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2
機器人
斯坦福大學:人工智能和經濟增長研究報告
西北經濟學家本傑明·瓊斯(Benjamin Jones)及其同事非常好奇,如果人工智能可以擁有原始思想,會對經濟增長造成什麼樣的影響。現在,他們正在研究,在AI的幫助下,多少工作可以自動化,以及AI是否能創造新的想法。
瓊斯在接受CNBC采訪時說:“如果機器學習真的可以接手人類的所有工作並創造新的思想,那麼經濟增長速度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真正的問題是,AI能夠接手人類所有的工作嗎?”
本月初,瓊斯,斯坦福大學的乍得·瓊斯和法蘭西學院的Philippe Aghion發表了題目為“人工智能和經濟增長”的文章,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如果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可以為市場創新注入新動力,改善工作環境,部分工作的工資會勐增,但也有一些工作會被淘汰。
隨著世界頂尖科技公司的發展,AI技術也取得突飛勐進的發展。例如,自駕車就是一個非常受歡迎的研究課題。包括Nvidia在內的芯片製造商也改進了產品,以更好地適應人工智能計算係統,亞馬遜長期以來也在使用AI推廣電子商務業務。
Jones和他的研究團隊研究了不同的場景。 第一個場景中,他們使用AI代替所有人力,並研究了相應的經濟增長變化。而在其餘場景中,他們隻使用自動化代替部分人力。結果顯示,數字層麵來說並有沒多大變化。其實,這項研究的目的是為了了解人工智能如何帶來經濟增長,就像19世紀早期蒸汽機和20世紀中期的電腦芯片。
用AI代替人力的場景表明,創造出新的想法隻需要AI和經濟資本。
有些人認為,AI可以快速循環,自我完善,每次循環過後,AI都比上次更加智能。 如果任其這樣發展下去,人類的生活方式會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
Jones說,如今經濟學家們就AI是否能夠創造新的想法存在分歧。他們從研究中得出的一個教訓是,經濟增長可能不受人類因素的控製,一些難以攻克卻至關重要的問題才是影響經濟增速的關鍵。
例如,在農業中,短期內,化肥和結合物可以促進農作物生長,但是有限的可開墾土地才是限製產量的關鍵。
Jones解釋說:“關鍵在於瓶頸。“比起100年前,我們種植農作物的技術飛速發展。但是由於自動化的飛速發展,現在農作物隻占國內生產總值的2%。”
瓊斯補充說:“現在的計算機運算速度驚人。然而,經濟增長速度卻不見起色,這也許是因為經濟增長速度受限,不是因為計算機速度不夠快,對吧?限製經濟增速的仍然是我們無法突破或解決的某些問題。
此外,還存在另一個瓶頸,研究人員稱之為“搜索極限”。
意思是,一開始,最淺顯的創新想法是最容易發現的,之後,獲得新的想法越來越難。 雖然AI可以加快搜索速度,但最終還是因為沒有新的想法而原地踏步。
不過,瓊斯說自己仍然對這項研究結果感到非常興奮。他說,“有趣的是,表麵上看來,AI正在接近感知智能的邊緣。”
然而,事實上,一些發明家和科學家認為研發AI不是什麼好主意。
來自:36KR編譯
PDF版本將同步到199IT交流群,199IT感謝您的支持!
199IT熱門報告重點推薦,可直接點擊查閱:
| NOTICE |
微信公眾平台目前已經推出訂閱號置頂功能
點擊我們的主頁
及時捕獲精彩內容
最後更新:2017-10-31 03:0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