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7
機器人
內部鎖定、機器人代搶、馬甲轟炸,你知道你為什麼搶不到房了吧!
雲選房首先在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相繼出現,場麵火熱,很多項目開盤1分鍾,房源就被加價N萬元秒殺,不到幾分鍾,大部分房源以封頂價成交,甚至部分熱門房源搶拍出價就達1000餘次。
從2016年8月,鑫苑國際新城第一次開始引入雲選房,2000多套房源秒清之後,雲選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席卷了鄭州地產圈。而後的很多項目都采用大同小異的雲選房形式,成為了當前市場上最流行的一種開盤形式。
鑫苑國際新城、萬科天倫紫台、金地鉑悅、融創象湖壹號、和昌林與城紛紛出現開盤秒清的瘋狂局麵,驅散嚴控之下的鄭州房地產市場的片片愁雲。
在限價限購的多重調控之下,市場慘淡,但是雲選房去化依然保持著奇跡,甚至開盤秒清也就存在,這樣難以置信的數據到底是市場的威力還是“雲選房”的魔力?“雲選房”又存在什麼樣的漏洞和缺陷?什麼才是最公平公正的選房模式呢?
在項目開盤清盤的第二天,他接到了置業顧問的電話
客戶:您好,項目還有房嗎?
某項目置業顧問:項目沒了,但我手裏還有幾套,考慮嗎?
客戶:都有多大的?我上次都沒搶到。
某項目置業顧問:幾個戶型都有,不過要有一定的辛苦費。
客戶:算了,我還是等等下一期吧。
某項目置業顧問:下一期搶不到了還可以來找我。
客戶:您手裏已經有幾套房了,還要搶?
某項目置業顧問:不是我的問題,是因為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但很多人已經買不起房了,現在連搶房都搶不到,他們住什麼呢?所以我就在能力範圍多搶幾套,然後轉賣給這些搶不到房的人,為更多人有房子住,略盡綿薄之力吧。
客戶:您是雷鋒……
在雲選房風靡之後,這樣的段子屢見不鮮的出現在生活裏。
8月某一天的晚上,鄭州南某項目開盤,跟以往一樣,采用的是雲選房的模式。在不到一分鍾的時間內,推出的數百套房源宣告售罄,去化率100%。在一片悲觀的樓市嚴控之下扔了一顆炸彈。
幾家歡樂幾家愁。搶到房的人,奔走歡唿,沒搶到房的人,扼腕歎息。
劉誌剛就是那天晚上搶房大軍中的一員,也是失利者中的一份子。
劉誌剛將這一切歸咎於“天意”:也許老天爺另有安排,這個項目不適合我。
就在第二天,劉誌剛還賴在床上沒起來的時候,接到了一個電話。
電話那頭的人自稱是昨晚開盤項目的置業顧問(劉誌剛很奇怪,並不是接待他的那位置業顧問),說該項目還有幾套房源,問他是否還考慮。
劉誌剛一臉懵逼,反問道:昨天不是都清盤了?怎麼會還有房子?
