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7
機器人
機器人已經成為了地球的主角,內容產業的新風口將是人工智能
品途解讀:在人工智能浪潮全麵來臨之時,技術成熟度還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到底它能不能給人帶來更好的體驗?
文/趙子瀟
編輯/尹天琦
在最新一期紐約客封麵當中,機器人已經成為了地球的主角,人類隻能蹲在地上接受機器人的施舍。 文中提到,M.I.T. 經濟學家 Daron Acemoglu發現,一個地區工業機器人的集中出現,直接導致了工作崗位的減少和薪資的下降。
這件事情,其實也在國內也正在上演。
深圳市一家本地門戶網站的主編最近感覺輕鬆了不少。網站文章的編輯、整理和審核都用機器人取代了,甚至機器能夠自我寫作。
之前繁雜的工作已經節省,主編也從一小時五六個小時的重複工作中脫離出來,一天隻需一小時在這方麵,空出更多時間來做其他工作,網站小編也被裁員了若幹。
這家媒體是全麵擁抱AI的代表,背後的人工智能技術正是智搜研發的資訊機器人。
和大多數人看法一樣,智搜公司創始人兼CEO武文斌也認為人工智能時代即將全麵到來。
在這之前,人們應該學會接受並習慣AI帶來的紅利。但是,他不認為機器能完全代替人類。“每一個時代,人們都心懷顧慮,但是最後人類的生活一代比一代好。”
話雖這麼說,智搜在做的事情卻讓人大吃一驚:機器寫作和編輯的能力發展十分迅速,未來幾年內很成為編輯記者最得力的幫手,甚至有可能代替人工編輯的職位。到時,媒體行業也必將產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和今日頭條邏輯完全不同的資訊類App
智搜創始人 武文斌
打開“天機智訊”App,輸入你想了解的詞匯,有關這個詞匯所有的新聞都聚集在這裏。這是智搜最早做出的產品,麵向用戶是大眾,目前已獲得500萬用戶。
這款看起來和今日頭條很相似的產品,從邏輯上卻完全不同。今日頭條利用智能推薦的方式將文章分發,按照用戶畫像猜測用戶喜歡的內容,從而提升閱讀體驗;天機智訊則通過交互明確用戶需求之後,把圍繞需求的全部內容提供給用戶。
“用最簡單的例子來說,今日頭條顯示你關心的,天機智訊則是你關注的,我們都能追蹤到。”武文斌認為,在海量資訊當中尋找你明確想要的內容,類似PC時代的穀歌與百度,在市場上還是空白的。
從2014年天機智訊軟件1.0版本麵世到現在,智搜將軟件不斷迭代,現在可以向用戶推薦圍繞訂閱話題、興趣、關鍵詞和信息來源的新聞和信息。
在這背後,實際上依托著比較強大的技術。武文斌曾笑稱公司做的不是開發而是研發,人工智能技術也是經過長時間的積累。據悉,智搜公司的核心優勢為智能語義與知識圖譜兩方麵。
智能語義能夠讓機器讀懂文字,知識圖譜則能夠將分散在機器意識中的點連接成線、甚至是麵。
據悉,智搜公司首席科學家鄭海濤畢業於韓國首爾國立大學(博士),主持了國家自然科學青年基金“麵向網絡輿論的動態本體模型研究”,是深圳市智能語義挖掘技術工程實驗室主任,在智能語義方麵有著十年的研究。
因為其深厚的技術背景,智搜在2015年吸引到了金沙江聯合資本的Pre-A輪投資。金沙江聯合資本合夥人、董事總經理周奇在接受品途商業評論采訪時表示,當初在尋找自然語言處理相關的項目時,很多公司在做語音識別,而語義識別的公司不多見,智搜是其中之一。利用人工智能+資訊行業的應用場景,智搜能夠很好地將技術落地。
全產業鏈的資訊雲服務
開頭提到的機器人寫稿服務——天機智訊,也隻是資訊機器人將一部分的技術封裝起來的產品。
現在技術已經足夠成熟到商業化,所以智搜在今年搭建起了資訊編輯雲平台,針對企業級客戶完成。
在武文斌看來,今日頭條主導的是分發方麵的智能化,類似於報社生產內容之後郵局做的工作;而資訊機器人能夠提供的能力是全產業鏈的,從生產到整理,審核到分發全部擁有。
以機器寫作為例,品途商業評論在體驗Demo時,輸入關鍵詞人工智能,選取範圍“科技”,資訊機器人就會立馬寫出一篇千字左右的人工智能相關文章。在品途看來,文章內容相對來說比較稚嫩,文字間也有些摘抄的痕跡,但不可否認的是,把它當做自己的文章素材,是很方便的。
對於標準化需求的客戶,智搜專門建立了機器人商店,內部標準的SDK供客戶采用。針對更高個性化需求的客戶,智搜則單獨為其開發。
機器人商店內部API接口分為幾大類型:聚合類、篇章類以及句法類。聚合類包括資訊搜索和跟蹤、篇章類API包括摘要壓縮、關鍵詞提取、文本分類,句法類則為智能分詞。
