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7
機器人
人工智能推動社會的進步,進而代替傳統勞動!
撰稿/辛東方
人工智能會加速社會的進步,進而代替傳統勞動!
AI,全稱為“Artificial Intelligence”,人工智能是計算機科學的一個分支,它企圖了解智能的實質,並生產出一種新的能以人類智能相似的方式做出反應的智能機器,該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係統等。人工智能從誕生以來,理論和技術日益成熟,應用領域也不斷擴大,可以設想,未來人工智能帶來的科技產品,將會是人類智慧的“容器”。
人工智能誕生在上個世紀60年代,在過去的半個多世紀以來,世界各國科學家都在研究這項前沿性技。雖然時間很慢,但總體上是進步的。
最早提出“人工智能”概念的是1950年計算機科學先驅——圖靈先生。他寫了一篇論文《計算機器與智能》。該文設計出了著名的“圖靈測試”。這個測試,其內容是,如果電腦能在5分鍾內回答由人類測試者提出的一係列問題,且被超過30%的測試者誤認為是人類所答,則電腦通過測試。
隨後,人工智能便隨迅速傳播到世界各地,被逐漸認可。德國政府所提倡的工業4.0也即是智能化應用的體現。
據了解,工業4.0是由德國政府《德國2020高技術戰略》中所提出的十大未來項目之一。該項目由德國聯邦教育局及研究部和聯邦經濟技術部聯合資助,投資預計達2億歐元。旨在提升製造業的智能化水平,建立具有適應性、資源效率及基因工程學的智慧工廠,在商業流程及價值流程中整合客戶及商業夥伴。其技術基礎是網絡實體係統及物聯網。
現代社會發展很快,很多物聯網智能化應用場景都出現在現在生活當中,商場,學校,機構,地鐵,商業街等,智能化場景無處不在。
人工智能從最初的概念,發展到現在投入工業和社會生活當中來,這本身就是巨大的進步。
可以毫無疑問的說人工智能已經走進我們的生活,成為推動社會進步最重要的力量。
機器人便是人工智能領域最傑出的作品,像安保機器人、舞蹈機器人、銀行機器人客服、機器人保姆、倉庫機器人等。
是的,人工智能發展很快,已經融入生活。但是人工智能發展之後,傳統的工業製造,那些工人怎麼辦?他們是不是需要被下崗了,因為人工智能大力發展,代替了很多崗位。
就連未來連司機偶讀不需要了,自動導航,想想都是多麼的可怕。所以,要想不被時代淘汰,就必須終身學習,不斷研究生存技巧,不斷前進,才會有更好的生活,才才能活下來。
沒有人能夠阻止科技的進步,它是一直向前發展的。互聯網的下一個風口是什麼,它就是人工智能。
標簽:人工智能,推動,社會進步,科技,傳統勞動,效率提升。
最後更新:2017-10-08 03: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