那頭說,有部分客戶退房或者轉讓,需要交少量的轉讓費。
劉誌剛頓時清楚了是怎麼回事,肯定是有人暗箱操作,倒騰房子,一時間,劉誌剛內心五味雜陳,像吃了一隻蒼蠅那樣惡心。
辛辛苦苦遷戶口,看房,排號、認籌,到開盤、選房,折騰了那麼久,好不容易有了一個上車的機會,就在擠到車門口的時候,卻被生生擠了出來。本來,劉誌剛還把所有的怨氣歸結到自己,是自己時運不濟,手速欠佳,選房失利怪不得別人。可當知道,自己不是擠不上車,而是被售票員和車霸推下去的時候,劉誌剛憤怒的火焰燃燒了起來。
“去你媽的吧!”劉誌剛罵了一句掛掉了電話。
多掏的轉讓費,是自己兩年的收入,即使劉誌剛咬咬牙能借到,可是,他卻咽不下這口氣。
自古真誠留不住,唯有套路得人心
雲選房最大的特點就是省時、高效、便捷。一部手機,下載一個軟件(微信選房隻需關注一個公眾號或小程序即可),不用去售樓部,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選擇意向房源。於購房者來說,省去了來往售樓部的麻煩,不搖號,不排隊,可以提前收藏房源,選房更自由更理性。
對於開發商來說,規避了傳統選房動輒幾個小時選房時間,更高效省時,還可以有效避免因天氣、意外等原因損耗的客戶,使得蓄客轉化率達到最高。
如今市場上的雲選房在形式上有使用阿裏或鹹魚等平台的APP,也有自己定製APP的土豪開發商,如今更為普遍的是利用微信公眾號這種更方便更簡單的方式。不論使用的是哪種形式的平台,都逃離不了以下兩種選房的模式:
加價競拍選房,拚價格。
競拍加價選房,每個房源就是一個小型的線上拍賣活動:
1、首先,購房客戶需要繳納一定的線上選房保證金,數目從5000到50000不等。
2、項目通知購房人選房時間,一般都在提前幾個小時進行測試,半個小時前登陸刷新。
3、客戶選擇自己的意向房源。
4、選房時間到時,開始根據規則每輪加價進行競拍,價高者得。
5、中標房源後,在項目方規定的時間內去辦理手續,否則視為放棄,房源重新掛出。
這種選房模式,通過競價的交易方式,由需求決定價格。好的房源和車位,由客戶需求自動匹配產品最終價格,從而產生較高溢價,增加利潤。
定價定向選房,拚速度。
定價定向選房則更簡單。
1、在向項目方繳納一定的保證金之後,會得到一個登陸賬號和密碼,可多人登陸,但是隻能鎖定一套房源。
2、在選房開始之前,會進行測試和預選房。並且,需要將意向房源加入收藏,一般可以收藏3-8個不等。
3、在預選房的時候,房子的價格已經公布。
4、在正式選房開始的時候,需要在收藏過的房源中進行選擇,不再進行競價,先選先得。
5、鎖定房源後,根據項目方提示,辦理後續手續。
這種選房模式更加簡單便捷,更容易操作。價格提前公布,有利於篩選客戶,沉澱客戶,從而製定相應的策略,也使客戶根據房源熱度調整選擇。最大程度的保證去化率。
“雲選房”將傳統集中開盤的流程全部轉至線上,隻需一部手機和網絡就能輕鬆實現線上選房的所有流程,確實免去了不少的麻煩,似乎也更加的公平公正,操作更加的陽光規範。但是,由於雲選房的技術和監管還不成熟,很多的漏洞也暴露無遺。
軟件搶房兩千一次,成功率九成
雲選房縱使高效便捷省時省力,但是,存在的漏洞依舊不可忽視。
內部操縱
1、加價競拍選房有一個規則是,設定最高價,有的還設定默認加價額度。內部人員可以提前透露給關係戶最高價的數目,直接加到最高價。
2、雇傭大量的馬甲選房。大量水軍湧入,土拍中屢試不爽,房拍裏也是屢見不鮮。
3、加價一次甚至不用加價,通過後台直接鎖定房源,低價甚至底價成交。
