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837 返回首页    go 机器人


机器人“玩”书法,有些“书法家”会下岗!

近几年发生的人工智能事件就足以让人类咂舌:“阿尔法狗”战胜了围棋顶尖高手,人工智能机器人所“撰写”的小说获得大奖,第一本人工智能诗集已经出版,人工智能机器人已经会书写对联。可以说,我们迎来了人工智能爆炸时代,这不,机器人也写上了书法了。

当我看到视频中机器人“拿”着毛笔书写的报道时,脑子中突然冒出了诸如将来书法人的生存空间会不会越来越窄、机器人会不会代替书法家、我们学习书法还有意义吗等担忧。

从书法发展的历史经验看,雕版印刷发明并应用于世后,书法艺术没有式微;互联网普及后,书法艺术依然繁荣,只不过书法的实用性大大弱化了。那么,机器人学会艺术后,我们的书法艺术也不见得会削弱。

这是因为,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书法,其构成因素很多,不单是书法技法的继承,更融进了文化、情感等诸多因素。有思想、有情感,能激起人的共鸣,富有时代感的才算是文化,机器人写出的书法虽然有模有样,却没有情感,无法将人的思想表现出来,观之是一个个冷冰冰的文字,这跟印刷体没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称之为机器人“玩”书法更切些!

马云有一个观点颇有些出乎人们的意料:“不让孩子去体验,不让他们去尝试琴棋书画,我可以保证,30年后孩子们找不到工作,因为他没有办法竞争过机器时代。”也许,马云对中华艺术在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功能颇为看重,中华艺术呈现的中华美学精神是一种生命精神,注重主体生命的精神传达,追求主体生命与自然的融通与一致,这是充满感性和形象的审美世界,是令人沉浸的情感世界,是人的自由自然的价值世界,其中充满了生命自由和无限的精神追求与创造。正因如此,在未来人工智能时代,艺术非但不能削弱,还需大大加强,这对于人们应对人工智能的挑战大有裨益。

不过,机器人“写”书法提醒我们,再不好好写字,提高综合素养,再肆意糟蹋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书法没有了群众基础,只是几个人的游戏,那么真有被机器人取而代之的可能。

科技时代,智能机器人让许多产业工人下了岗,我也相信书法的某些方面也会被机器人取代。对于大多数书法人来说,书法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是八小时之外的余事。在忙碌的工作之余,要把书法学好,就需要心净和心静,以一颗虔诚的心守护好书法这个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大美书画,让艺术更亲近。感恩您的点赞和转发朋友圈!

最后更新:2017-11-03 08:16:44

  上一篇:go 世界首家“机器人之墓”落成,现场为机器人举行葬礼
  下一篇:go 最简单方式告诉你:阿尔法狗是怎么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