以智能分詞舉例,輸入一段文字後,分詞係統會提取結果把每一個單獨的詞語分開,並在詞語下添加屬性,名詞、動詞或是介詞。如圖所示,“訪問珍珠港是瞄準特朗普政權的行動。”《日本經濟新聞》稱,特朗普在總統大選期間要求增加日方負擔的駐日美軍駐留經費,曾對美日同盟提出質疑。”一句話就能分成30個詞。這個功能與錘子手機上搭載的大爆炸功能倒是非常相似。
當然,由於筆者體驗的是Demo,很多測試結果還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不過據武文斌表示,今年上線的雲平台功能已經達到商業化水準,機器寫作也能很好完成任務。
目前智搜主流的應用方式是天機聯盟,為企業搭建場景化資訊內容運營體係。例如在App內打造資訊頻道,可大幅降低企業投入的內容生產、內容技術處理、人工運營編輯等人力成本、時間成本、降低試錯風險。
天機聯盟也是智搜目前的盈利模式之一。內容運營體係為企業服務,後續通過原生廣告形態與企業分成,獲取收益。智搜於今年上半年完成了來自民銀資本領投,上輪投資方金沙江創投跟投的數千萬元A輪融資。投資方對這一商業模式也表示了樂觀的態度。
周奇表示:“智搜從15年開始做了非常多商業方麵的嚐試,天機聯盟是他們開創的有意思的方向。合作的幾百家企業日活數量可觀,資訊切割又很精準,對廣告主來說就非常有價值。
人工智能早期項目不能指望馬上掙錢,智搜在今年已經有了營收,證明商業模式是跑通了的。”
內容產業的變局
內容產業在近幾年產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從今日頭條開始,機器分發就代替了人工分發,占據越來越主流的位置。之後,不管是百度、UC和騰訊,都開始用這種方法。騰訊內部還專門開發天天快報來抗衡今日頭條。
這些巨頭們關注的是流量入口,分發端自然是最重要的入口之一。在此之後,為了爭奪流量,行業內大肆真金白銀補貼內容的現象非常常見,內容行業的紅利隨之而來。內容平台也就成為了巨頭間的遊戲。
分發入口是明顯在搶奪的東西,而另一條“暗線”則是加大技術方麵的投入,以加快內容產業的變革。
去年8月,奧運會前夕,今日頭條推出寫稿機器人xiaomingbot,實時撰寫奧運會新聞稿件。據悉,其「寫稿」模塊是由頭條實驗室與北京大學計算所(萬小軍團隊)聯合研發而成。
這是國內第一款可以報道奧運賽事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在結合了最新的自然語言處理、機器學習和視覺圖像處理的技術之後,通過語法合成與排序學習生成新聞。而騰訊在此之前也發布過dreamwriter,幫助快速將重要資訊而解讀送達用戶。
品途商業評論曾對寫稿機器人分析指出,在創作中,人工智能的作用占到20%,80%經過人類的編輯潤色。名古屋大學的佐藤理史教授表示,“很難說這到底是人寫的,還是電腦寫的。”
不可否認的是,人工智能在內容行業中占據的位置越來越重要。光明網App中的機器人小明,在兩會期間提供數據挖掘、人物關係知識圖譜、語義對話等技術,通過互動更全麵快速認識兩會委員,了解兩會信息。新浪微博客戶端中,向新浪新聞私信一張明星的照片,係統就會辨別出人物並推送該明星的相關新聞。
那麼是否可以說,人工智能即將顛覆新聞業,開啟全自動化時代?有巨頭這麼做過,但是不成功。2016年8月,Facebook解散了“熱門話題(Trending)”團隊,將熱門話題的編輯、推薦和排名全部交給機器算法,篩選依據是該話題的相關文章和貼文數量。
在裁掉原來的新聞編輯團隊後,這支新聞版塊就充斥著跟用戶毫不相關、騙點擊的新聞了。純算法計劃的風險顯而易見:識別不精準導致的假新聞、算法按興趣自動推送帶來的觀點極化等。
在人工智能浪潮全麵來臨之時,技術成熟度還是一個令人擔憂的問題:到底它能不能給人帶來更好的體驗?
武文斌說到,目前我們剛剛進入人工智能時代,最大的問題是人們對人工智能的接受程度。“我們也在和客戶溝通,逐漸培養人們接受機器自動化為資訊帶來的紅利。”
智搜首席科學家鄭海濤對品途商業評論表示,不用擔心人類會被人工智能替代,因為現在我們是處於弱人工智能時代,弱人工智能隻能模擬具有人類思維的行為表現,並不會完全像人一樣真正思考。
“我們包容寫作機器人的態度,就是我倡導的對待人工智能的態度。隻有以更開放的心態去擁抱人工智能,我們的科技、技術才會更快速地發展,我們的創造力才會得到提升。”鄭海濤表示。
不管機器人未來是否會像紐約客說的——成為地球的主角,不關你抗拒預防,機器人的發展態勢已經不可逆轉。
【轉載須知】
1.文章為品途商業評論原創作品,歡迎轉載。
最後更新:2017-10-23 19:4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