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33
機器人
連機器人都要征稅了,人工智能真的會挑戰你的職業嗎?
智能
為應對工業自動化進程所帶來日益嚴重的失業問題,在韓國政府近期公布的一項稅法修訂計劃中,決定征收“機器人稅”。
納尼?“機器人稅”?什麼鬼?
比爾蓋茨曾說:“一個工人為工廠提供價值5萬美元的勞動,他的收入是要計稅的。如果一個機器人和他做了同樣的事情,沒理由不征收同樣的稅收。”
根據英國金融時報2016年統計數據顯示,韓國是世界上工業機器人使用密度最高的國家。
這也就意味著,人工智能機器人的出現和不斷完善到落地工作,以高效率代替了多數人類,致使很多工人下崗失業。
為了保住工人的“飯碗”,韓國政府要向機器人收稅了!
但不可置疑的是,人工智能在某些方麵確實要強於人類,工作效率高,不會有情緒更不會抱怨,不用睡覺,充充電就可24小時加班工作還不要工資。這些特點在一向以盈利為目的的商業環境下更受青睞,所以在人類和人工智能的第一輪的較量中,人工智能占據了一定的優勢。
Jerry Kaplan曾在《人工智能時代》一書中有過這樣一個預言:大批藍領將被機器人取代而失業,而大批白領則將被另一種看不見的機器人取代而失業。
麥肯錫發布報告稱,人工智能正"入侵"華爾街,30%的銀行職位將消失;
馬雲大大的無人超市將失業的危險直逼收銀員;
分揀機器人已經代替了人類的工作,機器人已經可以完成快遞的配送,快遞員亦岌岌可危;
自動駕駛汽車開始挑戰司機的地位……
人工智能高速發展下人人自危,昨天還在聽一位朋友抱怨——
雲計算還沒搞明白,又來了霧計算
spss還沒玩熘,就有了大數據建模
4G還沒搞明白,5G又來了
工資還在貶值,房價已經漲了
人工智能來了,工作又要丟了
確實,人工智能的發展勢不可當,“人工智能威脅論”也在不斷“警告”人類,不排除這種情況的隱患,因為本質上來說,“一切皆有可能”,從概率角度也可以證明王思聰可能會娶你,驚不驚喜,意不意外?
縱觀曆史,汽車出現後抬轎子的人被迫下崗了?那時候人們同樣對汽車充滿著恐懼。但事實是汽車的發展帶來了一大批新的崗位:司機,維修工人,加油站員工,汽車銷售,汽車洗護等等,而隨著網約車、二手車行業的發展,相關的從業者會更多。
織布工人覺得織布機威脅了自己的生計,可無法想象的是,他們的後代有比王室更多的美麗的衣服。織布機擴大了對織補工勞動力的需求,包括裝飾不斷變化的調色板的顏色,裁剪,和重新設計等等。
世界在變,人也在變,易道博識以人工智能為您演繹精彩世界。
專注於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模式識別
最後更新:2017-10-07 22:45: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