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
機器人
植保無人機備受青睞 人工智能成趨勢所向
摘要
無人機在農業植保領域獲得了快速發展,植保無人機儼然已經成為無人機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員。
近年來,植保無人機發展迅速。由於具備多樣優勢,植保無人機不僅在產品上獲得了用戶的認可,也在發展上得到了政府部門的支持。未來,在人工智能技術的加持下,植保無人機有望獲得進一步升級,從而實現新的加速增長。
植保無人機何以備受青睞?融合人工智能成趨勢所向
在你的印象裏,無人機是否還停留在視頻拍攝或是軍事用途?其實,近兩年來,隨著飛控技術升級與市場的進一步擴展,無人機在農業植保領域獲得了快速發展,植保無人機儼然已經成為無人機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員。
根據新思界發布的《2017-2021年植保無人機行業市場現狀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顯示,到2016年6月,我國農用無人機保有量已經達到了4890架,成為目前全球農業植保機保有量第一的國家。
植保無人機發展如此迅速,受到如此青睞,原因何在呢?
植保無人機優勢明顯
植保無人機之所以能夠快速走入鄉間田野,獲得農機行業和農民的高度認可,在於其相比傳統植保模式所擁有的巨大優勢。
首先,植保無人機噴灑農藥更安全。眾所周知,傳統的農作物噴藥需要靠人工進行,而由於農藥存在一定的毒性,每年都會造成不少中毒事件。而植保無人機隻需要遠距離操作,避免了接觸農藥,可以解決農藥中毒的隱患;
其次,植保無人機工作效率更高。相對於人工平均每天3公頃左右的作業量,植保無人機的噴灑效率可達到人工的15倍以上,此外農藥使用量和用水量也比傳統人工作業節省很多。
再次,植保無人機工作效果更好。由於植保無人機具備一定的智能功能,可規劃作業路徑,能夠對作業區實行全覆蓋式的平均噴灑,對農作物也不會造成損傷。另外,植保無人機的霧化離心技術噴頭,霧化效果相對傳統設備也是極大的升級。
最後,無人機的應用範圍更廣。由於無人機攜帶方便、使用優勢突出,無論是平原、山丘等各種地形條件,還是棉花、玉米等不同作物品種,都能實現無縫適用,滿足各類差異化需求。
植保無人機發展獲“力挺”
植保無人機的發展於農業有益,於民生有益,因此受到了全國人大代表與政協委員們的極大關注。在今年舉行的全國“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牛汝極就提交了《關於大力推進基於北鬥導航的智能植保無人機技術發展》的提案,對植保無人機發展建言獻策。
日前,作為全國農業發展的主管部門,農業部對牛汝極委員的提案進行了回複。農業部在回複中表示,為了促進植保無人機健康發展,將從三個方麵采取積極措施。一是配合國家空管委完善製度標準,引導行業規範發展;二是積極推進植保無人機購置補貼試點,並加快經驗推廣;三是推進包括植保無人機作業在內的病蟲統防統治,實施病蟲害統防統治補貼。
此外,6月1日開始實施的新修訂後的《農藥管理條例》中明確規定國家將通過推廣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先進施藥器械等措施,逐步減少農藥使用量。其中,植保無人機就將作為先進施藥器械被推廣。
融入人工智能技術是大方向
具備多元優勢,且獲得國家大力支持,植保無人機的發展前景十分光明。而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升級與完善,未來植保無人機與人工智能或將擦出別樣的火花。
目前,國內的植保無人機基本都實現了初步智能自主駕駛,也就是根據作業目標的具體情況,自動生成航線,一鍵起飛,無人機可自主完成實施航線,完成作業。但是無人機仍然需要人工操作,不能自己學會維持穩定狀態、自動選擇最佳路徑。
因而,要想達到更好的作業效果,融合人工智能技術就顯得尤為必要,而且也是一個必然的發展趨勢。通過開發語音控製技術與智能駕駛模塊,植保無人機的操作將更加簡單化、智能化,同時也能進一步提高作業效果和效率。同時,人工智能植保無人機還能實時采集氣溫、環境等情況,結合實際進行大數據分析,采取更為合理的作業方式。
不過,雖然理論上人工智能與植保無人機融合發展潛力巨大,但是要想實現還有很長的路要走,近幾年內恐怕還是處在探索與沉澱階段,未來需要業內潛心作為。
--END--[中國智慧農業網服務智慧農業從業者]
2015年初創立,關注中國最具潛力的智慧農業行業
匯聚能夠引領中國智慧農業未來成長的商業力量
智慧農業從業者學習、交流、宣傳、交易的必要工具
傳遞行業最新動向與信息
組織國內外各種培訓、沙龍、展覽、論壇等行業分享
幫助智慧農業從業者獲取更多信息、資源並達成各種合作
我們在一起,看看將來中國智慧農業是個什麼樣!
微信:chinacwa微博:@CWA智慧農業網
CWA 智庫專注於農業行業谘詢
專家收益不低於 千元/小時
成為智庫專家
加智慧農業群,請添加微信
最後更新:2017-10-08 04:46: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