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
機器人
張斌專欄:裁判員們,請注意!人工智能真的要來一比高下了
裏約奧運會閉幕式上,有個慣常的環節,日本人用8分鍾時間描繪了2020年奧運會的願景,機器人世代的奧運會隱隱約約有了模樣。四年後,落地東京機場,迎接你的會是行動自如,甚至可以帶著表情符號的機器人,出機場登車,居然是沒有司機的,原來那是無人駕駛出租車。到了開幕式,數萬人仰望,美麗的流星雨照亮夜空,據說人工流星雨技術那是將很成熟的。這是日本人為奧運會配備的外掛和渲染係統,也是一個科技強國應有的奧運姿態。
人工智能大熱,能改變奧運和運動的固有基因嗎?東京奧運會也在試圖給出答案。想象一下,體操賽場邊黑色小裝置鳴響信號,選手飛身做起動作,一氣翻飛,平穩落地,掌聲歡騰,分數旋即閃現在屏幕之上。打分之快超乎以往,甚至在每一個動作完成後,都會第一時間給出相應的分值。這並非是科幻新作《銀翼殺手2049》塑造的人類未來,而是2020年在東京奧運會即可實現的運動現實。
國際體操聯合會正在促進一套體操3D感知判定係統在近期大賽中的使用,其開發者是日本富士通公司,其核心技術由人工智能催生。這套理論上非常先進的係統不僅僅可以輔助甚至替代傳統的裁判員進行評分,還可以在訓練中幫助教練員和運動員精進動作,讓電視轉播找到更直觀的表現手法讓觀眾真的可以看懂體操。因此,不僅僅要提醒那些一直握有評判大權的裁判員群體,人工智能日後必將取代他們完成動作評分,同時還要提示中國體操隊,你們的競爭對手——日本隊會在東京奧運周期內肋生雙翅,以這套係統來精雕細刻技術動作。此前,日本廣播者和體操界一直在使用一套設備,相關影像資料在網上可以搜索到。
其實,當下關於人工智能取代人類職業的種種討論,大多是在提前透支焦慮罷了。國際體操聯合會使用富士通這套技術的初衷是要精確記錄下每位運動員所有動作細節,加快評分節奏,以備出現打分爭議時,可以細致比對動作差異,為裁判人工打分提供最有力的支撐。國際體操聯合會前任主席布魯諾說得更加直白,每位裁判在比賽日要工作超過八小時,他們不可能保持體力和精神狀態始終如一,評分標準往往出現前後不一,遭人詬病,這是人自身無法超越的,隻有計算機可以做到完美。
類似的技術手段早就被研發成功,但是一直沒有個成熟的平台和係統進行有效的實驗,促進其演化。而體育組織也一向存有深深的顧慮,一旦啟動智能評分係統,那將是對人工裁判自尊的挑戰,如何平衡呢?一旦評分依賴技術係統,那麼就得時刻提防黑客的惡意入侵,成本也會驟然提高。體操名宿們則對技術係統打分充滿著敵意,科馬內奇就告訴記者,體操的美和體操的難恐怕不能完全由冰冷的數據來定義,運動員的精神氣質和風韻機器如何才能讀懂?審美與情緒傾向又如何傳遞給技術係統知曉?
焦慮和不確定並沒有打消國際體操聯合會的創新念頭,新任主席意氣風發,計劃明年多哈世錦賽期間試運行這套係統,目標就是2020年東京奧運會開花結果。新主席也承認,新技術的使用讓整個裁判團隊感到了焦慮,未來將會展開一場人機隔空大戰。而人工智能的研發人員也麵臨著如何讓技術係統完全讀懂體操運動的核心精髓,重新定義這項運動。而體操觀眾則有一種擔心,所有體操強國也都是人工智能開發的領先者,會不會未來的體操競技競爭會在技術黑箱中來一場暗戰。
體操真的無比複雜,也異常有趣,如今它可以靜待人類的科技來一場革命性的定義。此前,人們也說圍棋是人類智慧巔峰,結果呢?大家已經看到了。
最後更新:2017-11-07 13:4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