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153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李開複的親身經曆告訴你 機器人能否取代你的工作

前段時間,李開複曾在《連線》(Wired)官網的Backchannel板塊發表了文章:《人類與人工智能共存的一幅藍圖》,再一次將人工智能的話題推向了高潮。

關於人工智能,李開複在原文中提到:“在我早期職業生涯的大部分時間裏,人工智能的進展老是顯得緩慢無期,人們對技術的突破性進展感到遙遙無望。近年這一切卻迅速改觀,人工智能領域接連出現重大突破……而一些‘超級智能’、‘奇點’、‘人機結合’等這些言論令人們惴惴不安。人工智能發展史本身的精彩程度毫不遜色於任何一部小說,也確實有其黑暗麵。”

據此,人們一度表現出了深度的恐慌,不知道在未來麵對的將是何等景象。

人工智能時代,50%的工作會被AI取代嗎?

反觀這些年的發展:淘寶的崛起,讓大型超市沒有了生意;無人超市的來臨,讓收銀員消失了;大數據征信,使北上廣許多信貸員下崗了;無人駕駛汽車的成功,讓現在的司機們憂心忡忡;京東、阿裏的無人送貨機,讓快遞員的地位岌岌可危;百會智能CRM的發布,讓銷售助理下崗了。

人類真的要被人工智能機器人取代了嗎?對此,李開複談到:“這當然不僅僅是警示,事實上,我們所熟悉的很多其他職業的核心職能都將逐步被人工智能軟件所取代,這其中包括出納員、電話銷售、律師助理、記者、股市交易員、研究分析師、放射科醫生……人工智能已經被證明能夠在諸多領域與人類相匹敵,甚至超越人類……正如牛津大學的一項研究報告中提出的,由於人工智能將會取代目前一半的人力工作,許多人會因為失業和人生目標的缺失而倍感沮喪。”

在這樣的現實麵前,或許我們真的會過於焦慮。我們作為人類,丟失了50%的工作,這是最棘手的問題,政府該如何安置這些丟掉飯碗的閑人,該如何解決因為沒有收入而引起的社會問題,甚至是整個社會的大動蕩?人工智能的發展,到底是個喜劇還是悲劇?

機器人終究有所缺失,唯有人性不可拋棄

而針對人工智能是否取代人類,李開複同樣在原文中作了肯定說明,並以他的親身經曆來告訴人們,“愛是我們與人工智能最大的不同”!他直言:“在我被確診為淋巴癌四期,在世間的生命可能隻剩下短短幾個月時,麵對如此突發令人恐懼的消息,我當時最強烈的感受是一種無以言喻的懊悔。我懊悔自己一直忽略自己最愛的人,沒能更多地陪伴在他們身邊,分享我的愛。”這段直麵死亡的親身經曆讓李開複改變了人生觀,也啟發了他對人工智能有了更清晰的認識:“人們認為人工智能技術發展的終極階段是它將主宰世界,並最終統治人類。但是,我的瀕死體驗卻讓我對人工智能的未來發展及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有了截然不同的推斷……盡管人工智能技術對人類社會帶來的變革與工業革命相較可能規模更大,但請相信我,人工智能不會取代人類。”

正如前麵所說,“愛是我們與人工智能最大的不同”。人工智能機器人是沒有“人性”的。人性這個詞,在狹義上是指人的本質心理屬性,是人與其他動物相區別的屬性。廣義上是指人普遍所具有的心理屬性。在社會學定義中,人性具有對生存的渴望,對勝利的渴望,對與自己相似的伴侶的渴望,對同類幫助的衝動,以及還具有著喜怒哀樂的感情。

但是機器人沒有,誠如贏了世界棋手冠軍的AlphaGo,它並沒有表現出異常的狂喜,哪怕連一點激動都沒有。其他機器人同理,那麼在將來,你會願意娶(嫁)一個機器人作為你人生點滴曆程和感情分享的伴侶嗎?

但是人工智能的發展並不會因為人們害怕丟了工作就會停滯不前。就像百會利用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技術的結合,發布了國內第一款真正的智能CRM產品。它的出現取代了銷售助理的崗位,因為它可以根據係統中的客戶曆史數據,來精準地找出聯係客戶的最佳時間,提升業務人員的工作效率,還可以將一段時間內頻繁執行的相同係列操作,來創建一個宏自動執行,幫助業務人員簡化重複勞動。並且百會智能CRM還能夠依據所有數據的整合,來預測銷售活動的趨勢,快速推測出銷售業績,既解放了人類的雙手,又解放了人類的大腦。

當然不僅在CRM領域,在未來的任何一個領域,人工智能都會繼續滲透。家居、服務、醫療、律法,等等,都將會是人工智能的“領地”,但是無論如何,它們取代不了“人性”!

最後更新:2017-08-23 10:07:03

  上一篇:go 馮唐:人工智能時代,哪些人不會失業?
  下一篇:go 人工智能,你有麵臨失業的恐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