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6
机器人
恐怖!人工智能挑战来袭!细数新技术革新下慢慢消失的那些职业!
将来,无论你现在从事什么工作,收入水平如何,都讲反复经历机器人代替人的以下 7 个步骤:
1.机器人干不了我的工作。
2.好吧,它会许多事情,但是我做的事情它不一定都会。
3.好吧,我做的事情它都会,但是它常常出故障,这时需要我来处理。
4.好吧,它干常规工作时从不出错,但是我需要训练它学习新任务。
5.好吧,就让它做我原来的工作吧,那工作本来就不是人该干的。
6.哇,机器人正在干我以前做的工作,我的新工作不仅好玩多了,工资还高。
7.真高兴,机器人绝对干不了我现在做的事情。
【重复】【循环】
未来,你的薪水高低将取决于你能否和机器人默契配合。90% 的同事将会是看不见的机器,而没有他们,你的大部分工作将无法完成。这一切都是必然的。让机器人代替我们从事现在的工作,让我们在它们的帮助下去构想有意义的新工作吧。
——《必然》
不知道追求进步的人,迟早会被淘汰。这不是危言耸听,请看笔者列举的几个,已经消失或者被冲击,可以被机器人代替的职业。
一:暗房工人
以前胶卷上的影像要放在相片上显现出来要在暗房通过各种技术操作后才能实现,中间 要经历配药、显影、停显、定影、水洗……等步骤。自从数码相机出现后,胶卷慢慢退出历史舞台。国产胶片公司乐凯胶片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发布公告称,由于数码影像对银盐影像产品的替代作用,导致近几年彩色胶卷的市场需求量急剧下降,公司该产品已无法实现经济批量生产。经董事会研究决定,停止彩色胶卷的生产,并授权公司总经理负责清理与彩色胶卷相关的专用资产的工作。同时努力做好库存彩色胶卷的销售工作。
二:胶片摄影师
同样由于摄影技术的发展,胶片摄影师也已经慢慢退出舞台了,以1991年柯达推出世界第一款专业级数码相机为标志。从此,进入了真正意义的数码摄影时代。而以1994年电影《red》上映为标志,电影摄影进入数字时代。
现在大部分电影拍摄运用的是数码摄像机。
3.假牙技师
不管是全口的穿戴假牙,还是种植的烤瓷牙,原先都是要靠技师用手工做出来的,给病人装上,如果手艺不精,肯定不好看不舒服。这个工作的工资水平也不低。3D制模,这个技术引入到牙科还是在十年前,最早大概是德国?很快,以横扫的姿势入侵了几乎所有假牙制作的领域。新一代的牙科技师不再是靠在显微镜下雕琢,而是坐在电脑前制图,3D自动打印出假牙。
4.厨师:
随着科学技术和机器自动化的不断发展,工业对人的需求将会减少。人工智能已经在大步迈进,很多重复性的工作将被机器人或者智能软件所取代。通过引进机器人不仅降低了成本,还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9月17日,刚开学在山东大学有一家食堂引进了刀削面机器人来制作刀削面,吸引了不少同学和老师前来观看和品尝。
机器人每分钟能削出三碗面,速度比人工提高了一半,这种持续工作的能力也非传统手工能比的,而且做出的面条宽细程度均匀,分量更是有保障。
一台刀削面机器人大概六千多,而从外面请一个刀削面师傅并不容易,就算请到,年薪也要五六万。而且机器人任劳任怨,不吃不喝,绝对服从管理,从来不请假偷懒。
5.记者:
机器替代人工的事情,一直都在发生着,以前是工业化替代个人小作坊式的手工业生产,现在,不远的将来,智能化工具会替代大部分脑力劳动者的工作。而记者的工作,在未来也有可能被机器人替代。机器人写稿实际上已经被相当程度的利用了,腾讯在体育新闻中已经试用了机器人写稿。
有人质疑,机器人写稿的质量咋么样呢,请看下文,机器人写稿实例。
6.描图工
很多人看到这个职业可能会觉得一头雾水,笔者来解释下这个职业,在过去,我国设计行业的不同设计阶段,普遍运用这么几种图纸形式,人们以他们纸张的质量和图纸的底色来称呼,分为白图、硫酸图(也有叫蜡图的)和蓝图。
当白图设计完成,把硫酸图纸蒙在白图上,将图纸上的线型、线宽、数据、说明文字等信息复制下来,制成硫酸图的工作流程就称为“描图”。因为当时计算机绘图并没有普及,设计师们连CAD都没有,更不用说各种辅助设计软件了,绘图的效率是相当低的。而且让有专业知识和设计能力的工程师们,来进行简单枯燥的图纸复制工作,无疑是大材小用了,所以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当时的设计院都会雇佣一些人员来进行描图的工作,这也就是描图员(当时也有不少刚毕业的大学生,初到设计院的实习期时,都会从事一段时间的描图工作。这算是从头开始学习设计的阶段吧,其实他们并不是专职的描图员)。
现如今由于计算机绘图的普及,各种载体形式的图纸已经基本都可以直接打印了,因此描图员这个工作即便没有消失,也是非常小众的。当时设计院里的绝大多数描图员,现在没有退休或者下岗的,也都早已转为后勤服务或者职能管理部门的人员了。
7.律师:
今天看到一篇报道:从今天开始,美国50个州开始使用通过人工智能(AI)提供免费法律咨询的聊天机器人。这是继在纽约、西雅图和英国取得成功之后的展开的又一次试行。
这个聊天机器人由英国斯坦福大学(Stanford University)大三学生布朗德(Joshua Browder)开发, Browder称之为“世界上第一个机器人律师”。他估计,在两年的时间里,该机器人帮助击败了375000张停车罚单。
用户可以输入一些问题,如“我收到不公平的停车罚单”,这个机器人会将用户输入的信息转化成一个法律声音文件,然后会根据这些问题和声音文件来判断是否有上诉的依据,再为用户生成一个可以签名和打印的上诉信。
而国内也已经有了款法律机器人:法小淘
在杭州举行的云栖大会上,无讼CEO蒋勇向我们展示了法小淘的功能:法小淘能够根据用户的语音求助,分析出案由,再结合客户提出的若干案件信息,比如索赔金额、诉讼地点等,从律师库中推选出适合办理此案的律师。人工智能小AI呢,目前的主要工作则是替代人工,实现庭审现场的自动笔录,据说它已经承担了浙江省高院50%左右的庭审笔录工作。
最后更新:2017-10-07 23: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