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36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人工智能加持,百度雲仍有後發先至的機會

幾天前,百度在國家會議中心召開了2017年度百度雲智峰會,在這次峰會上,百度雲發布了XPU、FPGA/GPU雲服務器、ABC-STACK等代表ABC技術融合的新產品和服務框架。同時,百度雲還正式推出了“ABC Inspire”技術標識,賦能金融、工業、媒體等行業的應用實踐。我記得去年百度召開第一次雲智峰會的時候,還有自媒體點評說百度雲姍姍來遲,有點晚了。而這次百度雲智峰會之後,我沒有再看到類似觀點,這似乎也從側麵體現出來,雖然姍姍來遲,但百度雲總算是獲得了一定的認可。

百度加碼雲計算市場,奮力追趕阿裏騰訊

有一家公司是賣桶裝水的,賣著賣著它發現,按照她賣水的經驗和能力,它完全可以為每家每戶提供自來水服務,你需要用多少水就按用的水量交費,這樣不僅降低了配送成本,提高了效率,錢還賺的更多了。

談起雲計算,很多人會本能的聯想到亞馬遜、微軟和阿裏這些布局雲計算業務比較早的巨頭,對百度雲的印象不是特別深。但是實際上,百度天然就是一家雲計算公司。

百度的主業是搜索引擎,而搜索本身就是一個雲端服務,支撐搜索業務需要的計算量、存儲、網絡、大數據等都在雲上完成的,但在之前,百度的雲計算能力,主要以服務於百度內部業務為主,並沒有像阿裏、騰訊一樣,開放給外界使用。另外,跟馬雲、馬化騰對雲業務的公關勢頭相比,李彥宏比較少在公開場合談雲計算,這些因素導致了外界對百度雲的感知程度不高,甚至有吃瓜群眾認為百度的雲計算能力很弱。

這就是百度麵臨的主要問題,雖然百度擁有比較強的雲計算能力儲備,但是在商用方麵,比其他巨頭走的晚。作為遲到者,百度必須跑的比別人快,才能趕上來。在這次峰會上,百度發布了一係列產品,對外展示了雲業務的成果,還邀請了百度雲在金融、工業和媒體等行業的合作夥伴現身說法。很顯然,百度正在奮力追趕阿裏、騰訊。

百度雲仍然有後發先至的機會

從目前國內的公有雲市場格局上看,阿裏一馬當先,騰訊、華為、百度也都在加大對雲業務的投入,誰都不希望落後。百度雖然入局較晚,但仍然有後發先至的機會。

1、多年網絡營銷服務積累的B端資源,百度雲商業化能力強

雲業務是一項to B的服務,需要非常強的B端用戶資源,我們看到現有的公有雲市場的巨頭,基本都是深耕B端市場的經曆。阿裏雲背靠天貓淘寶龐大的商戶資源,騰訊雲則是依托騰訊社交產品的優勢籠絡了開發者。作為BAT三巨頭,百度一直是國內企業進行在線營銷的首選,百度也有非常豐富的企業服務市場的積累,這為百度雲的落地應用提供了非常好的條件。

2、搜索為基礎的底層服務,掌握了用戶行為大數據,樣本更為廣泛。

百度總裁張亞勤在發布會上表示,雲計算已經進入了以ABC(AI、Big Data、Cloud Computing)融合為標誌的Cloud2.0時代,這裏的B就是大數據。與阿裏的交易數據和騰訊的社交數據不同的是,搜索行為的目的性非常強,通過搜索行為產生的數據更能表達用戶的真正需求。而百度作為最大的搜索引擎,掌握了幾億用戶的搜索行為大數據,使百度雲能夠更懂用戶。

3、人工智能加持,滿足客戶對高端技術的需求

早期的雲計算更多的是以開放服務器存儲能力為主,雲計算廠商的競爭也主要集中在存儲能力上。到了今天,隨著手機的普及,語音、人臉識別等交互方式多樣化,人工智能在各行業的應用也更加廣泛,雲計算服務對技術的要求變的更高。而百度在語音識別、人臉識別、圖像識別、無人駕駛、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實力是全球領先的,這些技術都是百度雲的護城河,也是百度雲後發先至的技術保障。

比如,一家智能家居廠商,它可能需要人臉識別、語音交互、地圖導航等等功能,而百度在這些方麵都有非常深厚的技術積累,並且形成了產品化的解決方案,能夠幫助企業和開發者實現差異化的需求。

從2006年亞馬遜開始部署第一個公有雲開始,到今天,全球雲計算市場的規模已經超過2000億美元,國內雲計算市場規模也超過百億美金,並且仍然在高速增長。作為用戶市場的三巨頭,BAT在雲計算市場的布局也各有千秋。百度雖然入局稍晚,但起點更高,仍然有可能實現後發先至。

最後更新:2017-10-08 04:08:06

  上一篇:go 人工智能鑒定庫克iPhoneX演講和喬布斯風格一致性達86%,極可能同一人撰寫
  下一篇:go 劉鋒:城市雲腦研究三,人工智能在城市雲腦建設中的地位與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