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4
機器人
人工智能,改變你的生活從現在開始
文|老餘看股市
2017年是人工智能元年,證明了人工智能應用與落地的最佳方式——智能音箱。由亞馬遜的Echo千萬級的銷量引爆的風口,引致BAT巨頭的參與帶動的行業熱潮,一向沉寂的智能音箱頓時熱鬧起來。
一、國外智能音箱發展
1、亞馬遜-Amazon Echo
2014年11月6日,亞馬遜在官網低調地上線了一款搭載智能助手 Alexa 的智能音箱—— Amazon Echo,開立智能音箱之先河!
——Echo卻擁有亞馬遜龐大的內容資源庫;
——讀 Kindle 裏麵的電子書,叫它把你正在收聽的內容發送到 Kindle 上;
——能為你播放音樂、新聞、網購下單、Uber叫車、定外賣等等;
2、穀歌-Google Home
2016年5月19日,在年度I/O開發者大會上,穀歌發布了配有內置揚聲器的語音激活設備Google Home。2016年10月5日,推出能通過語音助理“聲控”的Google Home。近日外媒Droid Life稱穀歌將推出一款體型更小、價格更低“穀歌Home Mini”。
——比如計時器、播放音樂或者回答簡單的問題;
——具有My Day的功能,可以替你安排一天的日程;
——可以讀取日曆、網絡新聞和天氣預報,並且還可以與Chromecast同時工作等。
3、微軟-Invoke
在今年微軟的Build大會上,微軟聯手哈曼卡頓推出了一款智能音箱Invoke 。
——內置了微軟自家的人工智能語音助手 Cortana,
——可以直接語音向 Invoke 詢問各種問題;
——下達控製家電的命令, Invoke 都能準確的完成;
—— Invoke 還集成了 Skype 互聯網電話服務。
4、蘋果-HomePod
2017年6月5日蘋果在開發者大會上推出的一款智能音箱HomePod。
——當聽到“Hey Siri”後,就可以問它天氣、新聞等事情,或者設定鬧鍾和提醒。
——還有其他新的功能沒有發布,蘋果表示在12月前會陸續更新;
二、國內智能音箱發展
1、京東-叮咚
2015年,京東聯合科大訊飛成立了靈隆科技,並推出第一代叮咚音箱,成為國內智能音箱行業的先行者。
京東9月14日宣布,攜手騰訊、百度、今日頭條、科大訊飛、哈曼、飛利浦等上百家互聯網企業和設備廠商,組建智能音頻行業聯盟,並上市了智能音箱產品“叮咚2代”。
——允許用戶自定義喚醒詞,支持聲紋識別、屏幕語音雙交互、電話通訊等功能。
——在京東生態體係之下,用戶可通過語音對各類智能家電進行操控。
2、阿裏巴巴-天貓精靈
2017年7月5日,“聽到人工智能就生氣”的阿裏巴巴發布了旗下的第一款人工智能音箱天貓精靈X1。
——通過這個平台阿裏巴巴旗下的軟件、內容、服務提供商和第三方開發者可以將自己的“技能”接入到天貓精靈X1裏去。
3、小米-小米AI音箱
小米AI音箱售價299元,是由小米電視、小米大腦和小米探索實驗室聯合開發,9月26日上線,23秒銷售完畢。
——支持海量互聯網內容,包括在線音樂,小說相聲,兒童故事,廣播電台;
——還能實現日程、天氣、路況等信息的反饋,設定鬧鍾、語音備忘等等;
——控製智能硬件,如空調、空氣淨化器等;
當然,還有百度Duer OS、騰訊雲小微、以及作為內容方的喜馬拉雅也推出了搭載自身內容的小雅音箱,等等。
三、智能音箱市場分析
再次回歸下小米AI音箱功能,在其廣告中是這麼說的:
——播音樂、講故事、聽新聞、聽相聲……一句話的事兒;
——設鬧鍾、查天氣、路況、提醒、找手機……一句話的事兒;
——控製燈、空調、空氣淨化器、小米電視……一句話的事兒;
——計算、翻譯、古詩詞、百科問答……一句話的事兒;
——AI訓練計劃——延展功能
總結性,目前智能音箱涉獵就是兩大方麵:
1、內容資訊方麵
2、智能家電家居方麵
這樣就很容易理解,為何智能音箱成為巨頭搶奪的焦點?
首先,智能音箱的本質是一種基於語音人機交互的AI產品。從長遠來看,智能語音交互一定會是未來智能硬件發展方向,比如打造成整個智能家居係統的控製中心,與其他家居產品實現互聯互通。
其次,圍繞智能音箱打造一套完整的生態體係。智能音箱也被賦予了更多功能,除了聽音樂、百科知識、控製家電之外,還被接入了更多第三方服務,比如購物需求、基於LBS的服務:叫快遞、叫出租、叫家政等等。
最後,智能音箱重新定義用戶需求。現階段的參與者更多的是在卡位,唯恐錯失任何機會。未來智能音箱有望成為剛需、高頻的產品,真正讓用戶願意用。
現實卻是智能音箱還需要有豐富的內容。當前智能音箱的內容相當匱乏。比如會員費過高,或者接入內容,要麼是大部分節目聽不了,要麼是沒有用戶的續播記錄,可見,目前在音頻端產品上用戶體驗就很差。
總之,首先上路,逐步改善,小步快跑,不斷迭代,一定有所成的!
四、智能音箱資本市場
從硬件看,直接受益的是音箱品牌製造商、音箱OEM工廠、智能硬件商、智能芯片等;
從軟件看,語音識別交互方案商,下遊內容提供商等等;
最後更新:2017-10-08 07:5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