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515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百度2017Q3淨利同比增156% 人工智能能否幫助百度走出業務“泥潭”?

美國時間10月26日,百度公布了2017年第三季度財報。當日,百度股價每股260.62美元,市值903.7億美元,離幾個月前外界給百度新任COO陸奇的“新千億計劃”隻差百億,而四個月前外界考量陸奇以及提出這個計劃時,百度的市值僅僅才600億美元。

美國時間10月26日,百度公布了2017年第三季度財報。報告顯示,百度第三季度總營收為人民幣235億元(約合35.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29%;第三季度淨利潤為人民幣79億元(約合12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56%。

在此之前,百度已在今年2月宣布裁撤醫療事業部,今年8月,百度以8億美元的價格出售了外賣業務。而百度此前以19億美元收購而來的移動應用分發平台91無線也逐步裁撤。

從多元化戰略到All In的聚焦戰略,百度這次無論對人工智能還是對陸奇的押寶都是對李彥宏眼光和勇氣的考驗。不過,陸奇並沒有讓他失望。自陸奇上任以來,百度聚焦AI的戰略逐漸清晰。

國內海外合縱連橫

自動駕駛這盤“大棋”百度贏得先手

在陸續處置非核心業務的同時,百度的人工智能業務也在不斷加碼。今年以來,百度成立智能駕駛事業群組(IDG),由百度操盤手陸奇親自掌舵,發布了兩個平台性的產品,以語音識別為基礎的DuerOS和自動駕駛開放平台Apollo,由此百度在智能駕駛這片之前從來沒有人涉足過的領域裏走上了開放之路。

通過Apollo開源自動駕駛平台,百度押注自己能夠成為無人駕駛汽車行業的一個主要參與者。就跟當年穀歌牽頭成立的OHA一樣,Apollo計劃將智能汽車不同環節的夥伴,比如主機廠、配件廠、主機設備廠商等全部納入戰略合作範圍。

目前Apollo已有超過70個夥伴,包括北汽、奇瑞、一汽、長安、長城、金龍、起亞等廠商,占據國內車企的半壁江山,一個“汽車安卓生態”正在成型。

近期李彥宏透露,百度正在與北京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計劃到2019年實現部分自動駕駛汽車的量產,到2021年實現全自動駕駛汽車的量產。此外,百度還計劃明年在中國發布一款全自動駕駛公共汽車,並重點推進車聯網、自動駕駛的商業化運行。

在美國時間10月25日晚上,Apollo在百度矽穀辦公室舉辦開發者活動,專業組裝自動駕駛車輛的創業公司AutonomouStuff是第一個和Apollo合作的團隊,他們表示,他們用3天時間,讓一輛普通車實現具有基本自動駕駛能力,包括循跡,障礙識別。

此次Apollo版本升級後,AutonomouStuff用數小時升級,讓車輛又具備了新的能力,不僅在夜間惡劣的視覺環境下能精準地完成障礙物識別,還能識別前車突然並線、行人、大型動物橫穿馬路等突發狀況的緊急判斷。

為了籠絡更多的合作夥伴,百度在今年9月成立了一個100億元人民幣(約合15億美元)的自動駕駛基金,計劃未來三年投資100家合作夥伴,路透社當時表示,這是百度與美國競爭對手展開競爭的廣泛計劃的一部分。

技術成熟尚待時日

2020年或成為自動駕駛量產“元年”

英偉達首席執行官黃仁勳(Jensen Huang)近日表示,得益於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全自動駕駛汽車4年內就能上路。2020年將成為自動駕駛進入量產階段的“元年”。

今年5月份,日產汽車純電動/混動技術項目主要負責人Kazuo Yajima透露,日產計劃於2020年推出一款全新的純電動汽車,其最大續航裏程超過550km。驅動新款電動汽車的核心就是公司傾力打造的ProPILOT技術,在經過了原型開發之後該車型已經在日本公路上進行測試。

去年7月份,日產推出了首款支持自動駕駛的日本汽車Serena迷你轎車,基礎版ProPILOT能夠在高速公路上進行轉向,刹車和減速操作。而最近,日產宣布將ProPILOTAssist帶到最暢銷車型Rogue上。

在最近一次寶馬的自動駕駛技術演示中,寶馬自動駕駛業務副總裁Klaus Buttner表示,寶馬現在依然處於一個非常謹慎的測試階段。寶馬下一個目標的時間節點是2021年,屆時公司將推出能夠在特定路段上實現自動駕駛的車型。

無論是新7係還是I-5係列甚至是I-8,汽車都可以在某些情況下接管駕駛員的駕駛行為,並且自動將人們送到目的地。不過Buttner強調,在城市中複雜道路環境下的自動駕駛功能,短時間內依然不會到來。

而包括寶馬在內的多家公司目前已經開始在公共道路上進行無人駕駛汽車的測試,大部分公司都將時間節點製定在2020或2021年,屆時自動駕駛技術將會被使用到量產車型中。

從目前所有技術產品來看,除了製動係統可以完成L3-L5的技術,其他技術還沒有達到量產階段的支持。大家談的比較多的是某一項技術,沒有談到怎麼把所有的軟硬件集成到一起,釋放到市場上,這樣的狀況無異於紙上談兵。

就在4個多月前,百度還正經曆業績觸底,其與京東市值的最小差距僅為6億美元。當時,業界還都掰著指頭算京東再過幾個交易日就能在市值上超過百度,將百度擠出BAT。

不過,三季報利潤翻倍增長讓我們看到一絲希望。人工智能是否能幫助百度真正走出業務泥潭,還有待進一步觀察。

從目前來看,“All In AI”的聚焦戰略目標清晰,DuerOS與Apollo開放平台的加速發展成為百度人工智能業務的有力支撐。隻是,人工智能是一個高投入、慢產出的領域,最關鍵的一環是如何把技術和業務有效整合,實現技術的快速轉化和應用場景的實際落地,這對百度來說才剛剛開始。

【科技雲報道原創】

轉載請注明“科技雲報道”並附本文鏈接

最後更新:2017-11-01 12:58:41

  上一篇:go 沙特授機器人國籍 “女性”機器人獲得公民身份
  下一篇:go 機器人成為人類公民,新物種時代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