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90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湯曉鷗:人工智能的中國式文藝複興

“人工智能是什麼呢?應該說,它跟A股很像。如果說上海是中國的A股市場所在地,那麼三年前,人工智能相當於A股市場的三千點以下,沒有人買。而今年,這個指數飆到了六千點。在這種情況下,大家是買還是不買呢?”

國內一位人工智能領域頂級的研究學者在評價如今中國AI熱潮時這樣說道。“在人工智能方麵,我們不存在彎道超車,因為我們已經做了將近20年的基礎研究。”除了上麵的調侃,後麵這句才是他對中國在人工智能方麵研究的看法。

這位學者所在的團隊是學術界最早涉獵深度學習的華人團隊。2011—2013年間,在計算機視覺最頂級的兩個會議上,涉及到深度學習的文章中他們的實驗室貢獻了14篇,占了全球一半的數量。

2014年,他們又打敗了Facebook,在人臉識別技術方麵做到了超過人眼識別。當時,一般人眼識別的準確率是97.5%,但Facebook隻做到了97.3%。而這位學者的團隊連續做了四五個算法,最後從97.4%一路做到了99.55%。

2014年9月份,在一個世界級的大賽中,與包括穀歌、牛津、微軟在內的37個世界頂級團隊競爭,取得了全球第二的成績,穀歌是第一。

2015年,組委會在比賽中加入了視頻。在視頻的檢測中,他們取得了全球第一的成績。

2016年,他們在五項比賽裏取得了三項第一名。

這位學者就是目前的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院長、香港中文大學教授、IEEE Fellow 湯曉鷗,他發明的人臉識別技術(GaussianFace/Deep ID)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超過人眼識別能力的計算機算法,所以一度被媒體稱為“人臉識別第一人”。

一品大講堂的第一期活動,湯曉鷗教授將為我們帶來他對人工智能行業的理解,講述他如何把學術界的頂級研究成果落到實地,重新定義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人工智能”。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副院長

香港中文大學教授

商湯科技創始人 湯曉鷗

2009年當選 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s Engineers (IEEE) Fellow (美國電子電氣工程師協會院士),是當時中國大陸及香港地區最年輕的 IEEE Fellow。

現任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領域兩大頂級國際期刊之一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mputer Vision 雜誌主編,是其創刊以來唯一一位華人主編。

擔任多個重要的國際會議的主席,包括計算機視覺最頂尖的國際會議ICCV,是ICCV2009程序委員會主席及ICCV2019大會主席。

研究領域包括深度學習、計算機視覺、模式識別及人工智能,已在這些領域發表論文200餘篇,論文引用次數超過28000次。

如果你想向湯曉鷗教授提問,歡迎在文章底部評論區留言,我們將從產品、投資等維度挑選部分問題在現場與嘉賓互動。

關於一品大講堂

一品大講堂,是PMCAFF旗下「一品商學院」麵向優質創業者/準創業者的前沿創業方向和知識幹貨分享課堂。“一品”在古代指最高級別的官,放到今天的商業環境來說就是CEO,所以一品大講堂就是給CEO們的一個學習課堂。

最後更新:2017-10-07 23:28:08

  上一篇:go 人工智能打造首款120英寸4K雙色激光無屏電視T1
  下一篇:go 人工智能現中美“雙雄”格局 中國如何彎道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