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
机器人
机器人养老究竟能走多远?
随着“空巢”老人、独居老人和高龄老人的不断增加,传统的养老方式已然无法满足老龄化的刚需,智能机器人,势必会走进养老服务业。面对机器人养老,你怎么看?你愿意让冷冰冰的机器人陪你养老吗?
机器人卡拉,我以为我是有生命的
马云曾说:“30年后最优秀的CEO可能是机器人”,现在正处于变革时期,人类已经从IT走向了DT(数据科技时代),DT时代企业的主角是机器人。“IT时代是把人当机器,未来DT时代是把机器当人,中间的挑战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马云畅想,“在数据时代,30年以后世界上最优秀的CEO可能是一个机器人。”机器人离我们的生活真是越来越近了。
下面我们先来看一下最短的机器人科幻片,这部短片非常值得欣赏。机器人卡拉可以可以看家、做饭、管理行程,有一天,质检员发现刚刚下线的女机器人有质量问题……

温馨提示:建议wifi环境下观看视频
看完这部短片,小编陷入了无限的遐想,机器人加上人工智能,如果有一天,机器人真的有了意识,人类该何去何从?这个工厂的生产线上,对一个优质产品的评价标准是智能思考但没有思维,有超强的记忆但无自我。不知道kara的自我意识和挣扎求生是否只是特例。还是这些经过相同处理过程的“机械”都与Kara一样有过自我有过求生?机器人是否能够拥有情感?这是个更值得我们深入讨论的问题。
现在养老机构最为头痛的事情就是护工问题,借助机器人来护理老年人,究竟能走多远?这不禁让我想起一段特别感人的视频。
孤独婆婆与机器人
老婆婆的子女,因各种原因,不能照顾老人,于是送给了老人一台机器人,一段令人动容的机器人与空巢老人之间的故事就这么发生了,观后不禁令人深思,机器人在未来的养老产业发展中,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社会效应。
从收到孩子寄来的机器人那一天起,机器人是她唯一的“亲人”,老婆婆感受到了从来没有过的陪伴。终于有一天,当生命走到尽头,机器人不断地往她口袋里塞电池,却发觉,岁月竟是那么残忍!最好的爱是陪伴,别让等待成为遗憾……

温馨提示:建议wifi环境下观看视频
一起吃早餐,一起浇花,一起看夕阳西下,一起睡前看电视节目,陪伴是每个人的情感需求。所谓伤离别,则是心还在,人已去。短片温情感人,充满平和安静的基调。直到小机器人也老去,仍念念不忘当初与婆婆去马戏团的约定,长相思的情感再次通过这种伤别离而体现。
看完这个故事,你是否有许多感触呢?虽然只有短短五分钟,却非常的感人。我们平时工作虽然忙碌,但不要忘记常常去探望自己最亲爱的家人。我们渐渐长大,他们却渐渐老去。机器人固然很好,但老人更需要的还是子女的陪伴。
机器人从概念变为现实,走进养老院
杭州市社会福利中心引进了一批服务型机器人,机器人“阿铁”身高80公分,体重15公斤,是一台智能机器人。“阿铁”的圆脑袋上有两根会发光的天线,“大眼睛”实则是500万像素的摄像头,便于对老人的行为进行识别。下面一起来看看83岁的赵秋英奶奶和阿铁的互动吧!

温馨提示:建议wifi环境下观看视频
引进机器人一方面是提醒护工打卡和给老人吃药,实现智能化管理;另一方面是希望能够给老人带来一些新的体验,增加“为老服务”的多样性。
机器人完全可以胜任照料老人的工作,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减轻子女的负担。它可以提醒你按时吃药、吃饭,照顾你的一切生活起居,但永远代替不了子女的角色,父母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个可以照顾生活的机器人,更多地是要进行情感上的交流。
在未来,机器人究竟能走多远?这真的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深思和考虑的问题。目前,机器人养老仍处于起步阶段,机器系统还需要更好的完善,相信机器人作为人工智能辅助手段,会越来越多的进入养老服务业。但机器人毕竟是冷冰冰的,它不能在情感上和老人深入的沟通和交流,父母需要的是更温暖的关系和照顾,并不是冷冰冰的程序指令。机器人养老固然很好,但亲情不能少,子女至少不能让机器完全取代照顾父母应该尽到的责任。
当你老了,你会愿意接受机器人的照料,并享受他们的陪伴吗?
如果您想要和更多的朋友探讨最新的养老方式,快来加入我们的养老大本营吧,让我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养老大本营将陪伴老年朋友一路同行,共享人生晚韶华!
最后更新:2017-10-08 01:3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