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34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大數據、人工智能、機器人,有什麼血緣關係?

小明評測智能家居網訊:人工智能如何變厲害?要喂它“吃”大數據。大數據就像人工智能的食物,跟人類一樣,吃進去的食物愈新鮮、愈幹淨,人工智能就愈健康。

大數據、人工智能(AI)、機器人、算法、深度學習、物聯網、傳感器……,這些名詞似乎每天都會看到或聽到,當人們還搞不清楚是什麼時,媒體已不斷報導人類的工作將很快被取代,讓人們愈來愈焦慮。

我跟大家有一樣的疑惑,但是信息科學始終對我有份致命的吸引力。可能因為我的第一份工作,是當了4年的程序設計師。去年,我才毅然放下工作,去美國加州大學進修大數據預測科學。因為長期從事品牌營銷與消費者溝通,所以想用一些簡單的語言,幫大家厘清這些名詞的關係。

為什麼機器人很厲害?因為它們裝上了大腦,也就是人工智能。但是人工智能也有優劣,就跟人一樣,IQ有高低之別。機器人厲不厲害,就看它的人工智能好不好。所以,如果沒有人工智能,機器人就隻是“機器”而已,不是“人”。

人工智能如何變厲害?要喂它“吃”大數據。大數據就像人工智能的食物,跟人類一樣,吃進去的食物愈新鮮、愈幹淨,人工智能就愈健康。

人工智能如何消化那麼多數據?這就要靠算法了。算法就是機器人的消化係統,負責讀取、消化大數據,同時產出結果。

所以,算法是關鍵。但算法也有很多種,有預測分析的算法、各類統計算法、深度學習的算法等等。每個會寫程序的人,都可能創造自己的算法,因此有高低優劣之分。好的算法,會造就聰明的大腦,也就是聰明的人工智能,以及高IQ的機器人。

現代企業如何搜集大數據?除了傳統的ERP(企業資源計劃管理係統)、CRM(客戶關係管理係統)之外,新的趨勢是靠網絡、物聯網、傳感器,這些就是機器人的手腳。

物聯網並不是新概念。傳統零售業的POS(銷售時點情報係統)與計算機相連,就是物聯網的例子。現在,所有你想到的東西都可以連上計算機,例如,運動鞋墊連上網絡,可提供運動頻率、裏程數、健康狀況;工廠設備也可以連上網,隨時提供生產的數據、良率及設備運轉狀況。家中的各類家電連上網後,讓你隨時掌握家裏的動態、誰出去、何時回來、開關各類家電等等。

人類的工作到底會不會被替代?Google創辦的奇點大學教授Jeremy Howard擔心,未來80%的工作可能被人工智能機器人取代,從無人商店、互聯網法庭、幫醫生讀X光片辨認腫瘤、計算機問診開處方、大數據抓恐怖分子等等。若證諸這並非誑語,那麼人類未來將何去何從?

根據目前的發展,人工智能機器人有一項技能還學不會,就是“問對問題”。例如Google可以針對各種問題提供解答,卻無法問出一個你需要的問題。所以,未來學習“如何問對問題”,比“給對答案”重要,這也將是你最重要的價值!

最後更新:2017-11-02 22:18:57

  上一篇:go 人工智能+大數據,人類如何向疾病宣戰?
  下一篇:go 人工智能首次敗北,韓國玩家星際爭霸4:0獲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