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37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人工智能5秒完成草莓摘取,並學會用障眼法“欺騙”用戶

小明評測智能家居網訊:總有幾個“這很AI”的案例讓人記憶猶新。

比如先有國外工程師用穀歌TensorFlow訓練出一套AI係統來分揀黃瓜,後有國內大學生通過百度PaddlePaddle做出了深度學習模型來摘桃子。

看慣了人臉識別,而黃瓜臉識別和桃臉識別讓人耳目一新。接下來還會有什麼臉識別,也更成為我們迫切想知道的信息。

這不,今天我們又有了新發現:草莓臉識別,並且學會了障眼法來欺騙用戶。

有人通過人工智能做出了一個識別草莓並精準摘取的的智能係統,凡是已經成熟品相優美的草莓都逃不過這個係統的法眼。

而摘草莓的背後,遇見人工智能認為:這是人工智能摘草莓的一小步,農業發展的一大步。

圖丨摘草莓進行時(來源:octinion官網)

在比利時的一個溫室裏,一個小型機器人瞄準了懸掛在地麵托盤上生長的一堆草莓,使用機器視覺來定位成熟並且無瑕疵的草莓,然後用3D打印出來的機器手輕輕地揪起每個目標草莓,並將其精準的放在一籃子裏完成打包工作。

此外,如果覺得某個草莓還沒有到收獲的最佳時間,機器人就會估算出它將成熟的時期並選擇下次摘取的日期。

這個簡單的摘草莓的動作背後,卻改變著一個更具有深遠意義的社會問題。

這是一個正在測試的係統,該公司是農用智能機器人的設計研發公司,並深信可以取代傳統的草莓種植和收獲方式。

在加利福尼亞州,移民政策加上更廣泛的經濟條件意味著移民農民的人數正在減少(本土出生的工人不想要這份工作),草莓種植者發現更難找到工人來收割這些瓜果。

在英國,Brexit正在使農民勞動力對那些以前從事這項工作的東歐工人感興趣。大多數發達國家在農業勞動力短缺方麵麵臨著類似的挑戰。

“農業勞動力在這一點上是不可持續的,在某種意義上說,人們經常會有幾千公裏的距離。通過人工操作機器,這樣做是有效的,而在這個季節之後,工人回去繼續忙自己的工作,收獲的時候人們以移民身份來過。

Octinion首席執行官湯姆·科恩(Tom Coen)表示:“這種工作先從摘草莓開始,之後才能進入其他更好的農業領域。”

圖丨摘草莓機器(來源:octinion官網)

新機器人每5秒可以挑一個草莓;而一個人可以做得更快一些,每3秒鍾挑選一次。 “我們有點慢,但是我們已經在經濟上有利可圖,因為每個草莓的成本是相似的,”Coen說。

該公司開始根據成本限製和草莓的其他具體要求設計機器人。

令人震驚的是,這個係統竟然學會了障眼法來欺騙用戶:當完成摘草莓動作進入包裝環節時,機器人自動將紅色比綠色多的莓果更優先顯示出來放在上麵,以吸引顧客。

機器人的視覺係統可以實現這一點。

機器人旨在與“桌麵”生長係統一起工作,其中草莓生長在托盤中,而不是在田地,因為行業正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在歐洲,溫室種植的草莓已經是標準的。生產了大部分草莓的加利福尼亞州,諸如Driscolls等主要生產商也開始走向台式生長係統,因為無論對於機器人還是人來說都將有益。

除了使草莓更容易選擇之外,在桌麵係統中生長還可以節省水分,因為植物周圍僅有少量土壤需要澆灌,並且可以在相同的空間中種植更多的水果。垂直農業係統可以在小的占地麵積上增長更多的食物,機器人可以適應上下移動來摘到目標水果。

隨著公司與比利時Hoogstraten研究中心合作進行測試,這款草莓機器人目前正在接近最佳的狀態。

Octinion將在2018年開始對草莓農民進行試點測試,該公司計劃在2019年開始銷售。它還計劃開始使機器人適應其他產品,如胡椒,西紅柿和黃瓜。

所以,胡椒臉識別,西紅柿臉識別指日可待。

這很AI。

最後更新:2017-10-08 08:39:44

  上一篇:go 信通院許誌遠:人工智能為智能硬件帶來了曙光
  下一篇:go 利好!就在剛剛:人工智能 石墨烯概念股,主力空中加油10個億,有望暴漲成妖穩居龍虎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