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機器人
研報-東方網力:業績增長靠車輪並購,人工智能仍是鏡花水月
市值風雲APP原創作品 歡迎轉發,轉載需授權
作者 | 蓑笠翁 /編輯 | 小鷗
當然,這並不是在否定人工智能,隻是目前大部分企業的注意力都從主業轉到了如何與人工智能沾親帶故上,似乎不太妥當。不過對於上市公司而言,不管成不成功,一旦被貼上人工智能的標簽,知名度至少是打開了的。
東方網力(300367,SZ)走的就是這個路子。
一、增長靠並購,龍頭可自冕
先從主業開始,看看東方網力主要做什麼的呢:
公司自成立以來一直致力於視頻監控管理平台的研究和開發,是國內領先的視頻監控管理產品與解決方案提供商;同時,為不斷拓展業務版圖,公司積極布局軌道交通領域,提供係統、專業的軌交領域自動化、信息化係統行業解決方案。
其實,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安防行業,一提到這個,估計大家最先想到的都是海康威視(002415,SZ)、大華股份(002236,SZ)等行業大佬們,這排在後麵的“小商小販”確實難引起注意。
但要從行業發展的視角來看,東方網力確實趕上了一個好時代。
2006-2011年,安防行業市場規模由1200億元增長至2500億元,年複合增長率接近25%;再到2016年,行業規模又翻了一倍多,達到5400億。
不過後期的增值率有所放緩。結合這個情況,我們就來看看東方網力近5年營收以及淨利潤的增長到底如何。
我們就從淨利潤這塊入手來細細探究一下。11-14年,淨利潤增長率有所放緩,不過14-15年卻來了一個飆升,這15年東方網力是吃了健力寶還是真的乘了行業東風?還是先看下表:
第一,15年貢獻了大把利潤的四大金剛已經開始走下坡路了,而且業績承諾部分也比較有意思,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沒達標,不過上市公司良心大大的有,當時承諾的是扣非後歸屬於母公司淨利潤,所以,鐺鐺鐺,達標了!
第二點,為了保持淨利潤增長率(或與股權激勵有關,後文會接著聊),在外延並購業績表現一般,內延式增長勢頭已緩的情況下,留給東方網力的選擇真不多。
二、花錢困難綜合症
自打東方網力於2014年1月登陸創業板之後,就開創了一項傳統——一年一度的募資大會。
我們就來看看IPO之後的資金募集情況。
看來東方網力無論是想通過外延式並購還是內生增長求發展,首先都存在一個問題,缺錢。
不過,既然已經上市了,那這就不是問題呢,資本市場總是那麼的慷慨大方;再者這麼點小問題都解決不了的話,還上市幹嘛!不過呢,這問題解決之後,上市公司又普遍容易犯另外一個毛病,“花錢困難綜合症”。
也是奇了怪了,定增前,公司要發展,項目要速投,大家夥心急火燎的把錢湊給你了,這會兒開始悠哉悠哉呢。賬麵上趴著八個多億,項目沒有設定可達使用狀態日期,所以,現在是想咋地就咋地咯?
看來隻能說項目進展可能不太如意,那如果這搞內生增長也不管用的話,今年的利潤增長可怎麼辦咯?非經常性損益也撐不了多久啊,還好,傳統在。這不,今年的定增預案也出來呢!
首先是定向增發這塊,16年募集大資金的項目還沒有什麼進展,這會子又要開展項目,專心致誌把大項目先做出點成效來給投資者看能成嗎?還有,上市公司利潤增長看著那麼好,錢都去哪裏呢,搞技術研發中心3000多萬也沒有嗎?
其次是發行股份收購的標的立芯科技,直接看業績承諾吧。
2015-2016 年立芯科技經營規模較小,尚處於業績的高速增長期,標的公司增長速度較行業平均速度更快。
不過,目前這預案在修改之後暫時還擱淺著,咱們且行且看吧,就是好奇這個“優良”傳統還能否傳承下去。
三、人工智能的“鏡花水月”
由於年報中對於項目的界定並不是特別清晰,因此項目或有漏選,歡迎各位看官補充。但表格基本涵蓋了最主要的一些項目。對於這些項目目前的發展,有必要咱們一個個來看一下。
先看愛耳目(全稱為北京愛耳目科技有限公司),這也是一個有故事的公司。
2015年最開始投資愛耳目時,其股東是有業績承諾的:2016年至2018年淨利潤分別不低於800萬元、1200萬元、1800萬元。業績具體如何,暫且不表。
不過東方網力對其比較有信心。到了16年3月份,第一次增資了384.5萬,總計投資額約為1310萬元。到了10月份,第二次大幅增資3200萬,占比提升到了43.56%。
再接著,東方網力就將這部分股權全部轉讓給了當年9月設立的全資子公司北京物靈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同時轉讓的還有東方瓦力機器人100%的股權,轉讓價格均按照賬麵價值,分別為4510.43萬,3000萬。而物靈智能設立初衷就是專攻人工智能產品及服務這一塊,並入後正好擴充業務。
然而,這全資子公司成立不到3個月,還沒有合並過報表呢,控製權便沒了。神馬情況?看下文:
2016年12月,物靈科技召開股東會決議,同意增加注冊資本5,000.00萬元並增加股東寧波梅山保稅港區物靈聯盟投資合夥企業(有限合夥),物靈科技增資完成後,公司持有物靈科技表決權比例為50.00%,截至2016年12月20日,公司對物靈科技及瓦力機器人、愛耳目不再具有控製權。
接著看第三個眾景視界,這個簡單,2016年東方網力就已經對1200萬全額提取減值準備,說明這家公司已經一文不值。
第四個智車優行,這個也簡單,還算挺不錯的,目前唯一一個貢獻了正收益的,可惜持股比例不多,入不了營業收入。2016 年東方網力通過轉讓部分股權,確認了8,021.88 萬元投資收益。投資收益相當不錯!就是這性質怎麼變成了做投資啊?這持股比例就剩下7.09%,人工智能還能踏踏實實做不?
項目看完了?各位作何感想呢?
四、蹊蹺的股權激勵
首次授予的限製性股票第一個解除限售期:以2015年業績為基準, 2016年公司實現的營業收入較2015年增長不低於30%; 2016年實現的淨利潤較2015年增長不低於20%。
所以,這股權激勵能否發揮效用還是要看管理層的誠意的。如果與海康威視再對比一下,會發現人家直接用的是淨資產收益率(ROE),且最近一次股權激勵的行權要求是ROE保持在20%以上。隻能感歎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啊!
再者,股權激勵雖然可用作對管理層的激勵手段,但也少見這三年不歇氣的,最主要的是這行權的條件存在重複利用之嫌,一次股權激勵就已經對三年的業績提出了要求。
END/本文為市值風雲APP原創作品,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最後更新:2017-10-08 06:4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