4、而對於定價定向選房則更加簡單粗暴,直接在後台鎖定房源,提示“此房源已被鎖定,請選擇其他房源”,購房者無法選擇,開盤秒清,萬事大吉。
技術漏洞
1、利用秒殺神器。在雲選房剛普及的時候,某購物平台上很多這樣的廣告“秒殺搶房,萬無一失,搶到付款”,利用機器人進行搶房,成交後繳納一定數目的傭金。類似於搶購購火車票的網絡黃牛,他們用搶房軟件,快速地刷新網頁,一分鍾申請上萬次,這效率,遠非呆在家中老老實實網上搶房者所能比。若網上搶房的黃牛過多,開發商的服務器不夠強大,就有服務器出現崩潰的可能性。若真的如此,網頁無法打開,非軟件搶房將更加困難。
2、曾經一些搶房軟件出現係統崩潰的情況,選房作廢。還有一些係統出現BUG的情況,7月,江西贛州的碧桂園項目微信選房,很多選到房的客戶,在選房結束被告知沒有選到房。
在抓住了這些漏洞之後,就有人采取各種辦法去搶房。有些人第二天喜笑顏開的去辦手續,有些人轉身在朋友發出了轉讓房源的消息,有些人落寞的回到家裏,嚷嚷著剁掉自己不爭氣的手。
在淘寶上搜索“搶房”關鍵詞,會出現大量的“代搶房黃牛”頁麵。其中有專門針對開發商定製選房軟件的,如“萬科e”、“碧桂園選房”,也有不限開發商不限地域的黃牛和搶房軟件。
筆者以第二天就要選房的鄭州客戶身份詢問了其中幾家店鋪,分別得到這樣的答複:
“費用是一個人兩千,你把賬號密碼,也就是身份證和手機號發給我,開盤的時候我們這邊登陸,然後幫你選一個,成功率95%。”
“現在大家都用軟件搶,沒找是肯定搶不到的,找了也不一定搶得到的。就是我們要登陸你的電腦微信,然後我們就直接在電腦上操作了。”
“我們是軟件搶房,軟件搶都是提前要收藏,手機登錄的同時,電腦上登陸你的賬號去搶。”
“其實黃牛搶房手法並不高明,跟12306搶票軟件類似,就像我們之前剛推出網上購火車票一樣的,他都可以做一些小的程序、腳本代替您手動操作。這樣你就會在短時間內也不斷刷新一個網頁,你一分鍾能申請上萬次,隻要瀏覽器的網速能達到,對麵服務器響應能達到這個次數,就可以達到。”資深程序員張科解釋說。
所以,有了這樣的漏洞,也就造成了雲選房的數據都異常的好看,去化都是一路飄紅。但是,也有例外。比如,今年6月,升龍禦璽雲選房開盤,推出高層房源共計352套房源,成交135套,去化率38%。這種情況不是開發商太實在,就是開發商真的不想在鄭州混了。
這個社會向來不缺乏勇於鑽空子的人,更不缺絞盡腦汁用盡辦法去鑽空子的人。劉誌剛在清盤的第二天接到的那個電話,很難說不是某位鑽空子的倒房客。
三問雲選房:最公平的選房方法是什麼?
有人說,根本沒有最公平,隻有相對公平。能不能搶到房,跟手機型號,wifi強度,甚至當時心情好不好都有關係。
所以說,根本沒有絕對的公平。好吧,國產手機,信號一格,剛分手癡癡傻傻,導致搶房失敗也就認了。但是,最起碼的表麵文章,放在陽光下的公平能做到嗎?
1、陽光下的交易是否有暗箱操作?
雲選房據說是,公開公正公平。可是,往往最大的投機取巧就出現在科技最先機的領域。最可怕的就是打著陽光下的交易,做一些暗箱操作的行徑。
有人500元加價已近起拍價成交,有人遭受惡意加價成千上萬,部分房源來不及加價就“匆忙起拍價成交”,同一棟樓、同樣戶型、相近樓層竟然最高差價近20萬……這中間有什麼玄機?為什麼有人能夠遊離規則之外?為什麼有人可以提前洞察最高價?
種種問題,讓我們不僅發問:線上的選房模式有正規的法律程序嗎?買房人的利益如何受到保護?開發商聯手線上定價合理嗎?政府相關部門應該如何規範這一行為?
2、霸王條款合適嗎?
