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44
機器人
接近爆發臨界點,人工智能如何成為金融業核心競爭力?
以嚴謹和保守著稱的金融行業近年來引來了一連串的技術變革,掃碼支付、人臉識別、機器風控等等新的金融手段不斷出現,顛覆了行業刻板印象。
金融行業對新技術的快速應用是建立在技術和競爭的基礎上。從技術上看,互聯網技術大大的增加了生活的便利性,應該看到技術的進步是全方位的,包括產業上下遊。以掃碼支付為例,除了支付技術成熟外,互聯網安全技術趨於成熟,人們除了使用密碼還可以使用指紋甚至刷臉進行支付確認。各種技術的快速成熟使金融機構可以安全放心的普及使用這些新的技術。
另外一個推動金融機構使用新技術的原因則是行業的競爭,在互聯網時代,金融機構除了麵對同行的競爭外,還需要應對來自互聯網行業的新金融機構競爭,類似於螞蟻金服、京東金融、微信支付等這些脫胎自純互聯網公司的新金融機構憑借母公司的流量優勢攻城略地獲得了大量的用戶,以螞蟻金服的餘額寶為例,成立僅僅四年,已超過規模1500億美元的摩根大通美國政府貨幣市場基金,成為全球最大的貨幣市場基金。
這些新的競爭對手給傳統金融機構帶來了此消彼長的競爭壓力,為了保持競爭優勢,留住客戶,傳統金融機構也不得不嚐試對已有的產品形態進行變革,以迎合大眾的需求。
由於上述因素的影響,金融開始變成了對技術非常敏感的行業,其中人工智能成為眼下金融行業最新的爭奪焦點,甚至有人認為人工智能將成為金融行業的核心競爭力。
人工智能在金融行業帶來的衝擊
人工智能對金融的重要影響越來越受到關注,7月8日,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其中對智能金融著重進行了闡述。要求建立金融大數據係統,提升金融多媒體數據處理與理解能力。創新智能金融產品和服務,發展金融新業態。鼓勵金融行業應用智能客服、智能監控等技術和裝備。建立金融風險智能預警與防控係統。
按照中國人民大學金融科技與互聯網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楊東的說法,目前對金融業影響比較大的科技,可簡稱為A、B、C、D、E。A是AI即人工智能,B是區塊鏈,C是雲計算,D是大數據,E是物聯網。對金融業的影響上人工智能排在首位。
人工智能究竟對金融業帶來哪些衝擊?
改變崗位需求。從李開複到花旗銀行CEO潘偉迪等人都認為,人工智能會取代大部分金融領域的從業者,首先會取代一些需要重複性工作的崗位,例如銀行客服等的職位。但是長遠來看,其取代將會是全方位的,從客服到資產管理經理或交易員,人工智能也會陸續取代昂貴的人工服務。有預測認為,未來5年內,銀行業的30%工作崗位將會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智能金融相關崗位增加,技術人員的需求會增加。金融機構走向技術化。
提升投資效率。人工智能在金融業的應用在智能投顧上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借助高性能計算機和大數據處理技術,理財機器人可以為用戶提供非常好的投資建議。自動化的程序交易可以盡可能的減少資金和時間的浪費,提升資金使用效率。目前國內領先的智能財富管理平台懶財網在此方麵已經積累了深厚的經驗。懶財網的智能機器人可以通過對用戶的資金流動性個性化分析為用戶匹配合適的資產。實踐證明其效率要遠遠高於人工匹配的方式,而且在分散性上也非常成功,平均每個用戶可以匹配到30項資產。
提升信貸風控水平。利用人工智能進行風險防控已經取得進展,已經有不少的信貸機構在實踐基,將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等大數據建模方法運用到貸前信用評審、反欺詐等風控管理環節。
相較傳統的征信方式,利用人工智能可以快速處理大數據內容,從而在多個維度上對風險進行評估,除了個體數據還可以分析與個體數據有關聯的其他個體和群體數據,檢測分析企業的上下遊、合作、競爭對手、子母公司、投資、對標等關係。能夠覆蓋更大的範圍,同時確保風控準確性。
內部監管。人工智能領域的研究包括機器人、語言識別、圖像識別、自然語言處理和專家係統等,除了信貸風控之外,還可以進行內部安全監管。如運用圖形視頻處理技術,實時監控銀行櫃員行為。通過人臉識別係統對集中運營中心、數據中心機房等進行安全保障,防範不法分子的非法入侵,同時進行多人的人臉識別,實現智能識別,達到安全防範的目標。
提升用戶體驗。人工智能在簡化服務流程提升用戶體驗方麵,也大有可為,將程序化工作交由機器人來完成,賦予機器人擬人化,賦予其人類的形象和相應感情、動作引導用戶,提升效率也提升了體驗。當然人工智能服務目前上存在著服務不夠靈活的情況,這種情況可以技術進步進行改進。
如何抓住人工智能的風口?
對銀行等金融機構來說,人工智能帶來的更多是轉型的挑戰,而且挑戰是涉及到各個層麵的全方位的。目前傳統的金融機構更多的是在嚐試階段,2016年招商銀行發布了以公募基金為基礎的“智能基金組合配置服務”摩羯智投,雖然大量運用了人工智能技術中的機器學習算法,但並非完全智能化,還是采取了人+機器的方式。
和其他技術進步所帶來的新獨角獸一樣,可以預測到人工智能也會出現誕生重量級的巨頭的機會。對懶財網這樣的智能理財平台來說,由於沒有曆史包袱,可以站在很高的起點上前進,因此人工智能更多是機會。
截止到今年的10月份,懶財網曆史累計成交規模突破400億大關,用戶人數也突破了240萬,這些數據表明,智能理財已經接近了其產業爆發的臨界點,2018年將成為智能理財爆發之年。
誰能抓住這個機會,誰就能成為下一個金融獨角獸。
點擊播放
GIF/63K
最後更新:2017-10-31 19: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