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1
机器人
机器人才刚刚起步 轻言爆发真会害惨这个产业
世界机器人大会最近在北京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出于好奇,我也去逛了一下。
我之所以好奇,并非是没有见过机器人,而是听了太多媒体和创业者对机器人未来的憧憬,却也看了太多创业团队现实中的产品,不自觉地就怀疑是不是自己太迟缓,连机器人已经“像VR一样大爆发了”都没觉察到。
机器人是什么?维基百科的定义是“包括一切模拟人类行为或思想与模拟其他生物的机械”,直接一点说,就是机械或程序都可以叫机器人,所以,曾在春晚跳舞的优必选Alpha 1P叫机器人,和李世石对弈的谷歌AlphaGo也叫机器人。
如果从这个维度看,似乎现在机器人产业发展得还不错,甚至可以用朝气蓬勃来形容,各色机器人百花齐放,有各种工业级机器人,也有各种消费级机器人。
但我想说的是,什么样的机器人才算是好的机器人?无疑,同时具备行为和思想能力的机器人才算合格,而一个好的机器人,行为模仿能力要逼真,思维方面则要具有超强的自我学习能力,如果把波士顿动力的Atlas和AlphaGo结合在一起,大概勉强可以算是接近及格的产品。
好了,现在可以回到现实了,我把参加世界机器人大会的机器人归纳了一下,大致可以分为四类:
1、工业级机器人
工业级机器人包括浙江厚达和大族电机的货运机器人、中船重工的清洗及喷漆机器人、星和众工和新松的机械臂、哈工大机器人集团的排爆机器人和车底盘检测机器人等,这类机器人是目前应用比较成熟的产品。
想必大家都看过“某某工厂引入机器人大批员工失业”这样的新闻,其实说的都是这种工业级的机器人。这些机器人的共同点是不像人,而且依靠事先设定的程序固定运转。
比如货运机器人,就是固定从A地取货沿着预设路径到B地卸货,比如机械臂,就是固定重复某一操作,比如擦车、移件等等。这类机器人说是叫机器人,其实更像是自动化程度比较高的机械,在工业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2、特型民用机器人
荷福的羽毛球机器人、深圳智能机器人研究院和塔米智能的画像机器人都属于特型的民用机器人,这类机器人并没有共通的外形,而是具备特殊功能,可以应用在一些具体场景中。
比如荷福的羽毛球机器人可以最快以每秒3米的速度移动,在你实在找不到球友的时候陪你打打羽毛球,而画像机器人除了画像并无其他用途。
荷福的羽毛球机器人因为一些机缘巧合的原因走红,但细究下来,这个产品只能解闷,并不能真正陪练,毕竟它的球技还比较有限,但如果用来解闷,40万的售价也不是一般人能接受的。荷福的工作人员也告诉我们,目前购买这个产品的主要是一些企业,买来作为福利,给员工娱乐,这样一来就尴尬了。
早几年的世界机器人博览会上还展示过可以打乒乓球的机器人TOPIO,TOPIO虽然是拟人的机器人,但其动作僵硬,同样达不到陪练的效果。相信大家都看过那个不会打球的胖子给王励勤喂球的视频,真正的高手都是这样练出来的,相比之下,机器人离达到陪练的水平还相差太远太远。
此次机器人大会上亮相的两个画像机器人就跟不用说了,说是人脸识别,其实就是先拍照再输出,甚至连画像过程中的二次修正都没有,更像是加了风格化滤镜的人形化打印机。深圳智能机器人研究院的画像机器人识别能力更强一些,即便人像背景杂乱也能准确识别人脸,而塔米智能的机器人识别能力就比较弱了,拍照时还需要背景保持空白状态。
特型民用机器人都具备一些特殊技能,这些特殊技能使它们能够在人们的生活中起到娱乐甚至一些更实际的作用,但最大的阻碍是这类产品目前的价格还都偏高,远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而且使用场景也受限,大大影响了其进一步发展。
3、人形“宠物”
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展示的人形“宠物”以pepper居首,新松、塔米、康力优蓝的一系列产品紧随其后。之所以说这类机器人是宠物,并没有不尊重这些厂商意思,而是现阶段这类产品的实用性太弱,比较偏玩具类。
这些产品大多长了一张卡通脸,可以唱歌跳舞讲故事,还内置了不少传感器,在你触碰它们的时候能够给出一些反馈,个别具有视频通话、远程控制等功能,而领衔的pepper还具有情绪识别的功能,除此之外,再无更高级的功能,相对来说,实用性非常有限,用“宠物”来描述更为适合。
4、无人机和扫地机器人
把无人机和扫地机器人归类在机器人里面让很多人觉得不能接受,实际上无人机和扫地机器人具备了目前机器人所具备的一切特性,论智能化程度可能比很多看上去更像机器人的机器人更加机器人。
而且,无人机和扫地机器人的实用性也比较强,无论是to B的植保、巡检、救援等还是to C的拍照、求婚,都有无人机的身影,扫地机器人就更不必说了。
后记
机器人的发展应该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是机械,一方面是思想。机械能力包括运动能力、识别能力、语音能力等,而思想则是自我学习能力,目前的机器人,即便是那些没有在此次机器人大会上展出的顶级机器人,这两方面的能力也是割裂的。
先说机械能力,目前不是没有四足或者双足的机器人,但只存在于个别产品中,而且不少四足或双足机器人不具备自平衡能力,摔倒了也不能爬起,其他一些运动靠轮子的机器人就显得更弱了。手部的动作就不用说了,一些机械臂灵活度比较高,但并没有和人形机器结合起来,人形机器或者是没有手的,或者手是固定动作的,运动能力就比较弱了。
障碍物识别靠感应器,目前效果已经比较出色,图像识别主要靠拍照,实时性稍弱,即便是实时识别能力比较强的Atlas,也是通过物体上的二维码来识别的,而不是真正的图像识别。语音方面基本都是预设语音库,然后识别语音命令再去匹配,如果超出语音库的范围就无解了,很多产品的语音库还特别小,动辄就要使用在线的语音库,前一秒还是萌萌的娃娃音,后一秒可能就会变成机械感十足的电脑合成音,瞬间出戏。
至于自我学习能力,并非是Siri或讯飞语音输入这样需要经过调教养成,进而使得数据库不断丰富的功能,而是可以根据已有资料或者从零开始构建资料,在交互中不断自我完善进化的功能。
本次机器人大会的主办单位是北京市政府、工信部和科协,本意是办成产业交流的活动,但实际上在产品发展比较初期的情况,将这样的活动立足于科普可能更具实际意义,向大众普及更多机器人的相关知识,同样是在助力机器人产业的发展。
以上只是我对机器人的一些粗浅的见解,我并非不看好机器人产业,相反,我对机器人时代的到来有着极大的渴望,但不想看到机器人的概念像智能家居、VR一样被捧杀,等到机器人的实用性真的有了质的飞跃时,大众的热情已经被消磨殆尽。
最后更新:2017-10-08 01:3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