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686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行動計劃起草 頂層設計逐步落地

我國首部國家級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今年7月正式發布,中國有哪些優勢資源、又可以從哪些場景率先實現人工智能(AI)的商業化落地?在昨日召開的“2017全球(上海)人工智能創新峰會”上,與會產學研界人士給出了自己的思考。

同一天,“上海(徐匯)人工智能發展集聚區”正式啟動,包括上海在內,安徽、江蘇等地均在加緊發展人工智能產業,包括製定相應的扶持政策。AI發展已呈星火燎原之勢。

人工智能頂層規劃逐步落地

工信部正在牽頭起草人工智能產業發展的有關具體行動計劃,促進智能製造深化運用,培育智能化產品,不斷夯實產業基礎,完善公共服務體係。同時,工信部聯合有關部門,正在支持成立相關產業發展聯盟,統籌推進人工智能重大問題研究、標準研製、試點示範、產業推進、國際合作等工作。

上海前期已經啟動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布局,圍繞應用驅動、產業協同、科技引領、生態培育,構建“四位一體”的融合發展格局。

《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確定了我國AI產業發展的目標和方向。可喜的是,在這一前沿領域,我國與國際巨頭的差距並不巨大,包括BATJ等在內的產業巨頭都在加大AI研發布局。此外,一些擁有底層架構研發優勢的AI創業公司正在快速成長為新的獨角獸企業。

各路資本聞風而動。2017年初,深度學習平台開發者商湯科技完成4.1億美元B輪融資,刷新全球人工智能領域單筆融資最高紀錄,由鼎暉、賽領資本領投,萬達投資、中金公司、光大控股等頂級投資機構參與。AI芯片公司寒武紀日前宣布完成1億美元A輪融資,由國投創業(A輪領投方)、阿裏巴巴創投、聯想創投、國科投資、中科圖靈、元禾原點(天使輪領投方)、湧鏵投資(天使輪投資方)聯合投資。人工智能公司iPIN近日宣布獲得由天奇創投領投的數千萬元B輪融資。

安防等領域AI應用變現可期

創業公司與大公司做AI創新有所不同。此前中國很少關注原創技術底層框架的東西,造成的問題是產業需要嫁接在別人的生態上,例如手機操作係統等。現在AI的發展同樣麵臨這樣的局麵,因此商湯希望能夠從底層切入,來建立自己的完整原創技術體係。

更關鍵的是,這不僅影響到一個公司或者產業的發展前景,特別是在那些涉及國家安全、金融層麵的AI發展領域。“很難保證我們的發展與國外巨頭的方向完全一致,但未來AI對於這些基礎行業都將產生影響。”徐立坦言。因此,現在國家通過頂層戰略來促進和加速原創技術的突破,是具有戰略眼光的布局。

目前來看,AI首先會在那些替代傳統勞動密集型產業的領域得到變現,包括遙感地圖的識別、安防、金融等;第二階段,AI將帶來新的應用場景和交互模式,改變包括互聯網等在內的傳統商業形態。據了解,目前商湯科技的人臉識別、視頻分析等視覺AI技術已經應用在400多家企業中,包括中國移動、華為、銀聯、微博等。

昨日,“上海(徐匯)人工智能發展集聚區”正式啟動,包括上海在內,安徽、江蘇等地的人工智能發展已呈星火燎原之勢,各地政府正在加緊製定相關扶持政策。其中,安徽公布了《安徽省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規劃(2017-2025年)》征求意見稿,提出推動機器人共性核心技術支撐平台建設,支持奇瑞、江淮等骨幹汽車企業與科大訊飛、百度等人工智能企業聯合建立研發實驗室;江蘇將在南京江北新區創建人工智能產業創新基地,培育人工智能領域內優質企業做大做強。

相關概念股:

賽為智能:智能化解決係統服務商,公司擁有人工智能技術儲備。

華中數控:公司與阿裏雲達成戰略合作布局智能製造等有望受益。

科大訊飛:是A股人工智能龍頭,公司在以“從能聽會說到能理解會思考”為目標的訊飛超腦項目上,持續加大投入,在感知智能、認知智能等領域均取得顯著研究成果。

全誌科技:致力於為人工智能提供基礎計算平台、SoC+完整解決方案等。

佳都科技:重點布局人臉識別技術,公司的人臉識別算法具有建模速度快等特點,已將其應用於智能安防。

最後更新:2017-10-07 22:53:20

  上一篇:go 機器人期待寺廟僧侶 會主持葬禮還會念經
  下一篇:go 拓爾思:NLP——人工智能“皇冠上的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