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458 返回首页    go 机器人


人工智能不可能取代人类,顶多算个替补!

人们常说:科技以人为本。那么是什么推动了科技的发展?答案很简单,是需求!因为有需求,需要解决方案,于是便有了科技的发展。由此可见,科技以人为本的本质在于权衡人的当下需求并提供解决方案。

比如,人们需要比英汉词典更便捷更灵活的翻译工具,于是就有了“在线翻译”软件。人们需要用更简单的方式解决一日三餐的问题,于是便有了订餐APP。在这个互联网信息技术急速发展的时代,越来越多着力解决当下需求的科技超越了那些遥不可及的“科幻”,而占领了公众认可的制高点,取得了成功。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在出行方面,人们需要解决打车难的问题,于是科技孕育出了网约车APP。而当网约车业务迅速发展普及之后,用户体验又有了更多新的需求。人们需要更简洁的界面方便操作,需要更低廉的价格提升经济性,需要更“人性化”的服务来满足千姿百态的个性化出行需求。于是,为都市出行需求而生的优步中国,完成了一次因市场需求而升级的科技飞跃——优步中国全新升级。

细心的人不难看出此次优步中国APP的升级,围绕满足出行市场当前的需求而展开。

更简洁的app,优步中国app界面秉承极简的理念进行了全新升级;更经济的价格,优步中国x中信银行信用卡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办联名卡单单至高立减10元,使得优步打车更经济实惠;更智能的出行,优步优享会搭载智能app,满足用户智能出行的人性化诉求…

当然未来还会接入更多满足用户需求的智能硬件功能,有更多可能,打造更好的出行。

可谓招招命中出行市场人群需求的痛点。除此之外更核心的变化是接入了一款叫做优享的产品,而这个优享也是集成了多种“人性化”优质服务的产物。

优享的核心产品理念,是用服务升级和智能硬件最大限度的满足不同用户差异化的出行需求。升级的服务标准作为主导,智能硬件作为对人工服务缺失的有效补充,从而凭借极致人性化的产品体验做实优步中国提出的“城市出行一等座”的概念。因为不同用户有不同的个体需求,优步中国就用科技的力量来满足这些需求。这无疑是优步中国对科技以人为本的一种最直观的诠释。

优享带来的用户体验提升源自用“人性化”完善了“标准化”的理念,为司机和乘客提供以人为本的双向服务。他们为司机提供详尽而合理的服务要求和建议,通过精准定价和科学运营帮助司机多赚了20%的收入,还用司机社群的建设提升从业者的归属感。这些人性化的服务让司机们的幸福指数大幅攀升。更愉快的司机,自然能为乘客带来更舒心的服务。

另一方面,优享为乘客定制了6项“刚刚好”的服务标准。“3分钟内主动联系并使用优享话术”、“车内无异味”、“车内外整洁无异物”、“车内温度适宜”、“安全平稳驾驶”、“安静不打扰”,恰到好处的权衡了乘车体验和出行消费两项指标,在确保高水准乘体验的同时帮助乘客少花了钱,用智能科技的力量“算”出了最具性价比的出行解决方案。

正是凭借这样有诚意的表现,优享的乘客喜爱度达到80%。在9个月时间里,优享进入中国25个城市,日单量最高达到200万单。数据不会骗人,凭借以人为本的初心,优享的人性化科技之路显然也是成功的!

然而,追求完美的优步中国并不满足于89%的服务达标率,他们对剩余11%的不足进行了科学的分析,发现问题出在真人服务的不可控因素上。针对进一步优化这些服务“瑕疵”的需求,优享用智能硬件的科技手段进行了人性化的弥补。

应对冬季因雾霾而导致的车内异味等细节问题,第一代智能硬件应运而生。智能硬件可根据车内空气状况随时启动祛味、净化功能,并间断性的释放香氛,让车内环境保持舒适。这些智能硬件上线后,有88%的乘客表示非常喜欢。据称未来即将推出的第二代智能硬件功能更强大,它们还将增加夜间上车LED提示、空气净化再升级、车内温度音量自检等更多“人性化”的功能。让找车更方便,让乘车更舒适,让价格更便宜,这些解决现实需求问题的科技革新,让优享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变得立体而真实。

无论社会发展到什么时候,人的需求永远是消费市场的主导。优步中国显然深知这一点。所以他们要用优质服务和智能科技实现最人性化的用户体验,而只有提供最人性化的用户体验才能抓住未来以人为本的市场,成为整个行业乃至大时代的最后赢家。这就是人类社会留给以人为本的科技探索者最大的回馈。

在应用科技领域,“人性化”是科技以人为本的共同出发点,借助智能硬件完善和弥补人工服务的不足,更是用科技解决现实需求的创造性突破。优步中国以崭新的面貌让我们看到了科技以人为本的力量,仿佛也让我们感受到了那并不遥远的智能出行的未来。无论未来世界发生怎样不可思议的变化,我们都有理由相信,人性化的科技总会让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最后更新:2017-11-09 00:45:06

  上一篇:go 人工智能证明上帝存在?哥德尔本体论论证自相矛盾!后院活动部
  下一篇:go 人工智能妖王从58元跌至6元,游资底部重金抢筹,11月碾压江南嘉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