再嚴密的流程,都會有人迷失在裏麵,何況這剛興起沒多久的新鮮事物。很多人因為操作不當,稀裏煳塗的就選房成功,有的人樓棟戶型選錯了,有的人在慌亂的追逐競價的過程中接受了自己負擔不起的價格……等等。這些問題的解決辦法永遠是:由選房者負責。
關於優惠方式。朋友王君在鄭州參與過這樣一次選房,被告知房價在一萬三,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交三萬元的認籌款還享受95折,王君以為一萬三是優惠前的價格,其實是優惠後的價錢。在選房的時候,最終的房子單價被加到了14000,而且是將認籌款和保證金包括進去了優惠價格。也就是說,王君多交三萬享受的優惠就是,不但每平方多掏了1000元,而且交了的那三萬也被轉成了房款無法討回。很多人,在選房之後,都沉浸在當房奴的喜悅中,也不去追究這樣的條款是否合理。
一旦鎖定房源,不管買不買,保證金無法退還。在雲選房之前,客戶都會被要求交5000到50000不等的保證金。在鎖定房源之後,如果你買了這套房子,保證金轉為房款,如果你不賣了,不好意思,錢也不是你的了。
3、清盤後的房源是誰在加價賣?
就如劉誌剛這樣,在沒選到房子之後,很多人都會麵臨的“第二次”選房的機會,隻要多掏3萬、5萬、10萬……戶型大小隨你挑,投機倒把的人比比皆是,趁機抬價才是真理。
這人都是從哪裏冒出來的?如果說傳統選房的投機倒把份子是小米加步槍,雲選房所麵臨的投機倒把份子就是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了。
諸如劉誌剛的這樣的炮灰,不是第一個,更不會是最後一個。你以為你單身多年手速無敵,到最後也是淪為一個分母。
get雲選房的點,助你提高成功率
雖然,雲選房麵臨如此多的問題,但是,開發商視之如寶,購房者樂此不疲。
歸根結底,雲選房,除了方便開發商,對客戶沒啥好處。
成本低,不用布場,不用主持,不用銷控,不用那麼多工作人員、保安,不用節目,不用準備食品飲料;
時間短,上千人同時搶房,一般幾分鍾結束;
轉化高,上千人亂搶幾百套房,以秒計算,哪有時間思考研究,稀裏煳塗就選了;
暗箱操作更容易,程序都是人寫的……
筆者也簡單列幾條選房攻略,以饗讀者,在不被惡意分子幹擾的情況下,希望能增加一丟丟大家選房成功的概率:
1、看項目定位,剛需盤,價格定位低的肯定競爭激烈,最後房價反而不低。房價底價高的,反而可能撿到漏。
2、如果看中好哪個房子,剛開始加價一次多加點。例如,90萬底價95萬心理價位那就直接94萬。開盤二十分鍾就是哪個便宜,大家一起去加價,那樣一直往後延5分鍾。所以同一價位的房子,剛開始你就加到94萬,反而使人望而卻步,容易買到。
3、出價不要跟風,選房的時候看了一個小時屏幕,緊張的一頭汗,最終放棄。終歸到底,屌絲都是沒有底氣的。如果底價100萬的房子,出到120萬還在拍,隻能退出了。
最後的話
無獨有偶。6月份,鄭州北某千畝大盤,一萬左右一平的價格,開盤5秒清盤,引發了鄭州地產圈的小騷動。三個月後的國慶節前夕,在該盤的二次開盤之前,仍有置業顧問打電話推薦首開的小高層。說辭是“有的客戶選房了沒有購房資格,退了。”都特麼限購快一年了,你告訴我你才發現自己沒有購房資格?誰信!?
野蠻生長的選房模式,也不是無法控製。今年5月,南京首個公證機構主持的搖號選房,成功舉行。今年7月,上海規定商品住房項目開盤銷售時應采取公證搖號排序,按序購房。8月,公正搖號選房已經開始實施。
1、購房實名製,且不得更名。
2、嚴格依法執行選房程序,公證員現場監督。
3、加大作弊違規的處罰力度,嚴重可入刑。
南京、上海已經公證選房了,鄭州還會遠嗎?現場選房已經開始公證了,那雲選房的監管還會遠嗎?
願得廣廈千萬間,不用選房,就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
最後更新:2017-10-09 15:4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