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770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人工智能時代的APP,是如何完成測試的?

人工智能在測試工作中發揮更大的能量!先看一下幾個行業中,QA(質量保障員)在項目中的角色和話語權:

【1、傳統軟件行業】

開發周期長,需求功能點多,如微軟,對測試計劃性要求高, 測試有一定的發言權,可以堅持一些原則。

如果從把關角度發言權排序 :測試 >> 開發 >>產品

【2、軟硬件結合行業】

軟硬件結合,有點類似嵌入式的, 如 拉卡拉, 這些依托硬件又依托軟件,開發人員有絕對的發言權,看似簡單但產品也不一定能弄清原理,對開發要求很高,測試有一點發言權。

如果從把關角度發言權排序:開發 >>測試 >> 產品

【3、移動互聯網行業】

互聯網特別是無線互聯網,特點是快速高效的迭代 ,如 微信, 這類需要對市場有很好的預判,對用戶有深入的調研,產品有很大的發言權,上線時機最重要,即便有點小Bug,線上服務端可以直接兼容,或者再發個版本即可解決

如果從把關角度發言權排序, 產品>> 開發 >> 測試

下麵將針對移動互聯網行業做分析,將APP測試的功能測試、性能測試、接口測試、自動化測試、安全測試等,逐一放入人工智能環境來解讀。

一、功能測試

目前現狀:門檻很低,非計算機專業在經過中介機構培訓後,也能完成功能測試,在具體在工作中,每個迭代跟進產品的需求,去發現開發人員沒有實現的功能,提出軟件的缺陷問題,在人工智能時代,在未來功能測試怎麼發展呢?

功能測試未來會被外包公司壟斷,就像開飯店隻管做菜,但很少種菜,買菜更快好選擇更多,公司的功能測試業務會更多的有外包人員介入,模式會是1個公司甲方管理+ N個外包測試,或全部項目打包給外包測試。

功能測試的地位也會變化,在一些公司的測試雖說內編製,其實發言權很少,被邊緣化,在未來大批的軟件外包商出現,功能測試或基礎開發將會有自己的公司,有大批量訂單接入,實現工作地位的平等。

二、性能測試:目前現狀

在聽起來高大上的背後,有個致命弱點就是性能測試的活比較少,以招聘一個性能測試人員的成本非常大,大家也可以看到,即便在招聘網站上, 性能測試的崗位已經非常少。

那麼在人工智能時代未性能測試怎麼發展呢?

1、性能測試崗位更多的會編入運維團隊,基於服務端,接口等性能方麵的部署監控,架構運維會更有發言權,同時基於服務的優化,運維團隊可以更高效的運作切換,基於時間結果,做出快速響應。

2、更多的雲服務,雲監控出現,如聽雲,App端直接植入SDK,更精細的埋點監控,比任何性能測試loadrunner等工具更具說服力,直接後端看報表實時監測,實時模擬加壓。

3、對於服務端接口有更強大的全鏈路性能監測, 如BR監控, 可以實時在全國埋點,真實用戶,真實網絡,全鏈路,全節點,實時加壓監控,實時投射在大屏幕,比單點的性能測試工具更有力度,更詳細。

4、總結,對於測試團隊的性能測試崗位越來越少, 性能測試更多在運維團隊開展, 雲監控,Nginx等監控平台大量使用,更強大的監控體係,更便捷的壓力測試操作。

三、自動化測試:目前現狀

自動化測試經曆了幾代的發展,最開始QTP對基於C/S架構的項目,可以錄製一些腳本做些回放,可是作用也不大,後來有了B/S架構,出現了各種Driver,如Selenium/WebDriver等,其實也就那樣。

在實戰中不堪一擊,再進入到無線互聯時代,Monkey猴子亂點,沒有什麼操作性可言,Robotium官網好久沒更新了,似乎已倒閉,Appium噱頭,實戰中也是低效,至於後來的Docker,Devops其實都在暢想,沒有幾家投入到了實戰。

未來自動化測試怎麼發展?

