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6
機器人
人工智能在挑戰著人們的能力
人工智能在挑戰著人們的能力
文|子岩
人工智能時代
不可否認,人類麵臨著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所以英文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人工智能這個詞特別火。
今天專家、學者、官員和一般的平民百姓無人不談人工智能,當然談的最多的是科技界和金融界精英們,他們站在人工智能的前端,身體力行的探索這條路。另外就是未來學家,他們用自己豐富的想象和一支筆勾畫著人類人工智能社會的遠景。 參與人工智能研發的人員對人工智能未來的發展給出了不同的解答和獨到的解讀,但有一點他們是相同的,就是意識到了人類已開啟了人工智能時代,人類處在這個時代的黎明前夕,已看到了人工智能黎明前的霞光,聽到了人工智能不可阻擋的蹄聲。
像人類社會每一次大的變革之前一樣,在人工智能時代到來之前,人類社會表現出十分複雜的感情,有渴望、不安、激動、恐懼等……。
人工智能的定義是研究、開發用於模擬、延伸和擴展人的智能的理論、方法、技術及應用係統的一門新的技術科學。筆者的專業不是IT,對於人工智能的“人工”比較好理解,對“智能”二字十分糾結,經過查找,才發現,專家對此也沒有統一定論。
難怪一講到人工智能,不同專業背景的人會有不同的結論,但總體上認為人工智能是研究人類智能活動的規律,構造具有一定智能的人工係統,研究如何讓計算機去完成以往需要人的智力才能勝任的工作,也就是研究如何應用計算機的軟硬件來模擬人類某些智能行為的基本理論、方法和技術。
也就是說人工智能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它企圖了解智能的實質,並生產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該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係統等。說白了,電子計算機並無智能,人工智能隻是計算機學科的一個分支,它夾雜著其他科學的跨科學領域。
工作危機
人們大可不必挑剔電子計算機目前的能力,自從上個世紀50年代開始,人類提出人工智能,其進步速度遠遠超過普通人的學習能力和進步速度,可以肯定,在很多方麵人工智能取代人類的目前的工作,為時不遠了。它預示著任何一個反複重複的工作,沒有創造性的工作,反複使用的數據分析工作將會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人類麵對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應該做到束手有策,而不是束手無策,包括華爾街的精英在內已經預感到人工時代的到來,全球各大金融機構重金投入,開始了fintech(金融智能)研發,很多人都預示著fintech將會取代大批金融界的精英。 勞動密集型產業更加是人工智能機器取代的對象,單調反複重複的工作將是人工智能機器取代的重點對象,智能機器將有分析判斷的能力,他們將會成為社會勞動力的主力軍。
狄更斯家喻戶曉的名言:“這是最好的時代,這是最壞的時代……。”這句話在人工智能時代顯得如此之正確,人工智能的時代的到來,人類將從無趣、缺乏創造力、單調、反複重複的勞動中釋放出來,將得到更多的自由,但與此同時,也給人們未來提出了新的課題,什麼樣的技能和知識才能符合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
能力限製
近幾百年,學校的教育依然以工業時代為服務對象,沒有做出太大的調整和修改,在學校所學的知識和掌握的能力隻能應對工業時代的發展,在人工智能時代到來的時候,很顯然人類要掌握新的技能和知識。學校的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麵對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似乎有些滯後,有一種後知後覺的感覺。
筆者認為機器或者人工智能夠代替的能力,就是不值得用時間去學習和培養的能力;不能遷移到其他領域的能力,不是高級能力。人類應該掌握具有創造性的能力,跨界的能力,獨一無二的能力,一種人工智能無法取代的能力……。否則人和人工智能還有什麼區別?
不要忘了,人工智能在幫助人們獲得更多自由的同時,也在挑戰著人們的能力。
-END-
最後更新:2017-10-08 06:2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