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
機器人
無人駕駛、機器人寫稿,人工智能有多智能?
人工智能正越來越成為人們生活中熟悉的“夥伴”。語音助手、人臉識別、虛擬聊天機器人,以及智能交通、無人車等,無不顯示著人工智能的存在。人們對人工智能刮目相看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疑問:人工智能何以如此強大?其智力會超過人類嗎?在讓我們的生活更美好的同時,會不會給人類帶來麻煩?對可能出現的挑戰,我們該如何應對?
人工智能最重要的特征是有學習能力
隨著技術的發展,人工智能可以達到甚至超過人類的識別精度
關於人工智能,學界尚沒有統一的準確定義。通常認為,人工智能的核心是算法,是一套利用機器智能解決問題的手段。
“過去的算法,人類給計算機下達指令來解決問題;現在,我們隻要告訴計算機想解決的問題,它就可以自行選擇算法來解決,這是人工智能帶來的根本性變革。”人工智能專家鄧力說。
“比如給瓶子安裝蓋子,如果隻是機器人重複加裝動作,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隻有機器人能根據瓶子方位的變化做出相應調整,並能對突發狀況做出正確反應,才稱得上是人工智能。”百度研究院院長林元慶說。
有專家把人工智能的特點概括為“數據多了、計算大了、層次深了”。鄧力認為,隨著神經網絡研究的深入,計算機視覺和聽覺等有望讓算法越來越精確。未來,計算機對自然語言的應用將大幅提高,電腦可以聽懂、讀懂人類平常所用的語言,而不僅僅是機器指令。
人工智能為人們決策提供支撐 機器人寫的稿子,粗看上去與記者寫的沒有差別
“廣州到武漢、長沙、嶽陽的票十分充足,其中,餘票最多的是廣州到武漢,還有1534張。不過,車次主要是K字頭和普列,基本都是無座票,一站到底,路途會比較辛苦……”這是國內某媒體寫稿機器人的“處女作”。這篇出自人工智能之手的報道,粗看上去與記者寫的報道沒有差別。
人工智能應用到新聞生產得益於它對數據、語義等的理解和處理能力。人工智能通過大量數據的學習,模仿甚至理解相對固定的新聞寫作方式,並依靠算法迅速篩選、整合出內容。
人工智能被認為是能夠推動無人駕駛汽車商業化的關鍵技術。處理好複雜的環境信息,是無人駕駛發展必須解決的問題。吳甘沙說,人工智能在環境感知、駕駛決策、路徑規劃、語音手勢識別、眼球追蹤、駕駛員監控和自然語言交互等功能方麵的應用,能夠幫助汽車應對複雜的路況,從而實現安全和舒適的自動駕駛。
讓人工智能更加“智慧”是科學家努力的方向之一。比如,越來越多的研究試圖將人工智能與腦科學連接起來。近年來,科學家正嚐試將生物智能和機器智能互聯互通,以達到更高級的人工智能形態。通過與神經學、生物學的結合,最終發展出能理解人類感情和文化的人工智能。
幫助人類擁有更好的生活,是人工智能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現在,人工智能雖然可以幫助人們完成一部分工作,但在創造力方麵還有很大空間。樂觀的科學家估計,不久的將來,人工智能將更“智慧”,會和互聯網一樣成為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Me社區”也是一個以大數據為基礎、人工智能為主題的app產品。一款以用戶喜好、習慣為學習數據,人工智能應用從而實現萬物互聯共享的平台。用戶不僅能在me社區獲取及分享精彩的、好玩的生活內容,還可以通過人工智能機器人連接生活的一切。
最後更新:2017-10-12 13:1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