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0
机器人
讲观点:人工智能影响深 教育破局大转身
第1269天
微信号:刚刚讲过
我们需要明白,未来的人类需要什么样的能力与素质,才可以去驾驭在记忆、去处及分析能力上有可能一日千里、不断进化的人工智能?
大家对人工智能关注了很久,也有过各种各样的观点与论述,但是却极少有人会把它与中国当下的教育状态关联起来。又或者说,更多的人认为人工智能不过是一个科技概念,与教育相差甚远,最多就是关心一下,可能在孩子将来选择大学专业的时候,人工智能会不会成为一门有利于就业的专业学科;
而实际上,人工智能的发展带给当下的中国教育的改变与影响会是至关重要,更甚至来讲,积弊已久的近代教育理念,也就期待人工智能的技术与产业化发展来破开这一死扣了。
仔细观察一下,大家会惊讶地发现:我们关于教育的种种理念、观点以及方法,很多方面都依然停留在与一两千年并无差别的状态上,并美其名曰“保持传统”。这点集中反应在:当前的少儿基础教育中,会把大量的精力花费在记忆、背诵上。即使是如写作、写诗这种极需灵感与创造力的事,我们依然还在坚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也能写几首”的陈腐观念。不信去看看小学语文中,又有哪一个都是不去强迫学生去大量背诵名篇佳句?
而记忆正是人工智能首要替代的个人能力。在过去,别说网络了,就连图书馆也都只是近代出现的事物。一个人无论是想写出有质量的文学作品还是理论文章,所必须参考、查阅的文献资料,往往就得依赖于作者本人的记忆力与知识积累。像钱锺书的博文强记,既有他本人的超群能力,但同时也是那个时代的无奈;
但是在网络高度发达的今天,不管是人工智能本身,还是可以借助于它们的我们,随时随地可以从网上调取、查阅一切尽可能的资料。可以说,一个百度、一个谷歌就可以相当于我们的大脑,我们真正需要的能力,并不是对于它们简单的记忆与背诵,而关键点却在于理解、判断与决策!
再一个就是计算能力。国人经常嘲笑西方人在算术能力上的短板,买一件5.5元的商品,给他10元再给一个5角希望凑整时,美国人往往非常执着地先把5角退给你,再机械地按机器找回4元5角。但事实却是,完全信赖于各种计算器的西方人并没有在生活中感觉到太多的不适。而精于四则运算以九九乘法口诀的我们,却也没有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更多优势;
而AlphaGo自从在围棋上击败人类棋手之后,只花了短短数月的时间,就以具备更加恐怖计算能力的二代技术,全面革新人类对于围棋的认知。这也是近年来在计算能力上刷新人类看法与观点的鲜明证据。因此就已经有人发出疑问:如果把AlphaGo的技术与运算分析能力应用于股市预测、理财投资、金融分析,所影响的又岂止只是棋手这一个职业的明天?
于是,影响中国教育的另一大理论基石——熟能生巧的工匠精神也开始崩塌。许多教育家都在强调,哪怕是再简单的事情,只要坚持不懈地琢磨,就算是做饼、剪布、砌砖、倒油都能成就各种种样的“大师”,以至于还会有更多的理论来企图证明所谓的“纯手工”里所蕴含的种种玄学价值;
只可惜,在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之下。早已经突破了早期相对粗糙、简单以及非精确的工业化、机械化生产的弊端与缺陷。就如AlphaGo打破了“机器不可能在围棋上取胜”的预言一样,人工智能正陆续一个个地攻克孵育、酿酒、制窑、烹饪、等等这些过去一直认为只能依赖于人类工匠的经验与感觉的行业。从而证明了一个真理:没有什么经验是计算能力所不能克服的,如果10倍不够、那就10万倍、10亿倍地提高后再来看!
当然,人工智能的这些发展,并不是就说,未来的人类无须任何学习、记忆、运算与分析能力了。而恰恰是这些能力都可以通过技术以及设备的辅助得以解决,人类的大脑所解放出来的记忆空间与判断能力,理应应用于更为重要的方面。而这才是我们眼前的现代化教育、或者说是网络时代的教育所要面对的问题:
我们需要明白,未来的人类需要什么样的能力与素质,才可以去驾驭在记忆、去处及分析能力上有可能一日千里、不断进化的人工智能?而当前的中国,却恰恰由于应试教育的弊病,简单集中在了对于基础记忆能力、重复能力以及模仿能力的强化上,对照我们前面所分析的来看,你会极其悲哀地发现,这些都是人工智能所最擅长的方面。所以,要问将来人工智能普及之后,最有可能替代的行业或是人才是什么?那正是当前教育体制下表现得所谓最“优秀”的那些!
我们的教育必须要改变了:
要让未来的人才在海量知识如爆炸式的传播覆盖情况下,学会如何地甄辨真假,去伪存真,并选择最有价值的以为我所用;
要让未来的人才在人工智能事无巨细的精密运算分析下,学会如何听取辅助意见,并从中找出最符合人类自我意愿及利益的决策;
要让未来的人才在超乎自然强大无比的机械操作能力下,学会彻底地解放最原始的手工人力操作限制,以释放最强的意识改变世界的能力;
这才是人工智能发展带给整个教育产业最大的价值!
最后更新:2017-11-09 01: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