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8
機器人
人工智能真的來了,這些職業可能會消失!而我們的生活也會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關鍵時刻,第一時間送達
(溫馨提示:閱讀此文約5分鍾)
前幾日,科技部正式宣布,國家正在抓緊推進《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實施工作,啟動人工智能重大項目實施相關準備工作。
聯係其前段時間,國家下發的那份文件的那句話:要舉全國之力,在2030年一定要搶占人工智能全球製高點!
這說明,搶占人工智能製高點的戰鬥,即將正式打響了。
有一句話概括得很到位:誰能引領人工智能,誰就掌控了人類的未來!目前來說,人工智能正在朝著我們可預料和不可預料的方向飛速發展。五到十年,人工智能將全麵超越人類!
落後就要挨打,這個教訓中國人有深深的領悟。所以人工智能時代,我們絕不能落後!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未來國與國的競爭將會是科技的競爭!
人工智能誕生於上世紀40年代,但直到2016年AlphaGo VS 李世石的世紀人機大戰,才開始被更多人關注。在這之前,很多人對AI的第一印象還停留在科幻電影的人形機器人上。上個月,AlphaGo重出江湖,以3:0的成績橫掃人類頂尖圍棋選手柯潔,人工智能再次成為全球關注焦點。
今天我想跟大家聊的是,未來的人工智能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影響。人工智能會成為既電商之後的再一個顛覆人們生活的潮流嗎?我們又該如何順應人工智能的風口呢?
想象一下未來的某一天
人工智能助手喚你起床
為你端上已準備好的早餐
都是你最喜歡的食物。
在晨跑中,播放器會自動播放符合你喜好的最新歌曲。
上班路上,電子助手會根據你過去的閱讀品味
自動向你推送新聞以供閱讀。
大家乍一聽可能覺得這個離我們很遠,其實人工智能已經走入我們生活很久了。雖然人工智能在相當程度上仍然處於嬰兒期,但是基於任務的人工智能擁有的前景和最近取得的成就已經引起一片狂潮。
舉幾個簡單的例子,大家平時上網購物,瀏覽自己關心內容之後,非常快的速度,在瀏覽其它網站與內容時,就會推薦相關的內容與產品,這背後就是我們使用互聯網也留下的大數據加智能算法的結果。
再比如,新聞報道的物流智能分揀,阿裏園區派件的菜鳥機器人,小區的刷臉進入,螞蟻信用等等等等,背後都有人工智能的影子。
人工智能原理就是通過專業人士對機器進行足量的數據學習,人工智就可以為每個人提供準確的,個性化的建議,甚至比你最親密朋友的建議更完美。
目前的人工智能已經展現出了巨大潛力,有希望幫助解決人類社會麵臨的各種複雜挑戰,如堵車問題、氣候變暖,人口增長和人類發展。
今年3月,馬雲在杭州蕭山試點啟動,城市大腦通過對地圖數據、攝像頭數據進行智能分析,從而智能地調節紅綠燈,成功將車輛通行速度最高提升了11%,大大改善了出行體驗。今後,城市大腦將讓數據來幫城市做思考、做決策!
至於科大訊飛的語言互譯神器,那更是厲害。到啥地步呢?一句話:中文進,英文出,瞬間同傳!在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領域,曉譯翻譯機已經達到了大學英語六級水平,不論是學習、工作、出國旅行,它都能做你的便攜翻譯官!正如一把開著雙刃的劍,科大訊飛這一超級翻譯器的拋出,一定意義上,等於宣告了同聲傳譯這個職業的消亡!
不久前,Facebook的實驗室爆出兩個人工智能機器人,在用人類所無法理解的語言,成功地進行交流。
不過從社會的角度來看,人類似乎對人工智能的急速發展有一種莫名的反感。
第一個原因是人們擔心會失去對人工智能的控製。當然這大多是由於很多科幻小說中所描述的有意識、暴戾的人工智能統治世界的反烏托邦場景而加劇。
第二個原因是,人工智能會取代很多人的工作。不可避免,隨著技術的發展,企業會逐漸引進人工智能,因為機器工作效率高,不會生病,不用請假,工作狀態穩定,所以很多人的存在價值將麵臨挑戰。那麼,哪些工作將會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呢?
第一種,醫療
醫療或是人工智能最先落地的一個領域。由於人工智能是通過大量數據學習,而醫療行業的數據是無論是輸入量和數據積累量,都給人工智能的應用帶來了更多可能性。
目前,人工智能已經在在多個醫療環節發揮作用,AI程序能夠讀懂X射線、超聲、核磁共振和CT掃描的數據,幫助醫師更加高效地對疾病做出專業診斷。此外,機器人逐漸被納入世界各地的手術室。全球最成功的手術機器人“達芬奇”憑借靈活的關節、多功能的機械臂以及高分辨率的三維圖像處理設備,協助世界各地的醫生完成了無數起手術。
除了在工作中協助醫生之外,人工智能係統也在協助醫生更好地學習新知識,幫助科研人員閱讀、理解和篩選數以億計的科研論文,甚至預測科研人員研究領域未來的動向。
第二種是交通,AI接管未來駕駛任務
今年7月,百度的李彥宏,已經乘坐無人駕駛汽車在北京五環上兜風了!全程,駕駛員的手,一直沒有碰過方向盤,一路瀟灑一路歌。而短短三個月後的今天,百度又宣布:將與北汽聯手,在2019年前後實現L3級別自動駕駛車輛量產,2021年前後實現L4級別自動駕駛車輛量產。這也就是說,2年後,咱們就要坐上百度造的無人駕駛車了。相信,不遠的將來,機器開車是安全的,而人開車是危險的。司機或將消失。
第三種是金融,金融也算是個大數據行業了,其實金融行業已經慢慢被衝擊到,但是並不明顯。經紀人,分析師,投資顧問,證券公司,期貨公司,私募公募,都將受到嚴重的衝擊。
第四種是教育,人工智能的教育模式將會是一對一,它能記錄你的弱項,量身定製一套完整的學習計劃,當然了,個人覺得這個適用於工作期間技能以及知識的學習。學校存在的意義不僅僅是教學,更多的是書本之外的東西,所以老師的行業應該不會被取代,不過這對培訓行業將會是很大的衝擊。
最後就是傳統工作將會被取代,包括流水線工人、服務員、銷售人員、保姆、司機等,甚至包括技術人員、翻譯人員,未來都可能會失業。
不過同時,順應人工智能浪潮的一些新職業也在悄悄誕生。
可以預見,未來,可能沒有一個行業能夠離開智能這兩個字。而智能之後,接踵而至的就是無人:無人超市,無人物流,無人加油站,無人駕駛,無人酒店……
麵對步步逼近的人工智能,你有三個選擇:
1、要麼積累財富,成為資本大鱷
2、積累名氣,成為獨特個體
3、積累知識,成為更高深技術的掌握者
這也就是為什麼近日,國家突然宣布:2030年一定要搶占人工智能全球製高點,還要在中小學設置人工智能課程!新的時代已經漸行漸近,我們隻有有意識提升自己,方能趕上時代的潮流!
全麵屏專題精選推薦
溫柔點戳我
喜歡我們的文章嗎,點個讚再走也不遲啊~
最後更新:2017-10-22 22:2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