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5
機器人
如何用1塊錢買到價值每小時3000的專業律師服務?人工智能可以!
曾在聚募眾籌平台上投資過多個項目的顧蘇銀,現在帶著自己的項目來進行眾籌。就讓他自己來揭下這個項目的神秘麵紗。
問:你是中國最早一批互聯網金融從業者,先後擔任多家互金平台創始人,有過管理過上億元的資產,投資過20多家早期公司,為什麼會掉轉方向選擇去做“人工智能+法律”的項目呢?
答:我確實在債權投資、股權投資、金融衍生品這些領域有過多年的經驗,在互金行業打拚的時候,我就發現其實我們還是一個信用社會,很多時候都以口頭約定在做事情,往往最後的毀約風險很高,在契約精神上還有很大的提高空間。所以我意識到在法務上,我們還大有可為。
問:你發現了一個需求的缺口?
答:對,我們現在全國隻有80萬人擁有律師證,相比歐美發達國家千分之一的比例,我們的律師缺口還很大。除了數量上的缺口,現在我們大部分律師都是“全科醫生”,專業分工還非常的不明確,這導致真正專業律師還很稀缺,所以在上海律師的谘詢服務價格高達,每小時3000元。
這樣的價格,讓很多普通人望而卻步,包括像之前因為情感糾紛陷入稅務漏洞的程序猿自殺悲劇,其實隻要請一個律師簡單谘詢下,就會知道事情遠遠還沒大到“一死了之”的地步,但就是因為律師服務的不到位、不健全,讓很多人都生活在安全感缺失的風險中。
問:優質的律師服務收費確實太高了,但是你們要怎樣才能把價格降下來呢?
答:其實很簡單,我們要做的就是把法律產品標準化,雖然我們看上去每個法律問題都是非常個性化,有正反方不同的角度去解讀,但是,其實法律問題背後都有很強的邏輯性,隻要把邏輯理順了,就能通過機器學習,給出一個合理的結果。因為是機器完成的,所以雖然是3000元/時的高質量服務,但我們可以把降到1元/次。
問:這就可以大大降低成本了,就跟我們在分答上圍觀一個問題一樣便宜。
答:對,我們就可以給到一個具體的問題解答,並且指導用戶收集相關的證據,但是我們還不能做到指導用戶“製造”證據,這個時候,我們的機器就能夠根據需求,推薦適合的律師給用戶。
問:那你們這個產品是不是會讓很多律師失去工作的機會?
答:我們的產品會取代掉律師的工作中80%的重複性文書工作,這對於那些辦案經驗少,隻處理一些簡單案件的人來說,會是非常致命的打擊,特別是那些隻看看合同、改改合同的人如果不繼續提高自己的能力,就要下崗了。
但,大方向上,因為我們國家的律師人才還遠遠沒有達到供大於求的程度,所以機器人做的其實是幫助人類分擔重複性勞動的角色,讓人類有機會去做更具有創造性的事情。
問:那對於人工智能,我還有一個問題就是,你們是否擔心和大公司的競爭呢?現在很多大公司都在像這個方向發力。
答:人工智能是未來的大方向,所有的公司都會往這個方向發展,就像十幾二十年前所有的公司都在聯網一樣,但是現在大公司都還是在做“操作係統”,我們是借用他們的操作係統研發應用層麵的APP和軟件了。隻有合作,沒有競爭。大家一起發展。
問:那你們的產品什麼時候能夠上線呢?
答:根據我們現在的排期,大概需要8個月的時間,也就是明年年中的時候就能研發成功。這段時間我們會繼續完善我們的標準化產品流程。
問:未來你們產品切入點會在哪裏呢?
答:我們目前在研發的ai機器人,是以離婚案件為主,因為這是c端需求最大的一類法律問題。但是除此之外,我們還會立足我所熟悉的泛金融的法律顧問服務,來完善我們的產品。
最近聊了幾家互金公司,大家普遍覺得請個法律顧問沒用...其實,按現有的模式,是真沒用。甲方丟個合同,律師改一下。且不說夠不夠專業,哪怕有用,也隻是頭痛醫頭,腳疼醫腳。不能解決更多問題了。
我們認為,要提供好的法律顧問服務,要從全局去設計甲方和所有關聯方、交易方的結構;從整體角度設計法律文本、文書。這樣才可能真正做到風險防範,合規和效率的完美結合。
要實現這個,僅僅靠律師是做不了的,必須有深諳行業的分析師,相當於是法律+谘詢結合。這樣才能真正給客戶帶來價值,而不是收一筆“保護費”。
“律啟科技”項目
將於9月20日晚在聚募微信群內進行路演
感興趣的朋友可掃碼添加客服
進群暢聊
最後更新:2017-10-08 05: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