1.小公司快速迭代,輕量化發布,很可能不會去組建自動化測試團隊,甚至弱化自動化測試概念。

2.UI層麵的測試目前還是靠人工,人類的感官觸覺起碼目前機器無法取代,很多用戶體驗的部分機器做不來。

3.開發技術在不斷進步,一些依靠人力的流程會逐步被自動化流程取代,如運維的自動化發布,架構的自動化監控,但這些都是開發團隊去實施。

4.自動化測試這個崗位,未來不會是定位給基礎測試人員去做,不是懂一點代碼就拿DEMO去改造,未來更強調實戰功效,真正能為測試項目做事,開發人員會更多的介入。

5.自動化測試,人人造車是不現實的,未來UI層麵的自動化會通過深度學習,反複訓練生成測試CASE,人工智能化,實現腳本的錄製和測試回放,大家都可以操作,隨時投入戰鬥,這才是自動化測試的初衷,能高效的解決問題。

6.自動化內容更加集約化,各種雲平台產生,雲測兼容性能等平台,專業的公司提供定製化服務,更加高速便捷。

四、接口測試

目前現狀:接口測試目前來說意義也不大,首先架構團隊會有各種接口監控工具,每24h自動化監控,實時報警,對接口的訪問量,流量,錯誤值等信息實時回調,那麼對於新增的接口呢,新增的接口其實每個迭代不會很多,可能就新增3,5個接口, 測試接口聯調很簡單,招人也不實際。

未來接口測試的方向在哪?

1、接口測試放在測試團隊的崗位會越來越少,簡單的接口測試開發可以自己完成,大量的接口回歸會有接口平台監測。

2、接口的測試大多會編入在架構團隊,借助監控體係快速的搞定, 同時接口監控也會同時進行,實時投射大屏。

3、接口的埋點數據統計,已經有很成熟的第三方體係,如 友盟等,這些可以很直觀的操作,查看數據,很多甚至開發人員直接介入。

五、安全測試

目前現狀:大數據時代,安全測試似乎很火很受關注,但實際中請問有幾家公司,會招聘一個安全測試人員?

安全測試的未來很明晰

1、未來會有大量安全公司成立,專門負責安全方麵的服務,專業便捷,這類崗位需求在增加

2、互聯網公司也會更多的選擇第三方產品,做個性化定製服務,定期的輸送安全漏洞報告。

未來測試職業7大方向

1.功能測試會更多的要求計算機背景,用戶體驗的Sense,未來崗位需求會很大,或者說測試行業95%的招聘需求會是功能測試;

2.功能測試地位提高,大量外包公司壟斷,承接第三方項目,純粹的測試在一起工作,不要有職位差異 或者外派到甲方;

3.自動化測試經曆多年的口號宣傳,實戰效果低, 很多公司會弱化自動化測試,不會人人造車,更多注重效率,所以這類崗位不會增多,薪資漲幅也不會太大,除非有大的成效;

4.行業內會出現,以人工智能為代表的自動化測試工具,通過反複的訓練,腳本的錄製,即可快速投入迭代戰鬥,簡單上手;

5.開發團隊更加注重自動化,如自動化監控,自動化發布,自動化回滾等等一係列,懂這些方麵的開發崗位會增加,但公司不會招聘測試去做這些事,所以你要努力從變成開發;

6.安全方麵的公司會采購現有的安全軟件,防護措施,但也不會去招聘一位安全測試,天天在哪裏整,所以安全測試的崗位,未來會增加,但大多會在安全測試公司, 如360,漏洞銀行;

7.未來工作劃分更細,對技術要求更高,功能測試去了大型外包公司, 自動化測試有了便利的工具不再是噱頭,接口和安全這類對開發水平要求很高,會有對應的專項安全公司的專項招聘需求;

最後更新:2017-10-07 22:43:28

  上一篇:go 人工智能黑馬深蘭科技與檸檬豆展開四新合作
  下一篇:go 機器人打響產業升級戰 開啟下一個十年的超級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