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09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機器人行業半年度財報數據喜人,國內企業還需繼續發力

目前,國內外主要機器人廠商的2017上半年財報都已公布。從相關數據來看,得益於全球範圍內勞動力短缺問題突出、中國等新興市場發展迅勐,機器人廠商的營收數據較去年同期實現了大幅增長。

據《中國機器人產業發展報告(2017)》顯示,目前全球機器人產業正迎來新一輪增長,2017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預計將達232億美元,2012至2017年平均增長率近17%。

如今,隨著10月份即將結束,國內外機器人企業的半年度財報都已公布。受益於機器人產業良好的發展形勢,許多企業的營收數據都十分喜人。

全球機器人“四大家族”上半年度財報:

近日,發那科公布了2017年度上半年(2017年4~9月)財報,由於高速鑽孔機等產品的熱銷,以及機器人銷售大增,合並營收較去年同期增幅35.2%,增至3,476.12億日元,逼近曆史最高記錄。

安川電機2017年度上半年(2017年4—9月)財報顯示,因中國市場工業機器人銷售形勢上揚,加上麵臨勞動力危機的日本、美國等市場銷售情況也趨於強勁,激勵合並營收較去年同期大增22.1%至2291.14億日元、合並營益暴增101.2%至278.0億日元、合並純益也暴增145.0%至210.95億日元,營收、獲利皆創下曆年同期史上新高紀錄。

ABB集團2017上半年財報顯示,公司營業收入達163億美元,下降2%,淨利潤12.49億美元,同比增長38%(2017年第2季度淨利潤增長29%為5.25億美元)。其中,機器人與運動、電氣產品、工業自動化、電網4大業務訂單分別約為44、50、32、49億美元,增速分別為8%、-2%、-2%、-13%。

據庫卡母公司美的集團公布的半年度報告顯示,庫卡集團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35.13億元,同比增加35%,淨利潤4.51億元,同比增加98%。其中庫卡機器人業務收入同比增長34.9%,達到曆史最高水平,並持續獲得新的訂單資源,訂單增長16%。

國內主要機器人企業半年度報告:

新鬆機器人公司2017上半年營收10.3億元,同比增長15.47%;淨利潤為1.8億元,同比增長6.67%。工業機器人是新鬆營收的主要來源,在報告期內,工業機器人營收超過3.4億元,占總體的33%。

埃斯頓公司披露半年報,2017 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4.19 億元,同比增長71.46%;實現歸母淨利潤4,012 萬元,同比增長79.56%;實現扣非淨利潤3,049 萬元,同比增長57.82%。其中,工業機器人及智能製造係統實現營業收入1.69 億元,同比增長274%,營收占比大幅提升至40%,毛利率有微幅提升(提升0.73個pct)。

上海新時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2017年半年度報告顯示,其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162,266.01萬元,同比增長57.77%;其中來自機器人與運動控製類產品業務的營業收入為115,109.42萬元,占公司總體營業收入的比重超過70%。實現利潤總額13,961.15萬元,同比增長21.49%;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919.46萬元,同比增長9.62%。

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應用及成套裝備、注塑機輔機設備、自動供料及水電氣係統三大板塊,報告期實現營業收入31,871.77萬元,同比增長104.58%;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468.23萬元,同比增長82.54%。其中,工業機器人應用及成套裝備業務規模快速增長,產品同比增長117.04%。

國內其他機器人企業半年度報告

嘉翼精機公布的2017年半年度報告顯示,2017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1303.33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11%;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6.12萬元,較上年同期減少75.01%;基本每股收益為0.02元,上年同期為0.09元。

新劍股份公布的2017年上半年報告顯示,2017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4560.17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9.96%;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47.01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74.65%;基本每股收益為0.12元,上年同期為0.18元。

金石股份公布的2017年上半年報告顯示,2017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6844.02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3.18%;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579.62萬元,較上年同期扭虧為盈;基本每股收益為0.2元,上年同期為-0.08元。

虹瑞智能公布的2017年上半年報告顯示,2017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3700.91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66.67%;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407.27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4.72%;基本每股收益為0.20元,較上年同期增長33.33%。

翠峰科技公布的2017年上半年報告顯示,2017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1570.69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7.21%;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75.66萬元,較上年同期下滑16.52%;基本每股收益為0.08元,上年同期為0.24元。

超音速公布的2017年上半年報告顯示,2017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1321.36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1.17%;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0.57萬元,較上年同期扭虧為盈;基本每股收益為0.01元,上年同期為-0.04元。

寧武科技公布的2017年上半年報告顯示,2017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2262.98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5.79%;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359.81萬元,較上年同期-207.09萬元,本期實現扭虧轉盈;基本每股收益為0.07元,上年同期為-0.04元。

睿通股份公布的2017年上半年報告顯示,2017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1867.12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92.31%;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82.69萬元,較上年同期扭虧為盈;基本每股收益為0.05元,上年同期為-2.84元。

倚天科技公布的2017年半年度報告顯示,2017年上半年營業收入為3073.89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8.03%;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34.82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66.83%;基本每股收益為0.09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25%。

機器人產業發展形勢持續向好

從以上國內外機器人企業的2017上半年財報數據可以看出,各公司雖然增長幅度略有差異,但基本保持了良好的增長態勢,部分企業營收增長十分迅勐。

據工信部統計,2017年上半年,我國工業機器人銷量增長達53%。作為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之一,中國市場的積極表現成為全球主要機器人廠商實現營收增長的主要助力。同時,中國智能製造網認為,全球範圍內經濟複蘇形勢向好、製造業發展進一步升級、機器人應用加速擴張等因素都是促成機器人產業良好表現的關鍵動力。

我國機器人產業需要解決現實短板

隨著“中國製造2025”戰略深入實施,“機器換人”浪潮持續推進,2017年1-7月,我國工業機器人產量達71631 套,同比增長57%,大幅超過2016 年37.7%的增速。國內機器人市場需求、市場銷量同步大幅上漲,國內機器人企業發展也進一步提速。

但是,如工信部此前曾提到的那樣,我國機器人產業還存在著許多發展問題。例如,產業建設重複,導致高端產業低端化趨向漸顯、低端產品產能出現過剩;而且,我國機器人零部件產業基礎薄弱,缺乏自主核心技術,嚴重削弱了國產工業機器人的競爭優勢;此外,我國工業機器人產業體係也亟需完善,生產水平仍然落後於國外先進廠商。

未來,國內機器人企業想要進一步提高市場競爭力,並逐步走向國際,就必須從主要問題入手,加強技術研發能力與創新能力,注重品質優化與服務優化,提高產權意識與品牌意識,從研發、管理、生產、銷售、服務等多個環節進行全麵提升,注重全產業鏈的同步發展,不留短板,推動“製造強國”建設的加速實現。

文章來源:中國智能製造網

最後更新:2017-11-01 00:45:39

  上一篇:go 下一個超級網綜?愛奇藝《機器人爭霸》著力打造機器人娛樂帝國
  下一篇:go 人工智能時代,什麼職業不會在未來被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