紹,“今年夏天,我們看了一場小型的機器人格鬥比賽。實話說,去的時候大家都認為這應該是一個很小眾的文化,結果讓人大吃一驚。現場非常火爆,觀看比賽的觀眾大都是十幾歲的孩子,有好多中學生。全場80%的孩子都堅持到了比賽結束,有一個高中生自己製作的機器人第一次參加比賽就得了第三名,現場他歡唿的表情和眼神,非常熱血。”

(愛奇藝高級副總裁、《機器人爭霸》節目總監製陳偉)

愛奇藝正是基於這一受眾基礎,才決定啟動《機器人爭霸》這一項目。

而《機器人爭霸》這檔節目對於年紀較小的觀眾來說,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進行正能量的疏導和改變的。節目通過機器人大戰這種線下比賽的形式,很容易抓住年輕受眾群體,就像《中國有嘻哈》帶動了嘻哈文化的流行一樣,《機器人爭霸》也很有可能帶動年輕人參與到小體量機器人對抗的操作中,從而將他們把精力放在創造和創新上。與整天盯著手機屏幕打遊戲相比,這種操作難道不是更加正能量嗎?

當然,純競技的機器人格鬥在國內還是很容易“水土不服”的。

為了撬動更多年輕群體,讓機器人格鬥像此前的嘻哈文化一樣實現小眾文化的逆襲,愛奇藝根據平台受眾的視聽習慣,在節目中也注入了很多娛樂化的元素,比如明星大玩家的加入。

據節目總監製陳偉介紹:“《機器人爭霸》除了有《中國有嘻哈》原班的視覺美術團隊、編劇團隊等一線製作班底之外,我們還將邀請十幾位頂級明星一同加盟,他們將與機器人戰隊一對一結合,共同完成這個熱血酷潮的劇情式真人秀。”

(節目擬邀嘉賓陣容)

明星大玩家的加入,以及根據節目內容架構產生的強劇情故事線,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增強節目與受眾的互動性,使節目內容由“高冷”變得“接地氣”。更難得的是,明星玩家可以帶動很多女性觀眾也來關注這檔偏男性的節目,使原本局限於小眾狂歡的前沿科技,有更多的可能走上大眾化的綜藝熒屏。

今年夏天,《中國有嘻哈》的成功,已經給很多人,甚至是原本不看好嘻哈文化的人帶來了全新的衝擊。此次愛奇藝再次發起挑戰,啃下機器人文化這塊比嘻哈文化還要硬的“骨頭”,想必節目播出之後,多多少少都會讓更多人感受到新技術帶來的感官衝擊,也會對於科創有更加眼能所觀、手能所及的切身體驗。

小眾文化大眾輸出,

愛奇藝娛樂版圖多元擴張

全IP生態的出現,使得電視綜藝和新媒體綜藝成為完全不同的“內容物種”,以往的模式先行也變成了IP先行。

《中國有嘻哈》熱播後,愛奇藝也順勢打造R!CH潮牌,不得不說,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嚐試。由R!CH潮牌開發授權的產品多達200個SKU,橫跨快消、時尚配飾、數碼、金融等多個行業,滲透至大眾生活的各個領域。

作為愛奇藝又一個投入S+級資源打造的超級網綜,《機器人爭霸》將延續嘻哈的營銷招式,打造一個以機器人為IP的全產業鏈整合計劃。“《機器人爭霸》將不僅僅是一檔節目,線上節目、線下聯賽、衍生授權、網劇、電影、遊戲乃至實體樂園等,將超級網綜的超級IP協同效應發揮到極致。”

小眾切口大眾輸出,明年3月《機器人爭霸》的播出著實讓人期待,也充滿了很多未知性。

在頭部綜藝節目布局上,愛奇藝以多元化、創新性的優質內容占領綜藝市場;在整個泛娛樂版圖的構建上,愛奇藝的實力同樣不容小覷。

此次悅享會,愛奇藝不隻展示了在自製綜藝領域的野心,同時也發布了2017-2018年度大劇、綜藝、電影、動漫、少兒、音樂、財經、紀錄片、娛樂、生活等多領域的重磅內容,其中不乏很多令人眼前一亮的創新內容。

從街頭嘻哈文化到大眾流行趨勢,從科幻故事到現實題材……足以見得,愛奇藝的娛樂版圖已然呈現出多元化的擴張態勢,以“娛樂文化+IP”的形式整合平台資源。然而不管是在劇集綜藝領域,還是在其他泛娛樂領域,愛奇藝的平台宗旨顯然都很一致,就是通過娛樂的方式向年輕人傳達正能量。

最後更新:2017-11-01 00:51:42

  上一篇:go 人工智能第一龍頭股驚天出世,三季報暴增556%,碾壓方大碳素成妖
  下一篇:go 機器人行業半年度財報數據喜人,國內企業還需繼續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