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
機器人
人工智能的前世和今生
小明評測智能家居網訊:有句話叫作,你能看見多久的曆史,就能看見多遠的未來。基於此,讓我們先簡單回顧一下互聯網與人工智能之間的曆史風雲。
互聯網於20世紀60年代誕生於美國軍方實驗室,一開始用來在幾所高校與科研機構傳遞和共享情報。到了20世紀80年代末,一群科學家提出萬維網慨念並創造了TCP\IP,賦予計算機聯網通信的統一標準。至此,一條寬闊深遠的信息高速公路展現在世人麵前。
大約20年前,23歲的年輕人馬克.安德森發明了網景瀏覽器,打開了互聯網商業的大門。那時,太陽公司的年輕人與公司割裂,發明了一種可以在各種操作係統上通用的語言,java語言誕生,打破了微軟壟斷,闖開了互聯網創新之門。
人工智能的曆史早於互聯網,與計算機曆史相伴。
1950年圖靈提出了如今人盡皆知的圖靈測試理論以及機器學習,遺傳算法,強化學習等多種概念。
1956年達特茅斯會議召開,人工智能被正式提上日程。
20世紀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人工智能研發經曆了兩次低潮。
2012年深度學習在學術界和應用方麵都有了突破。如語音識別能力,圖像識別能力,自然語言理解能力,包括為用戶畫像的能力。計算機擁有了這些能力時,一場新的革命就會到來。
2016——2017年,AlphaGo橫掃人類圍棋高手圈。BAT相繼布局人工智能領域。
智能革命是對生產,生活方式的良性革命,也是對我們思維方式的革命。巨大的機遇與挑戰並存。作為個體的你我,要思考和提前應對人工智能的挑戰,才能從容不破。
最後更新:2017-10-14 21: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