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6
機器人
人工智能浪頭打來,什麼教育讓孩子立於不敗之地?這位美國名校長在上海給出答案!
人工智能的浪頭凶勐襲來,越來越多的工作崗位正在被機器人取代。在此之際,強調經典閱讀與自由思辨的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是否已成為明日黃花?
“恰恰相反,現在提倡博雅教育比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
近日,在個人專著《超越大學:博雅教育何以重要》中譯版上海首發式上,美國維思大學(Wesleyan University,舊譯衛斯理安大學)校長邁克爾·羅斯斬釘截鐵地回應。
“博雅教育”到底是怎樣的教育?
美國版博雅教育致力於教出怎樣的學生?
為什麼更加職業化的教育反而會害了現在的孩子?
中國留學生在維思大學表現如何?
讓我們聽聽這所擁有180餘年悠久曆史的美國著名文理學院的校長怎麼說!
10月18日,羅斯校長在上海發表演講
1
困惑:到底該把什麼教給今天的孩子?
10月19日,全球科學界頂級刊物《自然》(Nature)出版了最新一期。這期以“工作的未來”為主題的特刊,發布了一則爆炸性消息:
讓李世石認輸、柯潔落淚的AlphaGo遭遇慘敗:在新一輪“機-機”圍棋大戰中,沒有任何人類信息輸入、完全依靠機器自主學習的AlphaGo Zero,以100:0狂勝它的“前任”AlphaGo。
許多人一邊在朋友圈刷屏分享,一邊獨自黯然思忖:我們會不會成為“多餘的人”?
“當人工智能把許多人擠出工作崗位時,我們必須建立新的經濟、社會與教育係統。”以《人類簡史》一書風靡全球的以色列曆史學家尤瓦爾·赫拉利在這期特刊上寫道,“到2050年,別說‘終身的工作’了,恐怕‘終身的專業’也會變得不合時宜。到底要把什麼教給孩子和大學生們,將會變得越來越無法預測。”
“一個巨大的‘無用階級’或將浮現,一方麵是因為工作崗位的絕對缺乏,另一方麵則是源於教育相關性與智力靈活度的缺乏。”這位“網紅教授”如此斷言。
2
警示:教孩子職業技能,反而害了他們!
赫拉利教授的洞察不乏灼見,羅斯校長若是讀了,或許也會引為知音。唯獨對於提高教育與職業的“相關性”這條建議,他一定不會讚同。
2007年6月,邁克爾·羅斯返回母校就任第16任校長,這本《超越大學》也就起筆於那時。次年,全球金融危機開始露出猙獰的獠牙。
“每當嚴重的經濟衰退或社會經曆重大變化之際,就會有人放聲大喊:我們的孩子承受不起這樣廣博的高等教育了,多來點更加專門化的、實際的、直接的職業訓練吧!”身為曆史學教授,羅斯校長對這樣的聲音毫不意外。他發現,這類論戰甚至可以上溯至美利堅建國之初,至今仍不時“返潮”。
對此,羅斯校長“霸氣頂回”:在經濟被科技深度影響、社會加速度變化的當下,相比父輩,這一代孩子們注定麵臨許多不同的工作與技能。如果高等教育變得狹窄而專門化,隻是緊扣某一種職業,那倒反而害了孩子!
他在知名網絡媒體《赫芬頓郵報》(HuffPost)上寫道:“沒錯,當一個人從大學畢業時,他應該有能力找到不錯的工作。但是,你的第一份工作很有可能是你一輩子最差的工作,你的大學時光當然不能隻為這個‘入口’而準備。”
《超越大學:博雅教育何以重要》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發行,羅斯校長(中)和九陽集團董事長王旭寧先生(左二)等嘉賓共同為新書啟幕
3
解密:這才是美國版博雅教育!
什麼是“博雅教育”?在羅斯校長看來,這是一種“將一個人如何作為‘全人’進行學習的哲學傳統和修辭傳統結合起來的教育”。
相比更富精英主義色彩、“為學而學”的歐陸傳統,美式博雅教育更為“入世”,更加看重學生畢業之後“超越校園”的影響。也就是說,當學生接受了這種教育後,如何對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種種問題擁有強大的解決能力,最終從重塑自我到改造社會。
“作為一名大學教授和校長,當看到畢業生們在各個不同領域發奮工作,充滿激情,擁有滿足感,能夠發現工作的意義而非無奈地為稻梁謀時,我就十分欣慰。”羅斯校長說。
換言之,美式博雅教育不會要求學生終日埋首於經典的故紙堆裏,也從未站在職業的對立麵,“美國博雅教育的傳統比純粹的反職業教育論的根基要堅實得多。”它毫不避諱實用性,不過,“要激發這種實用性所蘊含的的能量,必須通過一種廣博而靈活的教育。”
他在答《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記者問時這樣闡述:“一座推崇博雅教育的學府,並非聚集一大批講授經典巨著的教授,卻把經濟學教授拒之門外。它應該是這樣的一所學校,其教學是為了拓寬學生們的觀點光譜,而非窄化到某些特殊問題。”
比如在維思大學,他甚至把工程學也納入博雅教育的框架,作為鍛煉學生思考和問題解決能力的內容。“盡管我遇到了一些抵製,但工程學真的可以成為博雅教育的一部分,就像你也可以把它當做純粹的技術訓練來教一樣。”
4
榜樣:博雅教育就該教出這樣的學生!
