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7
機器人
人工智能已來,華為欲打造Mobile AI生態圈
9月9日,2017全球INS大會在北京拉開帷幕,此次以“聯合想象的未來”為主題的大會匯聚了國際學界與各行業精英,就當下科技創新趨勢展開了思想碰撞,華為消費者業務智慧工程部部長張寶峰發表了“Mobile AI-極致智慧體驗”主題演講引發廣泛討論,人工智能作為當下最為重要的科技趨勢正不斷的獲得突破,華為率先發布了全球首顆人工智能手機芯片麒麟970,對人工智能技術研究而言邁進了一大步。
華為消費者業務智慧工程部部長張寶峰
一直以來有關人工智能話題的討論從未停止,從科幻小說的暢想到今年量子計算機的誕生,人工智能的確距離我們越來越近,張寶峰引述劍橋詞典對智慧一詞的釋義來解讀當下人工智能技術的本質——具備學習、理解、判斷及選擇的能力。這揭露了人工智能技術與此前“智能”概念最本質的區別,具備智慧能力的終端設備意味其具備自主學習能力,能夠真正理解用戶的需求,而不是機械的執行已經編寫好的代碼。
從另一個角度看,人工智能技術其實是在模擬人類的智慧,但人類的文明程度之所以能夠達到當下水準,不僅僅是個體智慧的能力,更是集體智慧聚眾創新的結果。匯聚個體智慧,聚眾創新也正是華為的創新策略,華為將這種模式映射到研發領域,打造了端側智能+雲端智能的模式,所謂端側智能意味著個體智慧,雲端智能則好比聚眾創新的能力,端雲協同正是華為“Mobile AI”的核心所在,而端側智能是智慧的基礎所在。
華為的麒麟970芯片帶來了端側智慧能力,它首先強調了“動力係統”意味著在性能基礎上相較於此前的產品有大幅提升,在此基礎上可實現智能感知和精準認知,配合嚴密的安全係統最終實現端側的人工智能應用。
據了解,麒麟970是全球首款集成NPU神經網絡單元的移動芯片,這顆小小的NPU專為神經網絡計算而生,它隻有CPU一半的大小,其效率要遠遠的高於普通的CPU和GPU,圖像識別速度要比CPU快20倍,並且具有高性能、低功耗的特點,數據顯示器執行1000次圖像識別的操作,僅消耗手機0.19%的電量。
由於NPU的引入,麒麟970可以將人工智能推向應用層,它也為華為帶來端側智能無限創新的可能性。因為NPU令手機在實時圖像識別能力上具備了一定的能力,因而可實現實時計算機視覺,這讓手機的攝像頭變成了真正的“視覺器官”,一支能夠“看見”的手機也將帶來更多驚喜。而在手機具備視覺能力的基礎上還可進一步發展AR應用,NPU低功耗的屬性也讓手機AR實現更易得,為用戶帶來更多方便。
張寶峰也在演講中介紹了華為最新應用人工智能技術所帶來的智能攝影體驗,通過NPU帶來的低功耗快速識圖能力,能夠幫助用戶在拍攝的過程中快速的識別拍攝對象及場景,並自動的進行最佳拍攝參數設定,幫助用戶拍出更好的照片。
除此外,神經網絡計算最大的優勢在於模擬人腦處理信息的方式,因而在語言翻譯方麵有著天然的優勢,神經網絡算法可以實現更加精準自然的語言轉換,據張寶峰介紹,現在具備人工網絡計算能力的麒麟970也將這個能力帶到了智能手機上,搭載麒麟970的智能手機可以實現更快速精準的語言翻譯,並且完全基於本地運算能力實現,無需依賴雲端和網絡。
人工智能為智能手機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展現了更多的可能性,這一切都基於芯片能力的提升,而華為也麵向全球的開發者提供統一的AI開放接口以及麒麟AI研發工具等支持,依托於華為成熟的消費者雲服務,建立開放的Mobile AI生態係統,為消費者帶來更多可能。
演講最後,張寶峰也表示,雖然當下的AI技術難以稱得上十全十美,但屬於AI的時代已經完全到來,華為將通過“Mobile AI”戰略打造更懂消費者的智慧手機。
最後更新:2017-10-08 05:1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