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5
機器人
人工智能或將迅速普及 因為麻省理工學院搞了一項黑科技!
光驅網TMT訊 人工智能什麼時候普及,是一件困擾科學研究人員的事情,不過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低功耗芯片,可以顯著降低語音識別能量需求,為人造智能(AI)的進一步小型化鋪平道路。
印度“Deccan Chronicle”報道了麻省理工學院(MIT)開發的專門用於AI語音識別的新芯片。新的微處理器僅使用其他基於軟件的語音處理器所使用的能量的1%。
由於語音識別功能的性質,目前的主流數字助理是能量豬。這些語音識別助手需要全尺寸的神經網絡來總是通電以從背景噪聲的結構中檢測聲音命令。
然而,麻省理工學院的芯片幾乎像使用更簡單的語音檢測的預處理器。隻有當該芯片檢測到人類語音時,才能啟動具有複雜電路和更強烈能量使用的全麵語音識別處理器。
麻省理工學院語音芯片僅使用0.2至10毫瓦電,從通用語音識別處理器節省了90 - 99%的能量。
潛在的可穿戴使用範圍很廣
MIT芯片巨大的節電潛力可以增加可穿戴設備的小型化,並在較小的小工具上安裝更先進的AI。
低功耗芯片可以進一步將語音識別集成到智能眼鏡,手表和耳機中,在人員和數字助理之間創建更加無縫的界麵。
麻省理工學院教授Anantha Chandrakasan說:“語音輸入將成為許多可穿戴應用程序和智能設備的自然界麵,他幫助開發新的微處理器。
麻省理工學院的芯片研究由涉及台灣的廣達電腦的聯合項目資助。同時,低功耗微處理器的原型是通過台灣電腦製造所支持的大學班車程序開發的。
麻省理工學院的突破性芯片是技術巨頭之間開發主導行業AI的競爭對手。蘋果正在推出其AI平台Siri,而IBM則擁有Watson,微軟正在開發Cortana,Google已經擁有Google Now和Amazon正在推進其Alexa平台。
同時,新玩家繼續進入已經競爭的AI領域。如果通過新的商標申請,諾基亞可能會靜靜地在自己的名為Viki的數字個人助理工作。
最後更新:2017-10-08 05:1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