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843 返回首頁    go 機器人


人工智能時代,植入廣告的前生今世

前段時間,年度廣告大劇《深夜食堂》大肆刷屏,出人意料的是,粉絲兩集內便告陣亡,直唿無法適應如此高頻辣眼的廣告植入方式,雪崩式差評隨之而來,之後縱觀各路評論,“吃相過於難看”應該算是對這一事件相對最為中肯的評判。雖然這場“半個娛樂圈被一碗泡麵毀了”的“廣告食堂”鬧劇落幕,但是提及開頭的“老壇酸菜”,不少粉絲仍心有餘悸。僅在前四集中,該劇就植入多達20種廣告,這其中觀眾最敏感的老壇酸菜麵,更是多達10餘次,包括6次口播,累計市場達602秒,粉絲直唿《深夜食堂》是連IP最後的底線也丟了。

2017年已過大半,縱觀上半年眾多電視劇,《深夜食堂》不是第一部廣告植入引起群嘲的電視劇,從《擇天記》以“雷”取勝的“一葉子麵膜”,到《歡樂頌2》化身“廣告頌”都挑戰著觀眾的“忍耐極限”。雖然植入廣告在視頻廣告份額中已是用成熟的商業方式占據了半壁江山,植入廣告的從無到有,從隱性到顯性,從融合於情節到後來的生拉硬扯,真可謂是從側麵,見證了影視行業商業化程度加深的過程。反過來這些娛樂圈有些現象的畸形成長,也無外乎是過度商業化的負麵力量,尤其是利益正在壓製和淹沒影視內容的藝術性,使這件事日益成為一種商業活動,因而牽扯其中的各方就成了商業主體。

根據一般的40集左右的現代都市題材電視劇來說,植入品牌在10個左右是比較合理的。然而42集的《我的前半生》有16個,36集的《深夜食堂》有26個,《歡樂頌2》更是多達51個,從飲食快消品、服裝、家電到高端汽車品牌等集中轟炸著觀眾的神經,甚至在一部電視劇中出現多個競品的尷尬情況。

於是在大家在各種尬點堅持收看內容,冠名、讚助熟知的廣告植入形式,隨著網綜的興起,廣告植入也開始探索不一樣的放飛形式。以《奇葩說》中的花式口播為創新,近兩年依托於網絡綜藝節目的花式營銷受到了越來越多廣告主的青睞。《奇葩說4》中的營銷手段更是多達13種,除了花式口播,還包括道具擺放、玩偶形象、花字等等。形式多樣,廣告植入也更加注重和內容的融合,以“不打擾”用戶的觀看體驗為原則的原生廣告已經成為目前爆款網絡綜藝節目的標配。內容與用戶是廣告主投放時的重要考慮因素,擁有互聯網基因的網絡綜藝有原創能力強、模式靈活、形式多樣化等特點,成為廣告主更為青睞的投放渠道,網絡綜藝成為廣告金主的香餑餑。

更有設計成體係的植入機製,比如早期《萬萬沒想到》設計的片頭廣告,既讓觀眾接受起來能夠慢慢習慣甚至期待,也給銷售友軍劃定了範圍,不會拉來一堆植不了的單子或硬植突破邊界。還有今年當之無愧的現象級大劇《人民的名義》,片中引入的國酒茅台被網友認為達到了瑞物細無聲的效果近。期熱播劇《楚喬傳》和《軍師聯盟》則采用了“創意中插”的方式被不少網友力讚廣告創意給力,不輸正片內容。

創意中插廣告一般是采用劇中的創意和劇情結合廣告產品進行再創作,一般由劇中配角進行出演,在電視劇中往往采用“原創現場”、“輕鬆一刻”等方式播出。創意廣告中插起源於《古劍奇譚》,之後的《青雲誌》、《老九門》等均有使用,憑借著反套路、人物反差萌、和劇情融合共生的特點備受平台和電視劇的推崇,以接地氣和高能被觀眾所喜愛。對於觀眾來說,中插是獨立於劇集之外的內容,不破壞本身邏輯,可以對劇中人物形象做補充或是反轉,也可以由此增加劇情番外;對於品牌商,因為它相對獨立的廣告時間,可以將產品理念、性能傳達得更清晰,傳播效力無疑更好。

以商業化進程來說,廣告作為內容變現的最主流形式,大部分情況下是不可或缺的,然而廣告和內容質量也是存在天生衝突的,如何在內容中尋找更優質的平衡點,確實僅僅不是憑借創意就可以成功的。在內容植入點選擇上,不僅要使內容與品牌融合一體,更要呈現出事件化、娛樂化、全媒體化的特征,才能吸引用戶眼球。越來越多的內容平台,在人工智能的興起下,用Video++這樣在消費級視頻中的AI智能係統,基於大數據、雲計算算法的持續加強,精準定位和挖掘用戶需求。更關鍵的是在海量視頻中借助AI人工智能這樣的技術對視頻內容進行結構化,通過算法,高效處理海量非結構化的視頻圖像數據, 實現對數據的快速檢索、智能識別和理解。分別掃描分析視頻內容+廣告內容,找出合適廣告點位與植入時間。從而可以與視頻內容進行無縫結合得到更多與品牌調性、用戶標簽相關聯與匹配的內容點,極大的提升用戶對植入廣告的好感度及轉化率。為各式品牌主尋求到精準的場景營銷推薦,讓原生廣告與內容融為一體,呈現更有價值的信息。發散更多,由此產生的原生廣告也可以並非單項輸出,呈現更多互動形式,比如投票。也可以讓品牌參與劇情走勢,根據觀眾的反饋和投票會對劇情走勢產生影響,無疑是最能觸達消費者的方式。

AI帶來的更多技術用更多互動形式,配合了內容廣告上的創新,不但讓受眾過足了好劇癮,而且在人工智能技術發掘更有效匹配廣告調性的場景瞬間,再用無盡的腦洞優化了廣告的觀看體驗,也可以讓用戶參與更多有趣的活動,有效調動了品牌在內容裏的主觀能動性,既兼顧受眾的心理需求又滿足了廣告主的訴求,重新格式化了IP時代的內容營銷,植入廣告的未來也充滿了有能量的張力完成更多商業化的變現與價值。

最後更新:2017-10-08 06:55:21

  上一篇:go I,Robot!要和我談談情,跳跳舞嗎?
  下一篇:go 人工智能時代 大數據如何解決安防監控“痛點”?