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47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人工智能時代:逐漸改變的工作模式

人工智能時代的來臨,將直接改變了人類的工作模式。在上一篇文章中筆者就曾談到,在未來工作中人類應該抱有什麼樣的心態和理念去迎接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

現如今,企業發展中難免出現很多的浪費,為了避免浪費,上世紀豐田公司大野耐一就以開創車間自動化、準時化,目的就是提高生產效率,減少浪費。但是即便這個創世紀的生產方式在新時期同樣存在弊端。價格多變的今天,尤其對於製造業而言,外部市場需求和內部的供應鏈匹配是最大的難題,對於傳統工廠而言,工序預測不準,結果不是供過於求,就是供不應求。解決這一生產問題,不能隻靠自動化和準時化,企業要想縮減成本、開創未來,就需要結合新時代的產物人工智能。

近日,通過大數據技術對某鋼鐵企業供應鏈進行改造,使采購資金節省了1億元以上。通過大數據分析之後,該企業在未來1個月市場的銷量預測準確率從80%提高到90%以上,而3個月的市場銷量預測準確率從75%提高到85%以上,預測率的提高,降低了價格多變的鋼材市場對其成本的影響,進而每年節省客戶采購資金超過1億元。

曾經的工作模式:人類互相協助完成一個工作任務,現在的工作模式已經在一定程度進入了機器人幫助人類工作的階段。上邊的例子說明了:通過人工智能的幫助企業更好的降低了成本,各行業的工作模式已經進入機器人幫助人類的階段。而在未來10年20年,人類和機器將會角色互換,大部分工作中機器人將會承擔起最基礎、最核心的部分,它們是工作的主角,人類則是幫助機器人完成這項工作的最後一步。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稱:人類將來需要與機器相結合,成為一種“半機械人”,從而避免在人工智能時代被淘汰。為此,馬斯克還專門成立一家人工智能創業公司Neuralink,研究人機接口。聽著很不可思議,這樣的場景讓人想到電影中的畫麵。不過,筆者始終相信人類的完整性和創造性,世界不會出現真正的“半機械人”,相信馬斯克的真實意思也不是電影中的樣子。這裏更好的證實了,未來的工作模式一定是人機結合。馬雲認為,機器永遠不會獲得人類那樣的智慧和經驗。這就是未來工作中人類幫助機器人的地方,機器人是理性的,它們隻會通過算法尋找最優路徑,但是,很多事情最優並不代表最好,人類需通過情感和經驗幫助機器人完成一項工作,最終達到工作目的。

人工智能時代的到來一定要有這樣的理念,機器人也許能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它們的工作會完成的非常完美,但是,完成工作的最後一道工序一定是人類和人類之間的交流,這就需要我們幫助機器人實現它們的價值!這就是筆者所述的:未來工作模式。

最後更新:2017-10-07 23:58:53

  上一篇:go “機器人尋魚器”讓漁民不再“靠天吃飯”!
  下一篇:go 人工智能將取代的金融職業,從業者們需要注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