美式“博雅教育”到底要培養怎樣的學生?羅斯校長以幾位維思大學校友的經曆揭示答案:
戴安娜·法萊,摩根大通研究所創始主席和首席執行官。
這位來自哥倫比亞的國際學生,在維思大學學的是社會研究,這個跨學科項目融合了經濟學、哲學和政治科學(PPE)。她在大學期間涉獵廣博,甚至在戲劇、音樂課堂上也可以看見她的身影。
畢業後,她先後在麥肯錫全球研究所、奧巴馬政府經濟委員會工作。跨學科的學術訓練和跨領域的工作經曆,使得她從海量數據中不僅可以洞見消費者行為的軌跡,還致力於發現改善公共治理的良方。
約書亞·博格,納斯達克上市企業福泰製藥(Vertex)創始人。
他在維思大學獲得化學和哲學雙學位,在哈佛大學獲得化學博士學位,畢業後先赴藥業巨頭默克公司從事研發工作,十年後創辦了自己的製藥公司。
在突破性新藥上市前,福泰製藥連續虧損了十多年,校董會上大家調侃他:老兄,你都虧得血本無歸了吧?他卻十分淡定:研究有進展,我們要耐心。當重磅新藥終於上市後,他和投資人獲得了豐厚的經濟回報,也為人類健康事業作出了貢獻。
約翰·希肯盧伯,美國科羅拉多州現任州長。
他在維思大學獲得英語文學本科和地質學碩士學位。不過,大學時代的他可不是個模範生,所作所為甚至還驚動過警察。
畢業後,他先在石油公司從事地質勘探工作,幾年後因行業不景氣被裁員。隨後,他創業開起了釀酒坊,取得巨大成功。接著,他一腳踏入政界,先後當選為丹佛市長和科羅拉多州州長,而且均成功連任。
這三位校友身上有哪些共通點?羅斯校長分析,維思大學的博雅教育在他們身上打下三個烙印:
首先,他們都具備紮實的知識與技能,能夠在本職領域站穩腳跟。
其次,他們都擁有跨領域的思考力和行動力,能夠看見別人看不見的聯結與關係,統籌協調別人無力處理的事務或資源。
最後,他們都充滿突破常規與傳統的勇氣,沒有“局限在一個盒子裏”,而是在充滿複雜性與開放性的世界中,不斷發現人生的意義與現實問題的解決方案。
這正是在一個高速變化的時代,我們更加需要博雅教育的原因所在。
維思大學在滬校友代表和感興趣的學生、家長聆聽演講
5
點讚:中國留學生表現很不錯!
近年來,維思大學校園裏的“中國麵孔”數量越來越多。以上海為例,今年複旦附中、平和學校和世界外國語中學等校均有畢業生成功申請維思大學。那麼,中國孩子在維思大學表現如何?
“每次領獎的隊伍中,我總能發現不少中國學生!”羅斯校長不吝稱讚。這學期,他所教授的大一課程《善與惡》上就有幾位中國學生。他發現,中國學生滿懷求知欲和好奇心,學習非常用功,學術水平也很高,甚至可以站起來挑戰教授。
維思大學(Wesleyan University)坐落於美國康涅狄格州米德爾頓,始建於1831年,是一所曆史悠久的著名文理學院。學校現有約3000名全日製本科生和140名研究生,全職教師超過400人,師生比1:8。
學校致力於提供以大膽、嚴謹和務實的理想主義(boldness, rigor, and practical idealism)為特點的文理教育。官方中文名稱“維思大學”中的“維”意味著支持、維護和聯結,“思”意味著思考與反思,“維思”代表了博雅教育的核心。
2021屆招生中,學校共收到12543份申請材料,創下史上新高;錄取率15.4%,創下史上新低;最終,約765人注冊報到,其中國際學生占13%。
責任編輯:陳瑩 執行編輯:崔翼琴
最後更新:2017-10-21 10: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