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2
機器人
人工智能將取代的金融職業,從業者們需要注意了
細數各行各業,隨著時間和技術的推進,在未來人工智能將會取代50%的工作,而這個數字在中國將會更高。
今日盤點人工智能對金融行業的衝擊有哪些?
1、銀行信貸員
以前,信審員是個體麵的工作,隻會招聘名校的畢業生。他們的工作主要是控製風險,看看每筆貸款是否達到放款的標準。人工智能來了,信審員成了一個“雞肋”的工作,可有可無。他們沒日沒夜的拚命幹,核一天不過審核50單,機器審核量一天超過萬單,人力的速度,怎麼可能拚得過機器!在線上的高頻交易中,人幾乎完敗!
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快,其對於社會生活的影響、尤其對於人類職業的衝擊也越來越快。以往一輩子隻做一種工作的時代可能不會再有了。終身學習將會是全社會的共同認知,永遠保持接受學習新事物、新技能的開放心態和能力,才是應對未知世界的最好方法。
2、股票交易員
越來越多投資銀行開始使用人工智能、自動化和機器人技術來幫助削減成本、消除耗時的日常工作。比如如說機器人理財、量化交易、銀行的財務理財或者是電話營銷、貸款審批、信用卡欺詐,還有保險業。
2000年,高盛位於紐約的股票現金交易部門有600個交易員。而如今,隻剩下兩個交易員,剩餘的工作全部由機器包辦。股票交易大廳將被機器占領。
3、銀行櫃員
這兩年銀行裁員的新聞時有耳聞,其背後透露的正是傳統金融行業正在遭受互聯網類金融的衝擊。隨著移動活躍用戶的增多,更多交易通過數字渠道完成,線下的網點已不再那麼必要。通過數字渠道辦理業務的成本,也遠遠小於網點渠道。而線下網點的很多服務正在逐步用機器人來替代,預計無人銀行也會出現。
同樣,那麼需要很專業的學習和訓練的工作,看起來光鮮亮麗的工作,也會麵臨失業的風險!
4、保險從業者
下麵這幅圖給出的是未來人工智能取代職位的概率排行,筆者截出前二十幾位,其中保險相關的職位占到3個,金融行業占到6個,多麼可怕的比例。
不過大家千萬不要悲觀,在近幾年保險行業還不會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因為保險是一個特殊的行業。尤其在國內,保險正處於黃金時期,國民對保險的意識淡薄。保險從業者更多的是情感的交流,一個冷冰冰的機器或許能告訴你保險的重要性,但是,它並不能讓你感受到保險的情感關懷。這就需要保險從業者們通過機器不具備的情感交流去發展國內的保險市場。
不過,金融行業本就是人類發明出的數字遊戲,隨著大數據、深度學習的迭代,其機製很適合機器學習。所以10年後的保險從業者或許就不是那麼重要了,同理廣大金融行業的夥伴們,同樣要有警覺性,將更多麵對數字的工作轉向結合人類情感的工作!
持續關注人工智能對各行業未來的分析——請關注《大墨智能機器人》
最後更新:2017-10-07 23:58: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